二龙湖村的夜,比灶膛里没烧透的煤还静。天一擦黑,除了偶尔传来的狗叫和谁家煤炉子 “轰隆” 的抽风声,就只剩雪粒子打在窗户纸上的 “沙沙” 声。张浩家的堂屋却还亮着灯,煤油灯的光透过糊着塑料布的窗户,在雪地上映出个昏黄的圆,像块刚烙好的玉米饼子。
“浩子,快把炕桌挪过来,娘给你煮了冻梨,搁热水里泡透了,甜得能粘住牙!” 他妈端着个搪瓷盆从灶房出来,盆里的冻梨泡在热水里,冒着白气,跟刚出锅的馒头似的。
张浩正趴在柜台上,手里攥着支铅笔,面前铺着张大白纸,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线条,像极了他小时候在雪地里画的小人。听见他妈说话,他头也没抬:“娘,您先放着,我把这观景台的位置再画画,别到时候跟村里的老井似的,杵在那儿碍事儿。”
他妈把搪瓷盆往炕桌上一放,凑过来看了看:“你这画的啥?黑一道白一道的,跟咱家猫挠的似的。这圈圈是啥?湖?那旁边的道道是苞米地?”
“娘,您这眼神还真准!” 张浩终于抬起头,指着纸上的圈圈,“这就是二龙湖,我打算在湖边建三个观景台,一个看日出,一个看日落,还有一个能看着湖里的鱼跳。旁边这道道是苞米地,我想把它分成小块,游客来了能自己种苞米,秋天再自己收,体验一把咱农民的日子。”
他妈拿起个冻梨,咬了一口,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可别光顾着画,冻梨再不吃就化了。你这孩子,从下午回来就没挪过窝,饭都没吃几口,跟掉了魂似的。”
“娘,我不饿,这规划图再不画完,后天去邻市就来不及了。” 张浩又低下头,在纸上画了个小方块,“这是戏台子,就建在村中心,爷爷和忠芸婶子的二人转、秧歌队,都能在这儿演。二龙湖村暖花开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二龙湖村暖花开最新章节随便看!戏台子旁边再建个小卖部,卖咱村的笨鸡蛋、粘豆包,游客肯定爱买。”
正说着,门 “吱呀” 一声开了,张春生裹着军大衣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股雪地里的寒气,胡子上挂着的白霜一进门就化了,变成小水珠往下滴。“浩子,画得咋样了?给爷爷瞅瞅,别到时候跟你小时候画的年画似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张浩赶紧把纸往爷爷那边推了推:“爷,您看,这是湖,这是苞米地,这是戏台子,还有那边的民宿,我打算用咱村的老房子改造,保留土坯墙,再换上新瓦,又有老味儿又结实。”
张春生蹲在炕边,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用手指着纸上的一个小三角:“你这三角是啥?茅房?可别建在戏台子旁边,到时候唱二人转的时候,一股子味儿,谁还愿听?”
张浩 “噗嗤” 一声笑了:“爷,您放心,茅房我建在村边上,离戏台子远着呢。我还打算给茅房装上门,贴上瓷砖,跟城里的公厕似的,干净!”
“装瓷砖?那得花多少钱?” 张春生皱了皱眉,“咱村的茅房,不都是土墙子,搭个棚子吗?装瓷砖纯属浪费,还不如多买两袋化肥,开春给苞米地施肥。”
“爷,这您就不懂了,城里游客讲究卫生,茅房干净了,人家才愿意来。再说了,等引来投资,这点钱不算啥。” 张浩拿起铅笔,在纸上又画了个圆圈,“这是停车场,得能停几十辆车,不然游客来了没地方停车,还不得骂娘?”
张春生没再说话,从怀里掏出个烟袋锅,填上烟丝,用火柴点燃,抽了一口,烟圈在煤油灯的光里慢慢散开。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说:“浩子,明天我跟你忠芸婶子去镇上,给你扯块布,做件新棉袄,你去邻市开会,总不能穿这件旧的,跟从垃圾堆里捡的似的,让人笑话咱二龙湖村没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MB3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