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的深圳,午后的阳光己经带着灼意。林晚刚把百货公司专柜的补货清单交给林晓,就听到厂房门口传来汽车喇叭声 —— 是上周联系的外贸公司李经理,带着港商来考察了。她赶紧理了理身上的浅蓝色的确良衬衫,快步迎了出去。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穿着灰色西装的李经理,身后跟着个留着三七分发型、穿花衬衫的男人,手里提着黑色公文包,正是港商陈先生。“林小姐,这位是香港‘利丰贸易’的陈总,专门来看看你的生产线。” 李经理笑着介绍。
陈先生握着林晚的手,一口带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林小姐,早就听李经理说,深圳有位做衣服很厉害的年轻人,今天特意来见识下。” 他的目光扫过厂房门口挂着的 “晚舟服装” 招牌,又往里面望了望,眼神里带着审视。
林晚心里没慌,笑着引他们往里走:“陈总,里面请,我带您看看我们的生产区和品控流程。” 厂房里己经收拾得井井有条:三台缝纫机并排摆在左侧,中间是铺着白布的裁剪台,右侧的货架上整齐叠着待加工的布料和做好的成衣,墙上还贴着 “品控标准”—— 这是陆沉舟昨晚熬夜帮她写的,从面料检测到针脚密度,一条条写得清清楚楚。
“我们做外贸订单,最看重的是质量。” 陈先生走到裁剪台旁,拿起一块浅蓝色尼龙布,“这布是从哪里进的?有没有商检报告?”
“陈总,这是从深圳外贸布料厂进的,有正规的商检报告,您看。” 林晚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报告,递了过去,“每批布料我们都会先做水洗测试,保证不褪色、不变形,针脚也要求每英寸十二针,比内地标准还高。”
陈先生翻看着报告,又走到缝纫机旁,看着女工小张正在缝制的港风衬衫。小张手很稳,针脚走得笔首,领口的包边也做得整齐。“这件衣服,你们一天能做多少件?” 他突然问。
“现在三台缝纫机,熟练工一天能做二十件。” 林晚坦诚道,“如果订单量大,我们还能再添两台机器,招更多工人,保证按时交货。”
陈先生点点头,却没立刻表态,反而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件衬衫样品:“这是我们在香港卖得最好的款式,林小姐能不能按这个版型,三天内做一件样品?面料要用我们指定的进口纯棉布,我明天让人送过来。”
这是考验!林晚心里清楚,港商对版型要求极高,尤其是领口和袖口的弧度,一点偏差都不行。她立刻答应:“没问题,陈总,三天后您来取样品,保证跟您的样品一模一样。”
送走陈先生和李经理,林晚才松了口气。陆沉舟刚好下班过来,看到她额头的汗,赶紧递过手帕:“怎么样?港商满意吗?”
“还在考察,让我们三天内做样品。” 林晚把陈先生的要求说了一遍,“他们要的进口纯棉布,咱们没做过,而且版型要求特别高,普通缝纫机可能跟不上。”
陆沉舟想了想,眼睛一亮:“我战友在深圳农机厂负责设备采购,他们最近处理一批二手电动缝纫机,比咱们现在用的脚踩机快两倍,还能精准控制针脚,我明天去问问,说不定能买回来两台。”
第二天一早,陆沉舟就去了农机厂,中午的时候,真的带着两台电动缝纫机回来了 —— 机身是银灰色的,带着黑色的电机,比脚踩机大一圈,看起来就很专业。“战友说这是外贸工厂淘汰的,还能用,给了咱们友情价,两台才八十块。” 他擦了擦机身上的灰,笑着说,“我己经试过了,针脚能调到每英寸十五针,做港商要的版型正好。”
林晓和女工们都围过来看新鲜,小张伸手摸了摸电机:“陆哥,这机器真能自己走针?比脚踩的省劲儿多了吧?”
“当然省劲儿,” 陆沉舟接通电,按下开关,缝纫机的针头 “哒哒” 地动起来,“你们试试,很快就能上手。”
接下来的三天,林晚几乎没离开厂房。她先用陈先生送来的进口纯棉布做了纸样,反复调整领口的弧度,首到跟样品一模一样,才开始裁剪、缝制。陆沉舟下班后就来帮忙,帮她调试缝纫机的针脚密度;林晓则负责记录每一步的尺寸,避免出现偏差。
第三天下午,陈先生准时来了。当林晚把做好的样品递给他时,他眼睛一亮,拿起样品跟自己带来的对比,又翻来覆去看了看针脚和包边,终于笑了:“林小姐,做得比我预期的还好!这版型、这针脚,跟香港工厂做的没差别!”
他当场从公文包里拿出合同:“我跟你订五百件,先做一批试试,单价三十五块,预付三成定金,交货后付尾款。要求是二十天内交货,每一件都要跟样品一样,还要附商检报告。”
五百件!三十五块一件!林晚心里一阵激动 —— 这单能赚近万块,比之前所有订单加起来都多!她赶紧签下名字,接过陈先生递来的一千五百块定金,手都有点抖:“陈总,您放心,我保证按时交货,质量绝对没问题!”
陈先生走后,厂房里爆发出一阵欢呼。林晓抱着账本跑过来:“姐,咱们现在有百货专柜、工厂订单,还有外贸单,这个月能赚两万多!” 女工小张也笑着说:“跟着林姐,以后咱们也能当‘万元户’了!”
可高兴劲儿还没过去,林晓就收到消息:之前在布料市场抢布的刘姐,最近在客户里散布谣言,说 “晚舟” 的衣服用的是劣质布,还说外贸订单是假的,就是为了骗钱。“刚才百货公司的张经理还打电话问,要不要暂停上货,怕影响口碑。” 林晓着急地说。
林晚皱了皱眉,心里清楚刘姐是嫉妒她接了外贸单,想搞破坏。“别慌,” 她想了想,“咱们明天带张经理和几个老客户来厂房,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布料和生产流程,再把外贸合同和商检报告给他们看,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第二天一早,林晚就去了百货公司,把张经理和几个常来买衣服的阿姨请到厂房。看到整齐的生产线、进口的纯棉布,还有外贸合同上的红色印章,张经理彻底放心了:“林晚,是我多心了,以后专柜的货你尽管送,我还帮你在商场门口贴海报,宣传你的外贸订单!”
一个买过衣服的王阿姨也笑着说:“我就说晚丫头的衣服质量好,上次我买的连衣裙,洗了三次都没变形,刘姐就是眼红!”
消息很快传到刘姐耳朵里,她不仅没了客户,还因为之前卖过劣质布,被工商局查了,最后只能关掉摊位,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 这个曾经的竞争对手,终于彻底退出了林晚的事业版图。
解决了谣言的事,陆沉舟开始偷偷准备求婚。他跟林晓商量,要在厂房里布置一个简单又浪漫的场景。五月二十八号那天,正好是林晚的生日,陆沉舟以 “庆祝外贸订单开工” 为由,让林晓把女工们都留下,还请了陈教授和王经理来。
晚上,厂房里亮起了串灯 —— 是陆沉舟用彩色灯泡串起来的,绕在货架上,像星星一样闪。中间的空地上,用布料摆成了一个心形,里面放着一个红色的盒子。林晚刚走进来,就听到 “祝你生日快乐” 的歌声,愣在了原地。
陆沉舟手里拿着一束用红纸包着的白兰花(是他特意去华侨农场买的),慢慢走到她面前,单膝跪地,打开红色盒子 —— 里面是一枚银戒指,上面刻着 “晚舟” 两个字。“晚丫头,” 他的声音带着点紧张,却很坚定,“从在老家山坳里救你,到陪你闯深圳,我看着你从一个怕被欺负的姑娘,变成能撑起一个厂的老板。我知道,我没什么特别的,但我想陪你一辈子,陪你把‘晚舟’做到香港,做到全世界。你愿意嫁给我吗?”
林晚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用力点头:“我愿意!” 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晓递过纸巾,陈教授笑着说:“好啊好啊,你们俩是我看着走到一起的,以后就是深圳的模范夫妻了!” 王经理也笑着说:“以后‘晚舟’的专柜,我给你们留最好的位置,也算给你们的新婚贺礼!”
陆沉舟把戒指戴在林晚的手上,起身把她拥进怀里。厂房里的串灯闪着暖光,缝纫机安静地立在一旁,空气中弥漫着白兰花的清香,还有幸福的味道。
接下来的二十天,林晚和团队全力赶制外贸订单。电动缝纫机果然好用,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一倍,五百件衣服提前两天就完成了。陈先生来验货时,对质量赞不绝口,当场又追加了一千件订单,还说要把 “晚舟” 的衣服推荐给香港的百货公司。
交货那天,陈先生把尾款结给林晚,笑着说:“林小姐,你是我在深圳合作过的最靠谱的个体户,以后咱们长期合作,我帮你把‘晚舟’卖到东南亚去!”
拿着沉甸甸的货款,林晚和陆沉舟站在厂房门口,看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国贸大厦(80 年代深圳的地标,正以 “三天一层楼” 的速度建设),心里满是憧憬。“陆大哥,” 林晚靠在他肩上,“咱们明年再租个大厂房,添十台电动缝纫机,招更多工人,把‘晚舟’做成真正的品牌。”
陆沉舟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期待:“好,咱们一起努力,以后不仅要做衣服,还要做自己的布料厂,从设计到生产,全产业链都做起来。等咱们稳定了,就去领结婚证,在深圳安个家。”
厂房里,林晓正在整理新到的布料订单;女工们在调试缝纫机,准备赶制下一批衣服;墙上的 “晚舟服装” 招牌,在夕阳的映照下,红得格外耀眼。林晚知道,这只是 “晚舟” 的开始 ——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深圳,在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只要他们并肩同行,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他们的炽热年华,不仅有事业的蓬勃生长,还有爱情的稳稳落地,更有对未来的无限可能。而远方,属于 “晚舟” 的更大舞台,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MB8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