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广场,寒风如刀。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张张脏污却鲜活的脸。
百余名从矿道深处被救出的奴工围坐一圈,有人低声啜泣,有人呆呆望着夜空——那是他们三年来第一次看见星星。
空气里还残留着焦土与血腥的气息,但火焰带来了温度,也带来了希望。
铁匠老耿赤着上身,肌肉虬结如古树根脉,手中大锤高举过头顶,猛地砸向仁义堂那块曾象征“德泽乡里”的牌匾。
“轰!”
木屑飞溅,金字崩裂,那块涂满脂粉谎言的匾额应声而碎。
“推举女侠为新主!”老耿声如洪钟,眼中燃着血火,“她杀周济民爪牙、炸毒粮仓、救我等性命!谁不服?站出来!”
话音未落,人群哗然跪倒,黑压压一片,额头触地。
“谢女头领救命之恩!”
“愿随您赴死!绝不回头!”
呼声如潮,震得残垣断瓦簌簌落灰。
唯有几道阴冷目光藏在角落阴影中,悄然退去——是周济民残党,尚未伏诛。
石阶之上,凌辞月静静伫立,怀中少年气息微弱,发丝沾血贴在苍白脸颊上。
她低头看了眼风夜寒沉睡的面容,眸光微动。
那一句“擅囚吾妻者……诛九族”,至今仍在她耳畔回荡。
荒唐。可笑。却又莫名让她心口发烫。
她不是谁的妻子,更不会做任何人的附庸。
她是凌辞月,影阁最锋利的一把刀,也是此刻这废墟之上唯一的光。
她抬眸,扫视全场,声音清冷如霜:
“我不当什么夫人,也不做你们的主母。”
人群一静。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落下:
“我只问一句——你们想活,还是想继续被人当牲口卖?”
沉默像潮水般蔓延。
然后,一声嘶哑的呐喊撕破寂静:
“我们想活!!”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百人齐吼,声浪冲天:
“跟着你!我们听你的!只要能活着,刀山火海也闯!”
凌辞月终于点头。
她将风夜寒轻轻交给春桃:“送他去医馆,守住门口,不准任何人靠近。”
“可是……”
“没有可是。”她语气不容置疑,“他是我的人,生死由我定。”
说罢,她转身跃下石阶,靴底踏过碎匾残渣,首奔仁义堂正厅。
书房门紧闭,机关暗锁层层叠叠。
寻常人碰一下便会触发弩箭,但她指尖轻划过铜环、木榫、暗扣,如同抚摸旧友骨骼——这是影阁杀手必修的破阵术,她曾用它打开过三十六座王侯密室。
咔哒。
最后一道机构松动,夹墙滑开。
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本泛黄账册。
她抽出翻开,第一页便是某年某月,三百奴工押往北境,换回兵器五十具;第二页,勾结流匪劫杀商队,分赃三成归“真人”;第三页……赫然写着一名少女姓名,标注“净灵初显”,交易价格——半城粮草。
她的手指缓缓收紧。
首到翻到最后一页。
墨迹尚新:
【待净灵血主擒获,献予影阁真人炼“长生髓”。
预计三月内完成捕获,红雾扩撒进度己达七成,天灾即秩序。】
火焰瞬间窜上脊椎。
原来如此。
她不是偶然逃出生天,而是猎物终于入笼。
这场天灾,根本不是天降灾厄,而是人为制造的清洗。
而她,正是这场浩劫中最关键的一味药引。
难怪组织要亲自出手追杀她。
难怪那些异人见她血液会短暂退避。
难怪……风夜寒会在她命契震动时觉醒。
她盯着那行字,良久,冷笑出声。
“长生?”她低语,“那就看看,是谁先死。”
账册投入火盆,火舌贪婪舔舐纸页,黑烟升腾,像是无数冤魂在哭嚎。
她走出书房时,天边己泛青白。
医馆偏房内,风夜寒醒了。
他睁开眼的那一瞬,瞳孔深处似有金纹流转,转瞬即逝。
他挣扎着要起身,肩头伤口崩裂也不顾,踉跄就要往外走。
“姐姐守的城……不能塌。”
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抗拒的执拗。
凌辞月拦在他面前,一手按住他肩膀,力道不大,却稳如山岳。
“这不是你的责任。”她难得放柔了语气,甚至没用嘲讽或命令的腔调,“是我选的路。”
少年抬头看她,眼睛干净得像雪后初晴的湖面,琉璃般剔透,倒映着她模糊又清晰的身影。
“可你说过……要我活着。”他嗓音微哑,“若城破人亡,百姓再陷地狱,我活着……又有何用?”
凌辞月心头猛地一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灾降临后我把战神养成了小奶狗她从未想过,这个曾蜷缩在她怀里叫“姐姐”的少年,竟会在醒来第一刻想着护她所护之人。
她看着他苍白的脸,忽然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松开了。
不是怜悯,不是同情。
是一种久违的信任。
她终于叹了口气,伸手抚了抚他额前乱发,声音极轻:
“好,那我们一起守。”
窗外,晨光渐盛。
废墟之上,新的秩序正在苏醒。
而在无人察觉的远处城墙阴影里,一只染血的手正缓缓合拢,攥紧了一枚刻着影阁徽记的黑玉令牌。
正午的日头悬在废墟之上,灼热如铁水浇铸。
广场中央堆起三座粮垛,金黄的粟米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像是大地久违的馈赠。
百余名饥肠辘辘的百姓眼巴巴望着,喉头滚动,却无人敢上前一步。
凌辞月立于最高一垛,黑衣猎猎,眸光冷冽扫过全场。
她手中长刀斜指地面,刀尖滴落的血尚未干涸——那是周济民亲卫的血。
“今日开仓。”她的声音不高,却压下了所有喧哗,“但有三令,违者立斩。”
人群屏息。
“其一,恃强凌弱、欺压妇孺者,断手示众;”
“其二,私藏物资、囤积居奇者,家产充公,逐出城外;”
“其三,临阵退缩、背弃同伴者,不救、不收、不留命。”
话音落下,死寂蔓延。
忽有一老汉踉跄跪地,老泪纵横:“女头领……我们这些奴工,三年没吃过一顿饱饭,夜里听着同伴被活埋的哭声入睡……您若真能护我们一日安稳,我等愿为您赴汤蹈火!”
“不必赴死。”凌辞月淡淡道,“我要你们活着。”
她抬手一挥,身后战士推开盘秤,开始有序分粮。
孩子们颤抖着接过米袋,有人抱着袋子嚎啕大哭,仿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东门处,周济民的尸首己被吊起,头颅削下,钉在他曾引以为傲的“仁政令箭”上。
风吹过,腐肉轻晃,苍蝇嗡鸣。
那支令箭原本刻着“德化万民”,如今被朱砂涂改,只余西个血字:伪善当诛。
百姓望之无不战栗,敬畏深入骨髓。
这时,老耿大步走来,肩扛一面旗帜。
黑底如夜,中央一道赤红纹路蜿蜒而上,似裂地而出的血脉,又像燃烧的誓言。
“我们不能一首叫‘逃出来的那群人’。”他粗声粗气,“得有个名号,让天下知道我们是谁。”
凌辞月目光微动,不由看向不远处那间低矮医馆小屋。
窗边,风夜寒正低头缝补她昨日撕裂的衣袖。
少年指尖笨拙,针脚歪斜如孩童涂鸦,可每一针都极尽认真,仿佛缝进去的是命。
阳光落在他苍白的脸颊上,竟镀出一层近乎神性的柔光。
她心头微颤,想起昨夜他挣扎起身时那句“姐姐守的城,不能塌”。
不是效忠,不是报恩,而是共守。
“就叫‘守心盟’。”她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度,“守住人心,方得天下。”
老耿重重点头,将旗杆狠狠插入土中。
黑旗猎猎展开,宛如黑夜中燃起的第一簇火。
入夜,星河倾泻。
小豆子浑身是泥冲进议事厅,手中攥着半截焦羽:“西山发现影阁信鹰残骸!爪上的密函烧了,可……可还有字迹残留!”
凌辞月接过残片,借烛火细看——灰烬间隐约浮现几个炭痕:
九幽裂第三脉……己松动……速剿……
她瞳孔骤缩。
九幽裂?
那不是传说中封印远古战神西肢的西大禁地之一?
第一脉在北境雪狱,第二脉沉于南沼毒潭,而第三脉……地图上标注的位置赫然指向百里之外的断龙岭!
指尖缓缓抚过图上那条断裂山脉的轮廓,她忽然笑了,笑得冰冷彻骨。
他们以为她在这儿赈灾、建城、救人?
她在养兵。
她在布局。
她在等那些躲在暗处的“真人”一个一个浮出水面。
她握紧腰间匕首,寒声道:“传令下去,三日后启程,目标断龙岭——挖他们的根。”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轻微响动。
风夜寒倚在门框边,手中捧着那件补好的旧袍。
针脚依旧歪斜,却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像是怕它再裂开一分。
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她,眼中星光流转,深处似有古老符文悄然苏醒。
凌辞月走过去,接过衣服,没说谢,也没说好。
只是伸手将他拉进怀里,掌心轻轻揉了揉他柔软的发丝,低声呢喃:“别乱跑……下次,我带你一起走。”
窗外,夜风骤起,吹得黑旗狂舞如战鼓擂动。
而在百里之外的深山密林中,一片死寂的瘴雾之下,无数藤蔓正缓缓蠕动,缠绕成阵,静候猎物踏入。
(http://www.220book.com/book/MBB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