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聚焦人生20%的重要事:帕累托法则的实操应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一天下来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晚上躺在床上却满心空落——邮件回了几十封,临时会议开了三西个,帮同事处理了一堆杂活,可真正能算“为自己的目标推进”的事,一件都没做成。这不是“努力”,而是陷入了“低价值事务的陷阱”:我们把时间花在80%的琐事上,这些事看似填满了日程,却带不来真正的成长和结果;而能决定人生走向的20%重要事,反而被挤到了角落,久而久之,就成了“忙忙碌碌却毫无进展”的困局。

帕累托法则说“20%的投入产生80%的结果”,放在人生里,就是“20%的事,决定了你80%的人生高度”。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反过来,把80%的精力耗在低价值事上?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低价值事有个“温柔的陷阱”——它们容易做、有即时反馈。比如回复邮件,点一下“发送”就完成了,能立刻感受到“我做了件事”的满足感;帮同事复印文件,几分钟就能搞定,还能落个“热心”的好名声。可重要事不一样,比如打磨一个能提升业绩的客户方案,需要花几小时查资料、理逻辑,短期内看不到成果;比如学习一门能让自己升值的技能,需要每天坚持,几个月后才可能有回报。这种“短期无反馈”的特性,让很多人不自觉地避开了它们,转而扎进“即时满足”的琐事里。

职场里这种对比最明显。就说两个常见的工作状态:第一个人,每天到公司先打开邮件,逐封回复,生怕漏了什么重要信息;接着被同事叫去帮忙改PPT格式,又被领导临时拉去开个“无关紧要的协调会”;中午吃饭时刷会儿短视频放松,下午继续处理各种临时需求,下班前才发现,自己负责的核心项目进度一点没动,只能加班赶工。他一天下来“忙得脚不沾地”,可月底绩效考核时,业绩平平——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换个人也能做,没法体现他的核心价值。

再看第二个人,他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不是看邮件,而是打开笔记本,确认自己当天的“3件重要事”:跟一个核心客户对接需求、优化项目流程里的一个关键环节、整理一份能给团队复用的资料。他把上午9点到11点设为“无干扰时段”,关闭微信和邮件提醒,专心做这3件事里的前两件。期间有人找他帮忙,他会礼貌地说“我上午有重要项目要推进,下午2点后帮你看可以吗?”;邮件他会攒到中午和下午各花20分钟批量处理,只回复那些必须他本人处理的,其他的要么转给相关同事,要么设置自动回复。到了下午,他用1小时做完第三件重要事,剩下的时间处理琐事、跟同事沟通。他每天下班都能准时走,可月底业绩却是团队里最突出的——因为他把80%的精力,都用在了能首接提升业绩、建立个人核心竞争力的20%事上。

这两个人的差距,不是努力程度,而是“价值排序”的能力。很多人误以为“重要的事”就是“紧急的事”,其实不是。紧急的事不一定重要,比如同事临时让你帮忙打印文件,很紧急,但对你的职业成长没什么帮助;重要的事也不一定紧急,比如学习新的行业工具,不紧急,但能让你在未来的项目里更高效,这才是能产生80%结果的20%事。判断一件事是不是“重要事”,不用看它有多急,要看它“对你的长期目标有多大贡献”——如果这件事做完,能让你离目标更近一步,哪怕不紧急,也是重要事;如果这件事做完,只是“完成了一个任务”,对长期目标没什么帮助,再紧急也只是低价值事。

个人成长领域里,这种“聚焦20%”的逻辑同样适用。比如两个人都想提升自己,第一个人每天把时间拆得很散:早上刷半小时励志视频,中午看会儿八卦新闻,晚上学10分钟英语又跑去刷短视频,美其名曰“全面发展”。可半年下来,作者“这个世界我来过”推荐阅读《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没什么变化——因为他把时间花在了80%的“伪成长事”上,这些事看似在“提升自己”,却没形成任何核心能力。

第二个人则不一样,他明确自己的目标是“3年后转行做新媒体”,所以把80%的精力都放在了20%的核心事上:每天花2小时学短视频剪辑和文案写作,每周自己拍3条短视频练手,每月分析10个爆款账号的逻辑。至于其他的事,比如刷励志视频、看八卦,他只在累的时候花20分钟放松。半年后,他己经能独立做出播放量过万的视频,有公司主动找他做兼职,一年后顺利转行——因为他聚焦的事,都是能首接帮他达成“转行”目标的核心能力,每一分精力都没浪费。

当然,聚焦20%的重要事,不是说要完全放弃80%的低价值事,而是要“合理分配精力”。没人能完全不做琐事,比如回复必要的邮件、跟同事简单沟通,这些都是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关键是别让琐事占据你太多精力,比如可以把琐事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处理,像每天中午花30分钟回复邮件、处理临时需求,其他时间专注做重要事;对于那些能推掉的琐事,比如同事让你帮忙做他自己能完成的私活,要学会礼貌拒绝——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你得明白,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把时间留给自己的重要事,才是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的态度。很多人怕拒绝别人会影响关系,可实际上,如果你因为帮别人做琐事,耽误了自己的核心工作,导致自己业绩不好、情绪低落,反而会影响和所有人的关系。

还有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觉得“聚焦”意味着“只能做一件事”,其实不是。20%的重要事,不是指“一件事”,而是“一类事”——比如对职场人来说,“维护核心客户”“提升专业技能”“优化工作流程”,这些都属于20%的重要事;对想成长的人来说,“学习核心技能”“保持健康”“建立优质人脉”,这些也属于20%的重要事。你可以同时聚焦好几件重要事,只要它们都围绕着你的长期目标,而且你能给它们分配足够的精力。比如每天花2小时维护客户,1小时学技能,1小时健身,这三件事都是重要事,加起来占了你一天工作和学习时间的50%,剩下的时间处理琐事,这样的分配就是合理的。

真正的“游刃有余”,不是“什么事都能做好”,而是“能把最重要的事做好”。当你开始聚焦20%的重要事,你会发现,你不用再天天加班,也能做出比以前更好的结果;你不用再焦虑“什么都没做”,因为你知道,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在往自己的目标靠近。比如以前你每天忙12小时,却没什么成果,现在你每天忙8小时,其中6小时做重要事,2小时做琐事,反而业绩更好、心情更轻松——这就是帕累托法则的魔力,它不是让你更努力,而是让你更“聪明”地努力。

最后想跟你说,聚焦20%的重要事,需要一点耐心。重要事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比如你今天花2小时学技能,不会明天就升职加薪;你今天花时间维护客户,不会下周就签大单。但只要你坚持下去,3个月、半年、一年后,你会明显感觉到变化——你的能力在提升,你的机会在变多,你的人生在往更好的方向走。而那些天天扎在琐事里的人,一年后可能还是老样子,甚至会因为“忙而无获”变得越来越焦虑。

所以,从今天开始,试着每天花5分钟,想想自己的长期目标是什么,然后列出当天的“3件重要事”——这3件事,必须是能帮你靠近目标的核心事。然后,把你最好的精力(比如早上9点到11点)留给这3件事,别让琐事打断你。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不再是“被时间推着走”的陀螺,而是“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主人,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比“忙忙碌碌”要踏实得多。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