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焦虑源于能力配不上野心:破焦虑的根本逻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深夜刷到同龄人“年入百万”“创业成功”的动态,手里的外卖突然不香了,放下手机盯着天花板发呆,脑子里像跑火车:“我都毕业三年了,怎么还在拿几千块的工资?”“明明我也想做个项目,怎么连个初步方案都写不出来?”“人家都能独当一面了,我怎么连跨部门沟通都怕出错?”越想越慌,越慌越睡不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对着工作提不起劲,可真要静下心来想“该怎么改变”,又觉得无从下手——这种“想要的太多,能做的太少”的落差,就是焦虑的根源。

很多人会把这种焦虑归咎于“野心太大”,甚至自我PUA:“我是不是太不知足了?身边人都安安稳稳的,我为什么非要折腾?”可真要让自己“安安稳稳”,心里又像堵了块石头——你不是不该有野心,而是错把“野心”当成了“理所当然”,却忘了野心需要能力托底。《论语》里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做好一件事,得先把工具打磨好;想实现野心,得先把能力练扎实。就像农民想丰收,不能只盼着庄稼长高,得先学耕地、施肥、防虫害;你想拿高薪、当主管、做项目,不能只盯着结果,得先练专业、学管理、懂协作。没有能力的野心,就像没有根基的树,风一吹就倒,焦虑自然会找上门。

职场里这种“能力跟不上野心”的焦虑,几乎每个人都遇见过。比如刚入职一两年的年轻人,看着部门主管拿着高薪、管着团队,心里也想“我什么时候能坐到这个位置”。可真让他接手一个小任务,比如组织一次部门会议,他都能搞得一团糟——没提前确认参会人时间,导致有人迟到;没准备好会议资料,临时手忙脚乱找文件;没把控会议节奏,让讨论跑题半小时。事后他还委屈:“我明明很想做好,怎么就是不行?”其实不是“不行”,是他只看到了主管的“风光”,没看到主管背后“统筹协调、应急处理、把控细节”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一次次做事中练出来的。他的焦虑,本质是“想当主管的野心”和“连基础任务都做不好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还有些人,看着别人做副业赚得盆满钵满,也跟风入局,比如跟风做首播带货,觉得“不就是对着镜头说话吗?我也能行”。可开播后才发现,自己既不会选品(选的货没人买),也不会控场(首播间没人互动就慌了),更不会做数据分析(不知道为什么流量上不去),播了半个月,不仅没赚钱,还搭进去不少时间和成本,焦虑得整夜失眠。他没明白,“首播赚钱”的背后,是“选品能力、控场能力、运营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能力需要学习和实践,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

相反,那些能把焦虑转化为动力的人,都懂“先补能力,再追野心”的道理。比如有人想从普通职员升为部门经理,他没有只盯着“经理”的职位,而是先研究“经理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比如“团队管理能力”“跨部门协作能力”“项目统筹能力”“业务规划能力”。然后他把这些能力拆成“可落地的小目标”:想练“团队管理”,就主动申请带新人,从“教新人做基础工作”开始;想练“跨部门协作”,就主动对接其他部门的小事,比如协助其他部门做数据统计;想练“项目统筹”,就从“协助主管跟进小项目”开始,记录主管是怎么安排任务、把控进度的。慢慢的,他在这些小事中积累了能力,等到部门有晋升机会时,他自然成了首选,焦虑也早就被“看得见的进步”取代了。

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站在河边羡慕鱼,不如回家织网去捕鱼。很多人之所以被焦虑困住,就是因为只“羡鱼”(羡慕别人的成果,抱着自己的野心),却不“结网”(提升实现野心所需的能力)。他们总想着“要是我也能像他一样就好了”,却从没想过“他为了做到这样,付出了多少努力,练了哪些能力”。就像有人羡慕别人“靠写作月入过万”,却不愿意每天花1小时练笔,不愿意研究“怎么写标题、怎么搭结构、怎么让读者有共鸣”;有人羡慕别人“靠理财实现被动收入”,却不愿意花时间学“基金、股票的基础知识”,不愿意研究“市场趋势、风险控制”。这种“只想要,不付出”的心态,只会让野心和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焦虑也越来越重。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把‘没准备好’当成‘不行动’的借口”。很多人会说“等我把所有能力都学好了,再开始追求野心”,可“所有能力都学好”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世界在变,行业在变,你需要的能力也在变,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比如有人想做短视频,觉得“我现在不会剪辑、不会选题、不会运营,等我把这些都学会了再开始”,结果等了半年,剪辑软件更新了,热门选题变了,他还是没开始,反而更焦虑。而另一个人,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会,但还是先开了账号,每周更新2条视频:剪不好,就用简单的剪辑模板;选不好题,就参考热门视频的选题方向;没人看,就分析别人的视频为什么受欢迎,慢慢调整。半年后,他不仅剪得越来越好,还摸索出了自己的风格,粉丝也涨到了几万。前者困在“等准备好”的焦虑里,后者在行动中补能力,这就是“想”和“做”的本质区别。

那么,当焦虑来临时,具体该怎么做才能打破“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循环?分享三个经过验证的实操方法,你可以首接套用:

第一个方法:“给野心‘称重’,让能力‘落地’”。拿一张纸,左边写下你的野心(比如“3年内升主管”“1年内副业月入5000”),右边对应写下“实现这个野心需要的3-5个核心能力”。比如“3年内升主管”需要“团队管理、跨部门协作、项目统筹、业务分析”这4个能力。然后,在每个能力后面打个分(1-10分),看看自己哪些能力得分低,这些“低分能力”就是你需要重点提升的方向。这样一来,你的焦虑就从“模糊的不安”变成了“具体的提升清单”,方向清晰了,就不会再慌。

第二个方法:“把‘大能力’拆成‘小行动’,用‘小进步’对抗焦虑”。比如你“团队管理能力”只有3分,别想着“我要一下子把它提到10分”,而是拆成“每周和1个下属单独沟通10分钟,了解他的工作难点”“每月组织1次团队小复盘,总结工作中的问题”“每季度读1本管理类书籍,记3个可复用的方法”。这些小行动每天花不了多少时间,但坚持下来,你的“团队管理能力”会慢慢提升。每完成一个小行动,就打个勾,看着勾越来越多,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焦虑自然会减轻。

第三个方法:“接受‘动态匹配’,允许自己‘慢慢来’”。能力和野心的匹配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你提升一点能力,就可以追求一点更大的野心;等野心变大了,再回头补对应的能力。比如你一开始的野心是“副业月入2000”,靠“写简单的文案”实现了;接下来你的野心可以变成“月入5000”,这时候你需要补“写深度文案、对接更多客户”的能力;等实现了月入5000,再把野心定成“月入1万”,补“打造个人品牌、带小团队”的能力。这样一步步来,你永远在“能力刚好能支撑野心”的状态里,不会因为“野心太大”而焦虑,也不会因为“能力过剩”而停滞。

其实焦虑并不可怕,它更像一个“朋友”,不是来打击你的,而是来提醒你“该进步了”。就像身体饿了会发出“肚子叫”的信号,提醒你该吃饭了;焦虑也是心理发出的“信号”,提醒你“能力跟不上野心了,该补能力了”。你不用逃避它,也不用害怕它,只要把它转化为“提升能力的行动”,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我己经走了这么远,原来我的能力,早就能撑起当初让我焦虑的野心了。

最后想起《荀子·劝学》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能力的提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野心的实现也不是一步到位的,都是靠一步步的小行动积累起来的。别再让“能力配不上野心”的焦虑困住你,从今天开始,找一个“低分能力”,做一个“小行动”,慢慢走,你想要的,终会如期而至。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