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3章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必伴高风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个世界我来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你一定在朋友圈刷到过这样的广告:“新用户注册即送88元理财红包,年化30%稳赚不赔,投10万一年躺赚3万”;也可能听熟人说过“我做虚拟币合约,上周就赚了半个月工资,只涨不跌,你也来试试”——这些话像带着魔力的钩子,勾着那些总盼着“快速致富”“少 effort 多赚钱”的人。可你要是真信了,十有八九会栽进坑里:要么某天打开APP发现平台登录不上,客服失联,本金打了水漂;要么所谓的“高收益”只是短期噱头,后续要么强制锁仓,要么亏损额度远超预期,最后连本钱都拿不回来。老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常有坑”,在财富世界里,这句话最该刻进每个人的心里——风险与收益永远像天平的两端,一端越高,另一端必然也越高,没有任何“稳赚不赔”的例外。

先得说清财富世界的基本逻辑:从来没有“不承担风险就能赚大钱”的好事。就像农民种地,想收获更多粮食,要么得租更多地、买更多种子(投入更多本金,承担“投入打水漂”的风险),要么得选产量高但抗灾性差的品种(承担“遇灾绝收”的风险);要是有人跟你说“不用多投入,也不怕旱灾水灾,还能收双倍粮食”,你肯定知道是骗人的——因为违背了“付出与回报匹配”的基本规律。理财投资也是一个道理:银行定期存款年化只有2%-3%,因为它几乎没风险,你的钱受存款保险保护,就算银行出问题,50万以内也能全额赔付;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类产品)年化3%-4%,风险稍高一点,可能会有微小的收益波动,但本金亏损的概率极低;指数基金年化8%-10%,风险就更明显了,遇到市场下跌,可能几个月就亏掉一年的收益,甚至短期亏损10%-20%;而股票、期货、加密货币这类产品,收益可能翻几倍,但风险也大到“一天亏掉半年积蓄”——比如某只股票可能因业绩暴雷连续跌停,某类加密货币可能因政策监管单日暴跌50%。那些喊着“高收益无风险”的,要么是不懂金融的外行,要么是故意设局的骗子——他们不是不知道风险,而是故意隐瞒风险,就为了把你的钱骗到手,用后入者的钱给先入者发“收益”,本质就是庞氏骗局。

前几年P2P理财爆火的时候,很多平台都打着“年化15%以上,国企背景担保,银行存管资金”的旗号,不少人把养老钱、买房首付、孩子学费都投了进去。他们不是没怀疑过“这么高的收益靠谱吗”,可平台的宣传太有迷惑性了:官网首页挂着“与某国企战略合作”的公告,APP里能看到“银行存管账户”的截图,还有“老用户推荐新用户返100元现金”的活动;再加上身边有人说“我投了半年,每月都能按时拿到收益,还提现到账了”,最后还是忍不住“跟风上车”。结果呢?没过多久,一批平台相继暴雷,有的老板卷款跑路,有的被警方立案调查,投资者的钱要么被冻结在平台账户里,要么只能通过“债权转让”拿回零头——有位阿姨投了50万养老钱,最后只拿回3万,哭着说“早知道不贪那点高收益了”。还有些“外汇理财”“区块链投资”,打着“国际项目”“高科技”的幌子,承诺“月收益20%”“保本保息”,其实就是把“传销”包装成“投资”:拉的人越多,“收益”越高,等没人再进来,骗局就彻底破了。这些人不是不知道“高收益有风险”,而是被“贪婪”冲昏了头,觉得“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盘的”,可风险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等反应过来时,早就晚了。

反观那些能稳步积累财富的人,他们从不贪超出自己认知的高收益,反而更看重“本金安全”。有人用“4321法则”配置资产:40%的钱用来买稳健理财(如定期存款、国债),虽然年化只有3%-5%,但本金绝对安全,就算遇到经济波动也不怕;30%的钱用来买指数基金或蓝筹股,长期持有5-10年,接受市场波动的风险,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比如某指数基金虽然短期可能亏15%,但5年下来年化能稳定在8%左右;20%的钱用来做低风险副业(如设计、文案、代运营),虽然赚得慢,但风险小,还能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加“主动收入”;10%的钱作为应急资金,放在活期账户里,应对突况(如生病、失业)。还有人开实体店,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选社区超市、早餐店、便民药店这种“刚需品类”——虽然单店利润不高(比如早餐店每天纯利润几百元),但风险可控:社区人流稳定,需求刚性,就算遇到疫情这类突况,也能靠“线上配送”维持基本运营,不会像网红店那样“开业即巅峰,半年就倒闭”。这些人可能赚得没那么快,但胜在“稳”——他们不会因为一次风险就回到原点,反而能通过“复利效应”慢慢积累财富,比如10万本金,每年稳赚5%,10年后也能变成16万多,要是再加上副业收入,财富增长会更快。

为什么总有人掉进“高收益无风险”的陷阱?说到底是“贪婪”和“侥幸”两种心理在作祟。贪婪让他们觉得“别人能赚30%,我也能赚”,想靠一笔投资实现“财富自由”,却忘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的基本规律——比如有人觉得“投10万赚3万,一年就能买个车”,却没算过“要是亏了,10万本金可能只剩5万”;侥幸让他们觉得“风险不会落在我头上”,觉得“平台那么大,不会说倒就倒”“我先赚一笔就跑,肯定能全身而退”,可骗局的设计者早就算好了“你惦记他的利息,他惦记你的本金”——比如某虚拟币平台故意让新用户“先赚小钱”,等用户加大投入后,立刻修改规则,冻结账户,让你“想跑都跑不了”。还有些人被“熟人推荐”迷惑,觉得“朋友不会骗我”,可朋友可能也被高收益蒙了眼,自己都没搞清楚项目的风险,就盲目推荐给身边的人——比如有人听亲戚说“这个投资靠谱,我投了20万”,就跟着投了10万,最后亲戚和他一起亏了钱,不仅财富受损,还伤了亲情。就像老辈人说的“贪小便宜吃大亏”,你贪的是那点“高收益”,别人贪的是你的“本金”,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其实识别“高收益陷阱”并不难,关键是记住两个原则:第一,先看风险,再看收益。遇到任何投资项目,别先问“能赚多少”,先问三个问题:“这个项目靠什么赚钱?”(比如银行理财靠“放贷利息差”,指数基金靠“企业盈利增长”,要是某项目说不出具体盈利来源,只说“靠市场热度”“靠新用户加入”,大概率是骗局)“风险在哪?会不会亏本金?”(比如股票的风险是“业绩暴雷、市场下跌”,P2P的风险是“平台跑路、借款人违约”,要是对方只谈收益不谈风险,或者用“保本保息”“只涨不跌”搪塞,肯定有问题)“如果亏了,我能承受吗?”(比如你投10万,要是亏5万会不会影响生活?要是会,就别投)。第二,不碰超出自己认知的项目。巴菲特说过“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看不懂一个项目的赚钱逻辑——比如不知道虚拟币为什么会涨,不知道“外汇跟单”怎么盈利,不知道“区块链挖矿”到底挖的是什么,那最好的选择就是“不投”。就算身边所有人都在投,你也别跟风——比如2021年很多人跟风买“元宇宙概念币”,结果不到一年就亏了80%,就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懂“元宇宙”是什么,只是觉得“热度高就能赚钱”。

还有一点很重要:风险和收益的“正比”,不仅体现在“高收益对应高风险”,还体现在“低风险对应低收益”。很多人看不起“低收益”的理财,觉得“年化3%太少了,还跑不赢通胀”,可比起“年化30%却亏掉本金”,“年化3%保住本金”反而更划算——因为本金在,就有机会通过其他方式(比如提升技能涨工资、做副业)弥补收益的不足;要是本金没了,就算后面有再好的机会,也跟你没关系了。比如有人把10万投进高风险项目,最后亏得只剩1万,就算后续遇到年化10%的好机会,1万本金一年也只能赚1000元;而有人把10万存进定期,每年赚3000元,5年后还是11.5万,还能用来做低风险投资,慢慢滚雪球。就像有人说的“宁愿赚慢钱,也不亏快钱”——财富积累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稳扎稳打才能走得远。

最后想对你说:在财富的路上,别总想着“走捷径”“赚快钱”。那些看起来能让你“一夜暴富”的机会,大多是披着“高收益”外衣的陷阱;那些能让你稳步积累财富的选择,往往是“低风险低收益”的普通选项。老辈人常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在财富领域尤其适用——守住理性,不贪高收益,不碰看不懂的风险,才能保住本金,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记住,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是财富世界的铁律,谁也逃不掉;接受这个规律,才能在财富的路上走得稳、走得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谋生到掌控财富认知升级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