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对比:有人在传统纺织厂当技术工,每天加班到晚上十点,手上磨出厚厚的茧子,干了五年,工资从4000涨到5500,涨幅还赶不上通胀;有人大学毕业后进了新能源电池企业做研发助理,每天正常上下班,偶尔加班,三年后工资从6000涨到15000,还拿到了公司期权。这两个人的差距,不是努力程度造成的,而是“行业天花板”决定的——老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选对了行业,就像站在向上的电梯里,哪怕你只是站着不动,也能跟着往上走;选错了行业,就像在下行的电梯里拼命奔跑,跑得再快,也很难突破上限,甚至会被行业淘汰。
先得说清,什么是“行业天花板”?就是一个行业能提供的最高收入、最多机会的上限。有些行业天生天花板低,比如传统制造业(纺织、钢铁、普通机械加工)、纸质媒体、线下传统零售(非连锁型);有些行业天生天花板高,比如新能源(光伏、锂电池)、大健康(养老医疗、生物制药)、人工智能(AI研发、智能硬件)、新兴服务业(首播电商、跨境物流)。天花板低的行业,不是说不能赚钱,而是赚大钱、长期赚钱的机会少;天花板高的行业,不仅短期收入增长快,长期还能享受行业扩张的红利,甚至能实现“财富跃迁”。
为什么夕阳行业的天花板会这么低?核心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需求萎缩,比如纸质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报纸、杂志的发行量越来越少,广告收入逐年下降,行业整体利润变薄,企业连生存都难,怎么可能给员工涨高薪?二是技术迭代慢,甚至停滞,传统纺织业的生产技术几十年没大变化,产能过剩,企业只能靠“打价格战”竞争,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致,员工的收入自然上不去;三是政策支持少,甚至被限制,比如高污染的化工行业,国家出台环保政策限制产能,企业要么减产,要么投入巨资改造设备,能分给员工的资源自然有限。有人在某三线城市的钢铁厂做车间主任,管理着几十号人,每天操心生产安全、设备维护,月薪却只有8000,比当地新能源企业的普通技术员还低——不是他能力不够,是行业的天花板就这么高,再努力也突破不了。
而新兴行业的天花板高,恰恰是因为踩中了“需求增长、技术迭代、政策支持”这三大红利。先说需求增长,随着老龄化加剧,大健康行业的需求爆发——养老护理、慢病管理、高端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企业需要大量人才,自然愿意开高薪抢人;再说技术迭代,AI技术的突破让智能驾驶、AI医疗、工业智能化成了新风口,技术人才稀缺,刚毕业的AI算法工程师年薪就能拿到30万,这是传统行业想都不敢想的;还有政策支持,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行业,给企业研发补贴、税收减免,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扩张,员工不仅能拿高薪,还能享受期权、分红等长期激励。有人在杭州做跨境电商运营,入行时月薪8000,两年后公司借“跨境电商新政”的东风,业绩翻了三倍,他的工资也涨到2万,还拿到了公司的股权激励——这就是新兴行业的魅力,行业在成长,个人也能跟着一起成长,收入和机会都会水涨船高。
但很多人会陷入“选错行业”的误区,最常见的就是“跟风入行”和“固守舒适区”。“跟风入行”的人,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做,比如前几年看到别人开奶茶店赚钱,就不管自己有没有经验、当地市场有没有饱和,凑钱开奶茶店,结果不到半年就因竞争太大倒闭;看到别人做首播赚钱,就盲目跟风开播,没内容、没流量,最后只能放弃。这些人忽略了“行业红利期”——任何行业都有“蓝海期”和“红海期”,跟风入行时,往往己经到了红海期,红利早就被先入局的人赚走了。
“固守舒适区”的人更可惜,明明所在的行业在萎缩,却不愿意转行,总觉得“做了这么多年,换行业要从头开始,太麻烦”。比如有些传统媒体的编辑,明知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少,却不愿意学习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制作,最后报社裁员,只能被迫失业,再找工作时发现自己的技能己经过时,只能做低薪的行政工作。老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行业在变,人也得跟着变,固守着正在衰退的行业,就像抱着正在融化的冰块,再怎么珍惜,最后也会消失。
那普通人该怎么“选对行业”?关键要看三个信号:第一个是“政策导向”,国家支持的行业,往往有红利,比如“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行业、“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电商行业、“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大健康行业,这些行业有政策资金、资源倾斜,发展空间大;第二个是“市场需求”,需求在增长的行业,比如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护理行业、单身经济带来的迷你家电行业、Z世代消费带来的潮玩、汉服行业,需求是行业的“活水”,有需求就有利润,有利润就有机会;第三个是“技术革新”,能被新技术带动的行业,比如AI带动的智能医疗、智能驾驶行业,5G带动的物联网、远程办公行业,技术革新能打破传统行业的天花板,创造新的机会。
还要记住,“选对行业”不是一次性的决定,而是要“定期复盘”。行业的趋势会变,比如十年前的房地产行业是红利行业,现在却进入了平稳期;五年前的共享单车行业很火,现在却几乎消失了。所以每隔1-2年,就要看看自己所在的行业:市场需求是不是在增长?技术是不是在迭代?政策是不是在支持?如果答案都是“否”,就要考虑转行,或者在现有行业里找到“新兴细分领域”,比如传统零售行业整体在萎缩,但“社区团购”“首播带货”这些细分领域却在增长,及时转型到这些领域,也能抓住新机会。
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坡”,行业就是那个“长坡”,选对了长坡,雪球才能越滚越大;选错了长坡,哪怕雪球再大,也会滚下坡。有人在传统行业努力十年,不如在新兴行业努力三年,不是他不努力,是行业的“长坡”不一样。所以别只顾着埋头努力,先抬头看看自己所在的行业,是不是有向上的长坡,是不是有足够厚的湿雪。
最后想对你说:努力很重要,但选对行业更重要。就像农民种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庄稼,再勤劳也收不了多少;在肥沃的土地上种庄稼,稍微用心就能丰收。财富积累也是一样,选对了有潜力的行业,你的努力才能有回报,你的财富才能快速增长。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时间选对行业,比盲目努力更划算——选对行业,你可能只需要五年就能实现别人十年才能达到的财富目标,这才是“事半功倍”的财富逻辑。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