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记得2021年那波基金热吧?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晒“基金收益截图”,有人说“买了三个月赚了半年工资”,有人说“跟着大V买,躺着就能赚钱”。你看着身边人都在赚,心里痒痒的,觉得“再不买就错过风口了”,哪怕连基金持仓的股票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把工资结余、甚至凑来的闲钱全投了进去。可刚买没几天,市场就开始跌,从赚5%到平本,再到亏15%,你每天打开APP就心慌,看着绿油油的界面,晚上都睡不着觉。终于有一天,你实在扛不住了,怕继续跌下去本金都没了,咬牙赎回——结果刚赎回没几天,市场又慢慢反弹,那些没卖的人后来不仅回本,还赚了不少。你捶胸顿足,怪自己“卖早了”,可转头遇到下一次市场波动,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这就是人性里的“贪婪”与“恐惧”在作祟,它们像两只无形的手,把大多数人推向“追涨杀跌”的陷阱,最后只能看着利润溜走,甚至亏掉本金。老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真到了市场里,很少有人能逃过这两种情绪的控制。
先说说“贪婪”是怎么把人拖进坑里的。贪婪的本质,就是“想要更多,还想马上要”——看到别人赚钱,就想“我也要赚这么多,甚至更多”;看到市场上涨,就想“再涨一点就卖,结果涨了还想涨,舍不得卖”;甚至有人觉得“市场只会涨不会跌”,敢加杠杆、借高利贷去投资,就为了“赌一把赚大钱”。前几年虚拟币热的时候,很多人看到别人买某币几天就翻倍,不管这币到底有什么价值,也跟着冲进去,还把家里的积蓄、甚至父母的养老钱都投进去,想着“再涨一倍就收手”。可虚拟币价格暴跌起来比涨得还快,短短几天就能跌掉80%,那些加杠杆的人,不仅亏光本金,还欠了一屁股债,有人甚至因此想不开。这就是贪婪的可怕之处:它会让你忽视风险,眼里只看到“赚钱的诱惑”,就像飞蛾扑火,明知可能有危险,还是忍不住往前冲。老话说“贪心不足蛇吞象”,你想吞掉的是“更多的利润”,最后可能连自己都被市场吞噬。
再看“恐惧”是怎么让人错失机会、甚至雪上加霜的。恐惧的本质,是“怕损失,怕失去己有的”——市场一跌,就怕“继续跌下去,本金全没了”,哪怕手里的资产基本面没问题,也慌不择路地割肉;看到别人都在卖,就怕“自己不卖会亏得更惨”,跟着一起抛售,结果把“浮亏”变成了“实亏”;甚至市场跌到底部,明明是抄底的好机会,却因为怕“还会跌”,不敢进场,最后看着市场反弹,只能后悔。就像2015年股市大跌的时候,很多人在指数从5000点跌到3000点时,慌得把手里的股票全卖了,可后来指数慢慢涨到3500点,那些股票的价格也涨了回来,甚至比当初买的时候还高。那些割肉的人,不仅亏了钱,还错过了回本和盈利的机会。还有人在疫情初期,看到线下生意不好做,就怕“餐饮、旅游永远好不起来”,把手里的商铺低价转让,结果疫情缓解后,商铺租金又涨了回来,他只能看着别人赚租金,自己拍大腿。恐惧会让你变得盲目,眼里只看到“损失的风险”,就像遇到危险就乱跑的兔子,明明躲起来就能安全,却因为慌不择路,跑进了猎人的陷阱。
为什么这两种情绪能成为“市场波动的核心推手”?因为市场不是由“理性”主导的,而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情绪”主导的——当大多数人都贪婪时,大家都会买入,推高价格,形成“牛市泡沫”;当大多数人都恐惧时,大家都会卖出,压低价格,形成“熊市恐慌”。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涨的时候,贪婪让更多人买入,价格越涨,越多人贪婪,首到泡沫破裂;跌的时候,恐惧让更多人卖出,价格越跌,越多人恐惧,首到跌到底部。比如某只股票,本来值10块钱,因为大家都觉得它能涨,贪婪地买入,把价格推到20块,这就是泡沫;后来有人开始卖,价格跌到15块,恐惧的人跟着卖,最后跌到8块,这就是恐慌。其实股票的真实价值没怎么变,变的只是大家的情绪,可情绪却能让价格大幅波动,把大多数人耍得团团转。
很多人会说“我知道贪婪和恐惧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其实不是控制不住,而是没找到“对抗情绪的方法”。真正能在市场里赚钱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用理性对抗情绪”。巴菲特说过一句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这句话不是让你逆势而为,而是让你在大家都被情绪左右时,保持理性。比如市场涨得疯狂,身边人都在说“能涨上天”,你就该冷静下来,看看资产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是不是该止盈了;市场跌得恐慌,身边人都在说“还会跌”,你就该看看资产的基本面好不好,是不是到了可以布局的时机。有人买基金前就定了“止盈点”和“止损点”——赚20%就赎回一部分,跌10%就加仓一点,不管市场怎么波动,都按计划来,不被情绪影响;有人买股票前会研究公司的业绩、行业趋势,知道这只股票值多少钱,就算市场跌了,也知道“只是短期波动,公司没问题,不用慌”,所以能拿得住。这些人不是“运气好”,而是用“规则”和“认知”管住了自己的情绪。
还有一个对抗情绪的关键,是“不跟风,独立思考”。很多人的贪婪和恐惧,其实是“被别人传染的”——看到别人买,自己也买;看到别人卖,自己也卖。就像在超市里,看到别人排队买某样东西,你也会跟着排,哪怕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用。市场里也是一样,看到别人晒收益,你就贪婪;看到别人晒亏损,你就恐惧。可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跟着别人走,而是会自己思考:“这个资产为什么涨?还能涨多久?我买它是因为它有价值,还是因为别人都在买?”比如有人不会因为“大家都买新能源基金”就跟着买,而是会研究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技术、市场需求,觉得这个行业有长期价值,才会买,就算短期跌了,也知道“只是暂时的,长期还是好的”,所以能扛住波动。
最后想对你说:市场永远会波动,人性里的贪婪和恐惧也永远不会消失,但你可以选择“不被它们控制”。别把市场当成“赌场”,想着“靠运气赚快钱”,那样只会被贪婪和恐惧牵着走;要把市场当成“长期投资的场域”,靠认知和理性赚钱。老话说“慢即是快”,在市场里,不贪快、不恐慌,一步一步按计划来,反而能走得更远、赚得更稳。记住,能打败市场的不是“运气”,而是能管住情绪的“理性”——当你能在别人贪婪时冷静,在别人恐惧时坚定,你就己经赢过了大多数人,离财富的真相也更近了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MB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