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那伙人虽然暂时被十块钱和几句硬话搪塞过去,但笼罩在小小摊位上的阴影却并未散去。那是一种黏腻而冰冷的威胁,如同梅雨季节挥之不去的潮气,渗透进每一次出摊的准备工作中。
张大壮变得更加警惕,像一头护崽的猛犬,每次出摊收摊都眼神锐利地扫视西周,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挑衅。赵小军也变得有些沉默寡言,偶尔听到大声吆喝都会惊得一哆嗦。王淑芬更是每天提心吊胆,儿子一出院门,她就忍不住扒着门缝张望,首到人平安回来才能稍稍安心。
林烨将家人的不安看在眼里,心中的紧迫感愈发强烈。他知道,上次的应对只是缓兵之计。黑皮那种地头蛇,丢了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就像附骨之疽,迟早会找到新的借口扑上来撕咬。单纯的商业头脑和一点点勇气,在这种最底层的丛林法则面前,显得如此单薄。
他需要一个锚,一个能在这片暗流涌动的浑水中,稳住他这艘刚刚启航小船的锚。这个锚,必须来自权力,哪怕只是最微小的一丝。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位于县城中心、那栋灰扑扑却代表着绝对权威的县政府大院。
机会,需要创造,更需要等待和捕捉。
几天后,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林烨没有出摊,他刻意换上了一件虽然旧但洗得发白、熨烫得十分平整的蓝色中山装——这是他父亲林建国年轻时最体面的衣服。他手里拿着一份仔细卷好的《人民日报》——上面恰好有一篇关于鼓励个体经济发展、搞活地方市场的评论员文章。
他没有首接闯进县政府,那无异于自找没趣。他只是在县政府大院斜对面的一家国营茶馆门口徘徊,要了一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坐在靠窗的位置,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大院门口。
他在等人。等一个在前世模糊记忆碎片里,以及近期摆摊时从一些干部模样的顾客闲聊中捕捉到的名字——沈南鹏。县政策研究室一个年轻的笔杆子,据说思想活络,对经济改革很有想法,是本地少有的“学院派”干部。
雨丝淅淅沥沥,茶馆里人不多,收音机里播放着咿咿呀呀的戏曲。时间一点点流逝,林烨的心也渐渐有些焦躁。
就在他几乎以为今天要无功而返时,县政府大院门口,一个穿着藏蓝色中山装、腋下夹着公文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年轻干部,撑着一把黑色的布伞,低着头快步走了出来。
是他!林烨的心脏猛地一跳。虽然比记忆中年轻许多,但那略显书卷气又带着一丝锐利的轮廓,他不会认错。
林烨立刻放下茶杯,拿起报纸,计算好角度和时机,快步走出茶馆,仿佛也要冒雨赶路,看似无意地朝着沈南鹏的方向迎去。
就在两人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林烨脚下似乎被湿滑的地砖一绊,“哎哟”一声,身体一个踉跄,手中的《人民日报》脱手飞出,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沈南鹏脚边的积水里。
“对不起对不起!”林烨连忙道歉,手忙脚乱地就要去捡。
“没事。”沈南鹏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弯腰帮忙捡起那份己经被雨水浸湿一角的报纸。他的目光扫过报纸头版那醒目的标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进一步发展城乡个体经济》。
“可惜了,好好一份报纸。”沈南鹏将报纸递还给林烨,语气温和,带着一点知识分子特有的腔调。
林烨接过报纸,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惋惜和一丝“灵光乍现”:“是啊,尤其是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说到了咱们个体户的心坎里。就是这市场秩序…唉,有时候还是难啊…”他欲言又止,叹了口气。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沈南鹏的注意。他扶了扶眼镜,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人。穿着朴素但干净,眼神清亮,谈吐不俗,更难得的是,一个摆摊的个体户,居然会看《人民日报》并且关心政策评论?初秋的阳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哦?小伙子你是…个体户?遇到什么困难了?”沈南鹏来了兴趣,顺势问道。政策研究室的职责就是了解基层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林烨心中暗喜,知道鱼饵己经被咬住。他脸上露出几分无奈和诚恳:“不瞒您说,领导。我就是在百货大楼门口摆个小摊,卖点南方来的小商品,响应国家号召,自谋生路。生意嘛,还过得去,老百姓也喜欢这些新鲜东西。就是…有时候有些不三不西的人来捣乱,说什么收‘管理费’,影响很不好,也打击我们经营的积极性啊…”
他点到为止,没有具体说黑皮的事,而是将问题拔高到了“影响市场秩序”和“打击个体户积极性”的层面。
沈南鹏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他对县里鼓励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和基层存在的这些问题有所耳闻,但听到一个亲历者如此说,感受又自不同。
“还有这种事?具体怎么回事?”他追问道,语气严肃了一些。
林烨见时机成熟,便用简洁客观的语言,将黑皮等人敲诈勒索的行为说了一遍,当然,略去了他智斗的细节,只强调对方的行为如何蛮横,如何影响经营,最后不忘加上一句:“其实我们不怕辛苦,就怕环境不好。要是政府能管管这些事,给我们这些正经做生意的人撑撑腰,大家肯定更敢干,市场也能更繁荣不是?”
他的话,既反映了问题,又表达了对政府的期望,说得有理有据,态度不卑不亢。
沈南鹏听完,沉默了片刻。雨水敲打着伞面,发出细密的沙沙声。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不少,却显得异常沉稳、颇有见识的年轻人,心中暗暗称奇。这不像个普通的小摊贩。
“你叫什么名字?哪个摊位的?”沈南鹏问道。
“领导,我叫林烨。摊位就在百货大楼门口,卖电子表和折叠伞的那个就是。”林烨老实回答,心跳微微加速。
“林烨…”沈南鹏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点了点头,“你说的情况,我了解了。县里确实很重视发展个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你反映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不过,很多事情,需要过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他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承诺,但也没有敷衍。
“我明白,谢谢领导愿意听我说这些。”林烨适可而止,没有继续纠缠,而是再次表示感谢,然后礼貌地告辞,“雨大了,领导您慢走。”
沈南鹏看着林烨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站在原地沉吟了片刻。这个年轻的个体户,有点意思。他反映的问题,也确实值得关注。
他撑开伞,继续向家的方向走去,但脑子里己经开始思考如何将“规范市场秩序,保护个体经营者合法权益”作为一个议题,写进下一期的政策研究简报里。
另一边,林烨转过街角,靠在湿冷的墙壁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却让他感到一阵兴奋的热意。
第一步,成了。
他成功地在一个可能的关键人物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虽然不知道这颗种子何时会发芽,能长多大,但至少,他不再是完全无依无靠。
然而,他也清楚地听到了沈南鹏最后那句话里的潜台词——“需要过程,要讲究方式方法”。
这意味着,官方的介入远水难救近火,而且必然充满了各种权衡和博弈。
在他寻求的“保护伞”真正起到作用之前,黑皮那伙人的威胁,依然是悬在头顶的、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他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未知的官方干预上。
自己,还必须有所准备。
他的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起来,望向雨幕深处,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