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笛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红蓝灯光在排队人潮惊惶的脸上闪烁。林烨紧抓着行李,把赵小军拉到自己身后,警惕地观察着骚动的中心。
“让一让!警察!”几名民警挤进人群,很快控制了局面。地上躺着个中年男子,大腿处一片血红,痛苦地呻吟着。旁边几个插队者被群众扭住,还在骂骂咧咧。
“为什么插队还打人?”一个老民警严厉地质问。
“我们昨天就排这里了,只是暂时离开吃饭!”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争辩道,“他们占了我们位置!”
受伤者忍痛反驳:“胡说!我排了两天了,从来没见过你们!”
民警很快查清了真相:这几个确实是插队者,被发现后恼羞成怒动了刀子。伤者被抬上救护车,行凶者被铐上警车。
但事件留下的阴影却笼罩在每个人心头。排队买认购证不再只是一场资本游戏,而是可能见血的残酷竞争。
天亮后,队伍恢复了秩序,但气氛明显更加紧张。人们紧紧守着各自的位置,警惕地打量着周围的陌生人。
林烨注意到,对面马路那些观察者的人数增加了。他们不再掩饰,公然记录着排队的情况,不时交头接耳。
“烨哥,那些人到底是干什么的?”赵小军小声问。
“黄牛,或者更厉害的角色。”林烨低声道,“记住,不要和任何陌生人搭讪,不要透露我们的情况。”
上午十点左右,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队伍旁——李明,那个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
“小李!”李明热情地招呼林烨,仿佛他们是老朋友,“听说昨晚出事了?你没受伤吧?”
林烨警惕地回答:“谢谢李老师关心,我们没事。”
李明看了看他们的排队位置,摇摇头:“你们排在这里太靠后了。我估计这个网点最多能发两千套,你们在五百名开外,很可能白排。”
林烨心里一沉:“李老师有什么建议?”
李明凑近一些,压低声音:“我认识这个网点的副主任,可以帮你弄到靠前的位置。不过...”
他做了个搓手指的动作,意思再明显不过。
林烨不动声色:“需要多少?”
“这个数。”李明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
李明笑了:“五千。保证前五十的位置。”
赵小军倒吸一口冷气,林烨也暗暗吃惊。五千元在1992年相当于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就为了一个排队位置?
“谢谢李老师好意,但我们还是自己排吧。”林烨婉拒。
李明似乎并不意外,依然笑眯眯的:“年轻人有骨气是好事。不过记住,如果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赵小军不解地问:“烨哥,为什么不同意?我们不是急需好位置吗?”
林烨摇摇头:“第一,我们没那么多钱行贿;第二,这种人不可信;第三,插队会引起公愤,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
中午,一个更奇特的人物出现了。这是个穿着破旧袈裟的“和尚”,手持念珠,挨个向排队者化缘。
“施主,结个善缘吧!保佑你中签发财!”和尚在一个富态的中年人面前停下。
中年人鄙夷地挥挥手:“去去去,骗子!”
和尚不气不恼,转向林烨:“这位小施主面相不凡,必有大财运。贫僧为你念段经,保你中签如何?”
林烨冷冷地看着他:“不用了,谢谢。”
和尚却不肯走,压低声音:“小施主,我这里有内部消息,要不要听?”
赵小军来了兴趣:“什么消息?”
和尚神秘地说:“听说认购证要涨价了!现在买是三千,过几天可能涨到五千!”
林烨心中冷笑:这骗子连基本情报都没掌握清楚,认购证明明是九百一套。他拉起赵小军:“我们去买点吃的。”
离开队伍,赵小军不解:“烨哥,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绝对是假的。”林烨肯定地说,“公告都贴出来了,价格不可能临时变更。这种人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骗钱。”
在附近的小吃店,他们遇到了更专业的“信息贩子”。这是个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自称是某证券公司职员。
“两位也是来买认购证的?”年轻人主动搭讪,“我这里有各网点的预估中签率分析,要不要看看?”
他递上一份打印的材料,上面详细分析了上海各认购证销售点的情况,包括预估发行量、排队人数、预测中签率等,看起来相当专业。
“这份资料多少钱?”林烨问。
“不要钱,交个朋友。”年轻人笑道,“如果你们需要更多内部消息,可以加入我们的信息共享群,每月会费一百元。”
林烨翻看着资料,确实有些价值。但他怀疑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这些预估准确吗?”
“七八成把握吧。”年轻人自信地说,“我们在每个网点都安排了人统计排队情况。”
最终,林烨花二十元买了这份资料,但没有加入所谓的“信息共享群”。
回到排队位置时,他们发现前面多了几个新面孔。这是一家子人——老夫妇、儿子儿媳和小孙子,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像是要常住的样子。
“同志,你们排了多久了?”老太太友善地问。
“昨天刚来。”林烨回答,“你们呢?”
“我们是安徽来的,坐了十个小时火车。”老太太说,“我儿子说这东西能赚钱,我们就把积蓄都带来了。”
儿子插话:“妈,别跟外人说这么多!”
林烨注意到,这一家人虽然朴实,但眼神中透着孤注一掷的决绝。他仿佛看到了这个时代的缩影——无数普通百姓怀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涌入这场资本狂欢。
傍晚时分,队伍中传来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前面有几个位置被一伙人控制了,他们轮流值守,实际排队的可能不是同一个人。
“这不是违规吗?”赵小军愤愤不平。
林烨却想到了更深层的问题:“如果真有人能控制排队位置,说明监管存在漏洞。这对我们既是威胁,也可能是机会。”
深夜,气温骤降。排队的人们点燃篝火取暖,形成一个个小圈子。林烨和赵小军也凑近一堆篝火,与几个同病相怜的排队者分享热水和干粮。
“你们从哪里来?”一个戴眼镜的大学生问。
“江北。”林烨简短回答,反问道,“你是学生吧?怎么也对认购证感兴趣?”
大学生推推眼镜:“我是学金融的,这是很好的实践机会。但我只买一套,主要是为了研究。”
另一个中年男子苦笑:“我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押上了。厂里效益不好,只能赌一把。”
篝火映照着一张张疲惫而渴望的脸庞,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梦想和苦衷。林烨忽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投资,更是一场社会百态的缩影。
凌晨两点,大部分人都蜷缩着打盹。林烨让赵小军先睡,自己值守。他靠墙坐着,警惕地观察着西周。
突然,他注意到几个黑影在不远处窃窃私语,不时指向他们的方向。凭借微弱的火光,林烨认出其中一人是白天试图卖给他们位置的黄牛。
“不好。”林烨心中一紧,轻轻推醒赵小军,“醒醒,可能有麻烦。”
赵小军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怎么了?”
话音刚落,那几个黑影就朝他们走来。为首的正是那个黄牛,满脸堆笑:“小兄弟,商量个事?”
林烨站起身,把行李挡在身后:“什么事?”
“你们这个位置不错,让给我们怎么样?”黄牛依然笑着,但眼神凶狠,“我们出两千块补偿。”
林烨冷静地回答:“不卖,请你们离开。”
黄牛的笑容消失了:“敬酒不吃吃罚酒?告诉你,这一片是我彪哥的地盘!”
他身后的几个壮汉向前逼近,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周围的排队者被惊醒,但没人敢出声干预。
赵小军吓得脸色发白,林烨也手心冒汗,但表面强作镇定:“警察刚走不久,你们就想惹事?”
黄牛冷笑:“警察管得了一次,管得了天天吗?识相的就拿钱走人!”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干什么呢!”
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暗处走出,是排在他们前面的那个安徽人家的儿子。他手里拎着一根木棍,怒视着黄牛一伙:“欺负外地人是不是?”
更令人意外的是,周围几个排队者也纷纷站了出来,形成了一种无声的支援。
黄牛见状,知道讨不了好,恶狠狠地瞪了林烨一眼:“小子,等着瞧!”
他们悻悻离去后,安徽汉子对林烨说:“小兄弟,这些人不好惹。你们要小心点。”
“谢谢大哥!”林烨真诚地道谢。
这一夜再也无法安宁。林烨和赵小军轮流值守,生怕黄牛一伙报复。而对面马路的观察者们,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场冲突,记录得更加频繁。
天亮时,林烨疲惫不堪,但头脑异常清醒。他意识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危险的环境中,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
“小军,我们要和周围的人结盟。”林烨说,“互相照应,才能坚持到最后。”
赵小军重重地点头。经过这一夜,他彻底明白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排队,而是一场需要智慧和勇气的生存游戏。
上午,林烨主动与前后左右的排队者交流,分享食物和信息,逐渐形成一个小团体。大家约定互相照应,共同防范插队者和黄牛。
然而,平静没有持续多久。中午时分,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上下来几个穿着制服的人,径首走向银行门口。
为首的是个面色严肃的中年干部,他扫视着长长的队伍,对身边人说:“这么乱像什么样子!必须整顿!”
林烨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政策可能又要变了。
果然,下午银行贴出新公告:为维护秩序,认购证发行将采用抽签方式,排队序号不再保证购买资格!
消息一出,整个队伍炸开了锅。排了几天队的人愤怒抗议,后来者则暗自庆幸。
林烨看着骚动的人群,突然注意到马路对面那些观察者正在迅速撤离,仿佛提前知道了什么。
他的目光与其中一个观察者短暂交汇,对方竟然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林烨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这场游戏的水,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而他们这些普通参与者,可能只是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抽签的方式意味着所有人的努力可能白费,但也给了后来者机会。林烨紧握拳头,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而那个神秘的微笑,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重生1990乘风破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1990乘风破浪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