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地块拍卖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小城的商业圈激起层层涟漪。五十万的起拍价,对1992年的这个小城来说,堪称天文数字。
拍卖会前夜,林烨独自登上西山。夜幕下的小城灯火零星,城东那片待拍的土地隐没在黑暗中,只有几盏零星的路灯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拿下它,可能一步登天;失败,则可能元气大伤。”林烨喃喃自语。
山风微凉,吹散了他心头的躁热。这一刻,他想起了周教授的教诲,想起了父母担忧的眼神,想起了团队信任的目光。更重要的是,他清醒地认识到: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即便侥幸拍下地块,后续的开发资金也将是更大的挑战。
下山时,东方己露鱼肚白。林烨做出了决定:放弃这次拍卖,专注现有业务。
周一的团队会议上,当林烨宣布这个决定时,赵小军第一个跳起来:“烨哥,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想办法凑钱啊!”
连一向稳重的张大壮也表示不解:“老板,那块地位置那么好,转手都能赚钱。”
林烨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金字塔:“我们现在在这里。”他在塔基位置画了个圈,“如果强行去够塔尖,很可能摔下来。”
他详细分析了竞拍的利弊:优势是他们有现金储备,劣势是缺乏房地产经验,且后续开发需要至少两百万资金。
“更重要的是,”林烨环视众人,“我们的核心能力在零售,不是在房地产。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不是明智之举。”
这番分析让团队冷静下来。赵小军若有所思:“所以,我们还是要专注于老本行?”
“不完全是。”林烨微笑,“我们要在擅长的领域做大做强,等实力足够时,自然能涉足更广阔的领域。”
这次会议成了“风尚服饰”发展的转折点。林烨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深耕服装零售,在年内再开两家分店;第二步,拓展电子产品批发业务,但要控制风险;第三步,积累资本和人脉,为未来进入新领域做准备。
“那我们还要不要关注城东地块?”张大壮问。
“当然要。”林烨目光深远,“我们不参与竞拍,但要密切关注谁拿下地块,以及他们的开发计划。这关系到我们未来在城东的布局。”
拍卖会当天,林烨以观察者身份到场。竞拍异常激烈,最终省城一家开发商以一百二十万的天价拿下地块。这个价格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凉气。
“疯了!这么高的价格,什么时候能回本?”赵小军小声嘀咕。
林烨却注意到一个细节:获胜的开发商代表在签约时表情从容,似乎对这个价格早有准备。他悄悄记下了这家公司的名字——龙腾地产。
当晚,林烨破例请核心团队到家里吃饭。王淑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林建国还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老酒。
“今天这杯酒,敬我们的未来。”林烨举杯,“虽然放弃了这次机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会有更好的机会等着我们。”
饭桌上,气氛轻松而热烈。大家畅谈着对未来的设想,赵小军甚至开玩笑说要把分店开到省城去。看着团队成员们充满希望的脸庞,林烨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饭后,林烨独自在院子里散步。夏夜的星空格外明亮,邻居家传来电视声和孩子的嬉笑声,平凡而温馨。但林烨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下,时代正在发生巨变。
第二天起,林烨开始实施新的计划。他首先优化了店铺的管理制度,引入更科学的绩效考核;其次,着手培养储备店长,为开分店做准备;最重要的是,他注册了“风尚商贸有限公司”,完成了从个体户到公司的转变。
注册公司那天,林烨在法定代表人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手微微颤抖。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身份转变,而是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了。”回到店里,林烨对全体员工宣布,“我们要做正规化、专业化的企业。”
他公布了新的薪酬体系和晋升通道,最让员工振奋的是股权激励计划——优秀员工将有机会获得分公司干股。
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连最普通的店员都开始思考如何提升业绩,而不是简单地混日子。
与此同时,林烨没有放松对城东地块的关注。初秋的阳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通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龙腾地产的背景:这家公司虽然新成立,但股东背景深厚,与政府关系密切。更让他注意的是,龙腾的总经理竟然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名叫陈远航。
“陈远航...”林烨默念着这个名字,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八月的一个下午,林烨在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去年在上海买认购证时用的笔记本。最后一页,记录着几个排队时认识的人名和联系方式。其中一个名字让他愣住了:陈远航。
原来是他!那个在上海排队时排在前面,总是安静看书的年轻人。林烨记得两人曾有过短暂交流,陈远航当时说自己是“做建筑的”。
世界真小。林烨立即找出当时的联系方式,试着拨通了电话。
“喂?”电话那头的声音依然沉稳。
“陈总吗?我是林烨,去年在上海排队买认购证时排在你后面的。”
短暂的沉默后,陈远航笑了:“记得。听说你现在做得不错。”
两人相约在省城见面。咖啡厅里,陈远航比一年前更加成熟自信,但眼中的锐气未减。
“没想到你会进军房地产。”林烨说。
“顺势而为。”陈远航轻描淡写,“倒是你,坚持做零售需要很大勇气。”
交谈中,林烨了解到龙腾地产的宏大规划:他们不仅要建住宅,还要打造小城第一个现代化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林烨心中一动。
“没错。我们己经开始招商了,有兴趣可以来看看。”陈远航递过一份招商手册。
回到小城,林烨连夜研究手册。购物中心的规划相当超前,不仅有百货超市,还有美食广场和电影院。如果成功,将彻底改变小城的商业格局。
团队会议上,大家对是否入驻分歧很大。赵小军认为这是好机会,张大壮则担心租金太高。
“更重要的是,”林烨指出,“购物中心一旦开业,将对传统商业街造成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提前应对。”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最终决定:一方面申请入驻购物中心,开设精品服装店;另一方面升级现有店铺,提升体验和服务,与购物中心差异化竞争。
就在林烨准备提交入驻申请时,一个意外访客打乱了他的计划。
那是个周五的傍晚,店铺即将打烊。一个穿着朴素中山装的老者走进店里,首接来到林烨面前。
“你是林烨?”老者目光如炬。
“您是?”
老者递过一张名片,上面只有一个名字和电话:周明远。
林烨觉得这个名字耳熟,突然想起——这是周教授的哥哥,省计委的副主任!
“周主任,您找我有事?”
周明远打量了一下店铺,点点头:“听说你很有想法。下周三有个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省里领导参加,你有没有兴趣来听听?”
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林烨强压激动:“当然有兴趣!谢谢周主任!”
周明远离开后,林烨久久不能平静。参加这种高规格会议,不仅意味着认可,更是拓展人脉的绝佳机会。
那一夜,林烨书房里的灯光又亮到很晚。他不仅要准备会议发言,更要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当个人的发展遇上时代的浪潮,如何才能把握方向,行稳致远?
凌晨时分,他推开窗户,深深呼吸着黎明前清新的空气。远方的天际线己经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而他知道,随着公司成立、新项目启动、更高平台的机会出现,他的人生和事业,都将迎来全新的阶段。
就在这时,电话突然响起。这么早来电话,极不寻常。
林烨接起电话,听到的是陈远航急促的声音:“林烨,购物中心的规划有变。听说有外资可能要介入,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我们的合作,可能需要重新评估。”
放下电话,林烨眉头紧锁。外资介入?这对小城的商业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他的公司,又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数?
晨曦透过窗户,照在刚刚挂上的公司牌照上。“风尚商贸有限公司”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挑战与机遇,都将在全新的舞台上展开。而林烨深知,真正的商海征程,此刻才刚刚启航。
(http://www.220book.com/book/MBG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