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之计的成功,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巧妙一拨,迫使气势汹汹扑来的关东军主力不得不分兵回援绥芬河,笼罩在雪暴支队头顶的毁灭性压力骤然减轻。主力部队得以相对安全地抵达预定的三号汇合区——一片位于密林深处、河流交错、地形复杂的区域。陆续有其他分散突围出来的小部队前来汇合,虽然总兵力相比在老君沟时有所减少,但核心骨干和战斗意志得以保存,更在连续的转战和突围中,淬炼得更加坚韧。
然而,林锋和周保中等人都清楚,危机远未解除。日军暂时的退却,只是为了扑灭后院的火苗,一旦绥芬河的威胁解除,或者他们意识到那只是一次佯攻,更凶猛、更有针对性的报复性围剿必将接踵而至。部队新败,根据地丢失,物资匮乏,伤员增多,亟需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行休整、补充和重整。
但在这广袤却又被敌人严密控制的东北大地,哪里还有绝对安全的后方?
指挥部——一个临时搭建、隐蔽在巨大岩石下的简陋窝棚里,林锋、周保中、赵卫国等核心人员再次围在地图前,气氛虽然不像在老君沟突围前那般绝望,却依旧凝重。
“队长,鬼子虽然暂时退了,但咱们现在就像没家的孩子,在这大山里晃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粮食、药品、弹药,都撑不了多久。伤员也需要稳定的环境治疗。”周保中指着地图上他们目前所在的三号区域,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卫国接口道:“是啊,而且咱们集中在这里,目标也不小。万一鬼子摸过来,又是一场恶战。咱们现在可经不起再硬拼了。”
林锋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从三号区域,扫过周边连绵的群山、纵横的河谷、茂密的森林。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木板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我们不能固守一地,等待敌人再次合围。”林锋终于开口,声音沉稳而清晰,“老君沟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敌人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固守完善的工事,最终也只能是慢性死亡。我们必须改变策略。”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从现在起,我们放弃寻找固定根据地的想法,全面转入机动防御状态!”
“机动防御?”赵卫国有些不解,“队长,咱们不是一首在机动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不,老赵,这次的机动防御,和之前的游击转移有本质不同。”林锋走到地图前,用手指划出一个以三号区域为中心,半径约五十公里的巨大圆圈,“我们要将这片广大的区域,整体作为我们的防御纵深!不是被动地躲避,而是主动地、有计划地利用空间,来换取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时间!”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构想:
“首先,我们要建立多个临时补给点和秘密救护所。将这些宝贵的物资和伤员,分散隐蔽在这片区域的各个隐蔽角落,比如废弃的炭窑、猎人小屋、甚至我们自己挖掘的秘密地窖。每个点存储的物资不多,但点多面广,即便被敌人发现一两个,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其次,部队主力不再集中驻扎,而是以营连为单位,甚至更小的单位,在这片区域内进行大范围的、不规则的机动。今天在这个山谷训练,明天转移到那个河滩休整,后天又运动到另一片林区。让敌人根本无法捕捉我们的主力位置,疲于奔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林锋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几个关键通道和制高点上,“我们要在这片区域的边缘和内部交通要道上,建立前哨警戒网和机动打击群。前哨负责早期预警,一旦发现日军大队人马进入我方区域,立刻报警。而我们的主力,则根据敌情,灵活选择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其突出孤立的一部;还是避实就虚,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区域;甚至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穿插到敌人侧后,袭击其后勤线!”
雪暴,抗联之钢铁洪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雪暴,抗联之钢铁洪流最新章节随便看!他看向赵卫国和周保中:“简单来说,就是把这片大山变成我们的主场,变成吞噬鬼子的泥潭!他们进来,找不到我们主力决战;他们分兵,我们就吃掉他一股;他们驻守,我们就骚扰他,断他粮道;他们撤退,我们就追击捞一把!用不断的运动、袭扰和局部反击,消耗敌人的兵力、士气和时间,为我们自己赢得休整、补充和发展的时间!”
这番阐述,让赵卫国和周保中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不再是单纯的逃跑或固守,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积极的防御策略!
“妙啊!”赵卫国一拍大腿,“这样咱们就活起来了!不再是等着挨打的沙包,而是成了山里的游龙!鬼子想抓咱们,就得陷在这片林子里,被咱们牵着鼻子走!”
周保中也连连点头:“以空间换时间……队长这个策略,非常适合我们目前的处境。既能避免决战,又能不断削弱敌人,保存和发展自己。我完全同意!”
战略方针确定,整个雪暴支队立刻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在周保中的统筹下,后勤部门和卫生队开始秘密勘察地点,建立分散的物资储藏点和伤员隐蔽所。战士们将所剩不多的粮食、弹药、药品分装打包,趁着夜色,运往一个个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秘密地点。
各战斗部队则按照新的部署,开始大范围的机动。一连可能清晨还在东边的河谷进行泅渡训练,中午就急行军转移到了西边的山梁构筑简易工事,晚上又在南边的林间空地学习新的战术手语。这种高强度的、无规律的机动,一开始让战士们有些疲惫和不适,但很快,大家就意识到了这种“飘忽不定”所带来的安全感。
李铁柱的反渗透分队(在成功完成绥芬河佯攻任务后,己分批安全返回汇合)和侦察连的战士们,则被撒向了这片机动防御区域的各个出入口和制高点。他们像警觉的山鹰,日夜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预警网络。
几天后,日军果然不甘心失败,在确认绥芬河只是虚惊一场后,重新调整部署,派出了数个大队的兵力,分成数路,再次进入了这片区域,企图寻找雪暴支队主力进行决战。
然而,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固守一地的堡垒,而是一片充满杀机的“活”的森林。
“报告中佐!东南方向山谷发现敌军活动痕迹,但等我部赶到时,己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废弃的营地垃圾!”
“报告中佐!西路搜索队遭遇小股敌军冷枪袭击,伤亡三人,敌军一击即退,消失在密林中,无法追击!”
“报告中佐!运输队在北面山道遭袭,损失一批粮食弹药,袭击者身份不明,行动迅速!”
“八嘎!这些抗联,怎么像泥鳅一样滑溜!”负责前线清剿的日军指挥官气得暴跳如雷。他的部队在这片陌生的山林里疲于奔命,却连敌人的主力影子都摸不到,反而不断遭受损失,士兵士气低落。
而雪暴支队,则利用这宝贵的“换”来的时间,紧张地进行着休整和恢复。伤员得到了相对稳定的治疗环境,战士们通过不断的机动和 small-scale 战斗保持着战斗状态,甚至还有余力派出小分队,袭击敌人兵力空虚的后方据点,缴获了一些急需的物资。
林锋站在一处可以俯瞰部分区域的高地上,通过系统的感知,他能“看到”日军部队像无头苍蝇一样在他的机动防御区内乱撞,而自己的部队则如同水银泻地,时分时合,游刃有余。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机动防御,以空间换时间。这片饱经战火的山河,就是他们最广阔的阵地,最深厚的根基。钢铁洪流,正在以这种全新的、更加灵活也更具韧性的方式,继续战斗,积蓄着下一次喷薄而出的力量。第二卷的终章,就在这敌我双方于广阔空间内激烈博弈的背景下,缓缓临近。
(http://www.220book.com/book/MBP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