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地质学的“惊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MBZ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微型聚灵阵的成功布置,如同在墨青枯燥的修行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注入了一股强劲而持续的推力。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足不出户,将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修炼之中。

白天在学校,他凭借着提升后的精神力,可以轻松做到一心二用,表面上认真听课,实则大部分心神都沉入体内,默默运转基础内功,利用聚灵阵带来的微弱但持续的灵气滋养,缓慢而坚定地积累着内力。到了夜晚,回到那间灵气氤氲的卧室,他更是全身心沉浸其中,引导着比外界浓郁数倍的灵气冲刷经脉,汇入丹田。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丹田气海中的内力漩涡旋转得越发稳健有力,内力的总量以清晰可感的速度增长着,经脉也在一次次灵气的浸润下,变得更加柔韧宽阔。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对体内力量的掌控也愈发精细入微,无论是调动内力施展【巨力术】,还是凝聚精神力催动【灵雨术】,都少了几分滞涩,多了几分圆转如意。

这种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自身在变强的感觉,令人沉醉。

然而,墨青并未被这快速的提升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这块作为阵基的“劣质沉灵玉”蕴含的灵气有限,聚灵阵的效果虽好,却并非长久之计。想要维持甚至加速这种修炼速度,必须获得更多、品质更好的灵气资源。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苍云岭,投向了那条神奇的溪流,那个孕育了涤魂金浆果和沉灵玉的回水湾。

“一块劣质沉灵玉就能布置出效果如此显著的聚灵阵,若是能找到更多,甚至品质更好的……”想到这里,墨青心中一片火热。那片水潭在他心中的地位,己经从“可能藏有机缘的钓点”升级为了“必须定期发掘的资源点”。

五天后,感觉到沉灵玉中的灵气消耗了近十分之一,墨青决定再次出发。这次,他准备得更充分了一些,不仅带了鱼竿和特制饵料,还额外准备了一些压缩饼干和清水,打算如果情况允许,就在山里多待一段时间,进行更细致的探索。

轻车熟路,避开人流,墨青再次踏入了苍云岭的静谧山林。精神力提升后,他对环境的感知更为敏锐,穿行林间,脚步轻盈,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仿佛与这片山林融为一体。

然而,当他逐渐靠近那条熟悉溪流,距离回水湾还有百米左右时,脚步却微微一顿。

有人!

他的感知力捕捉到了前方传来的、并非属于自然的声音——低沉的交谈声,还有某种电子设备发出的微弱“嘀嘀”声。

墨青眉头微蹙,心中升起一丝警惕和疑惑。这里己经算是苍云岭人迹罕至的深处,普通游客很少会走到这里。会是谁?

他收敛气息,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借助林木掩护,向前摸去。很快,他来到了能够清晰看到回水湾的位置,隐在一丛茂密的灌木后方,凝目望去。

只见回水潭边,原本他惯常垂钓的青石附近,此刻正站着三个人。两男一女,都穿着专业的户外探险服装,身上背着不小的行囊。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小、带有天线和屏幕的仪器,正对着水面和水潭西周缓慢移动,屏幕上的光点不断闪烁,那“嘀嘀”声正是由此发出。另一人则拿着笔记本和笔,不时记录着什么。那名女性成员则手持一个高级相机,对着水潭和周边的岩石植被进行多角度拍摄。

墨青的目光扫过这三人,最终停留在那个拿着仪器的中年男子脸上,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这人他有点印象。大约半个月前,他第一次来苍云岭探寻钓点,在山脚下曾遇到过一支小型的户外探险队,当时这个中年男子似乎是队里的技术顾问,还友善地提醒他山里天气多变,注意安全。没想到这么快就又遇到了,而且他们竟然也找到了这个看似普通的水潭。

“磁场读数还是不稳定,比周边区域平均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尤其是水潭中心区域,波动更明显。”拿着仪器的中年男子,也就是陈教授,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对旁边的记录员,他的学生小李说道。

“教授,这会不会是地下含有特殊矿物造成的?”小李一边记录一边猜测。

“有可能。”陈教授点了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水潭,“但这波动模式有点特别,不像是普通的磁铁矿。而且你们看这水潭的位置,处于这条溪流的回水湾,水流相对平缓,泥沙沉积,但水质却异常清澈,周围的植被长势也比其他地方更茂盛一些。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值得深入研究。”

旁边的女队员,摄影师小张接口道:“上次我们来苍云岭做初步勘探,就发现这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数据有点异常,这次带着更精密的仪器过来,果然捕捉到了特殊信号。陈教授,您觉得这里会有什么重大发现吗?”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谨慎地说道:“科学探索要讲证据。目前只能确定这里有特殊的磁场异常和微环境差异。具体原因,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撑。也许是某种未被记录的矿物,也许是特殊的地质构造……甚至,”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一些,“可能与某些未被证实的地球能量场有关。”

他们的对话清晰地传入了墨青耳中。他嘴角不由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特殊磁场?矿物?地质构造?

墨青心中暗笑,他们探测到的,恐怕是那沉灵玉散发出的微弱灵气,以及这片水域因灵脉分支或曾经灵物滋养而残留的灵秀之气吧。以现代的科技仪器,无法理解“灵气”这种能量形式,只能将其归结为无法解释的“特殊磁场”或“能量场”。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颇为奇妙。

他原本打算等这些人离开后再现身,但转念一想,自己每次来都偷偷摸摸,反而容易引人怀疑。不如大大方方出现,一个来此钓鱼的年轻人,合情合理。而且,听听这些专业人士从科学角度对这里的分析,或许也能给他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想到这里,墨青不再隐藏,故意弄出一点脚步声,拨开灌木丛,走了出去。

突然出现的墨青让水潭边的三人都是一惊,立刻警惕地看了过来。当看清只是一个穿着普通运动装、背着渔具包的清秀少年时,他们明显松了口气,但眼神中的疑惑并未减少。

“咦?小伙子,是你啊?”陈教授率先认出了墨青,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我记得你,上次在山脚遇到过。你怎么跑到这么深的地方来了?”

墨青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偶遇”的惊讶,随即腼腆地笑了笑:“陈教授您好,没想到又遇到您了。我就是喜欢钓鱼,听说山里的溪流鱼味道鲜,就想着往里走走看看。这个地方挺安静的,感觉应该藏鱼。”他晃了晃手中的鱼竿,理由充分自然。

“来这里钓鱼?”小李打量了一下墨青,又看了看那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溪流,语气带着几分不解,“这里水比较浅,而且我们刚才检测到磁场有点异常,恐怕不太适合……”

“哎,小李。”陈教授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笑着对墨青说,“年轻人有探险精神是好事。不过这里确实有点偏,一个人要注意安全。”他对于墨青这个“钓鱼爱好者”的身份并未怀疑,毕竟这年头喜欢野钓的年轻人虽然少,但也不是没有。

“谢谢教授提醒,我会小心的。”墨青点了点头,目光“好奇”地扫过他们手中的仪器,“你们这是在……做地质勘探吗?”

“算是吧。”陈教授似乎对墨青这个“好奇少年”观感不错,简单解释道,“我们发现这片水域有些特殊的物理现象,过来采集点数据研究一下。”他并没有透露太多细节。

“哦哦,真厉害。”墨青适时地表现出一个高中生应有的钦佩,然后很“识趣”地说道,“那你们忙,我不打扰你们,就在边上钓会儿鱼。”

“没事,你钓你的,我们互不干扰。”陈教授笑了笑,继续专注于他的仪器读数。

墨青于是走到水潭下游一点,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熟练地取出鱼竿,挂上普通鱼饵——这次他没有使用特制饵料,毕竟探险队在此,他不想节外生枝。他的主要目的并非真的钓鱼,而是借此掩饰,同时再次用感知力悄悄扫描水潭底部,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探险队三人继续他们的工作,测量、记录、讨论,偶尔会对墨青这个在“特殊磁场”区域安然垂钓的少年投去一瞥,但见他一副专注钓鱼的模样,也就渐渐不再关注。

墨青的感知力如同无形的触手,细致地扫过水底的每一寸泥沙、石缝。上一次钓起沉灵玉的地方附近,他己经反复检查过,确实再无明显的能量波动。但他并未放弃,将探查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回水湾,甚至包括潭壁和流入流出的水道口。

时间在双方的“各忙各的”中悄然流逝。探险队那边的讨论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对于磁场异常的原因迟迟没有突破性的结论。

就在这时,墨青的感知力在水潭靠近北侧潭壁、一处被茂密水草半遮掩的石头缝隙深处,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但与沉灵玉截然不同的能量反应!

这能量反应非常隐晦,性质更偏向于一种稳定的矿物结晶能量,带着一丝金属的锋锐感和土石的厚重感,若非他感知力足够敏锐,且耐心搜寻,根本不可能发现。

“还有东西!”墨青心中一动。看来这水潭果然不简单,除了沉灵玉这种偏向温和土行灵气的玉石,还孕育了其他类型的灵性矿物。

他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手腕微抖,鱼线如同拥有生命一般,划出一道微不可查的弧线,精准地穿过水草的缝隙,将鱼钩送到了那能量波动的源头附近。

他没有使用特制饵料,但那普通的鱼饵在接触到那处石缝时,鱼钩似乎无意中勾住了什么东西。

墨青手腕轻轻一抬,一股轻微的阻力传来。手感很实,不像鱼,倒像是挂到了水底的石头或者沉木。

他控制着力道,缓缓收线。鱼钩出水,上面果然挂着一块黑不溜秋、约莫鸡蛋大小、表面粗糙布满孔洞的石头,辣椒不辣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像是溪底随处可见的火山岩或者某种矿渣。

探险队的小李正好瞥见墨青钓起这么一块“破石头”,忍不住轻笑了一下,低声道:“看吧,教授,我就说这里鱼少吧,这小伙子半天就钓了块石头上来。”

陈教授和小张也看了一眼,都没太在意。野外钓鱼挂底是常事。

然而,墨青握着这块“石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其内部那稳定而内敛的能量波动,虽然微弱,但本质似乎颇为不凡。而且,在他钓起这块石头的瞬间,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

【叮~恭喜宿主钓获“未知金属矿石(贫瘠)”一块!奖励计算中……检测到该物品蕴含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及特殊晶体结构,与周边地质演化密切相关。奖励宿主【地质学知识(基础)】!及配套矿物识别、地貌成因分析、地层年代推断等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

【地质学知识(基础):使你掌握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及演化历史的基础知识,能够初步识别常见岩石矿物,理解基本的地质作用过程(如风化、侵蚀、沉积、岩浆活动、构造运动等),并能运用地质思维分析周边环境形成原因。评价:阅读大地之书,聆听岩石之语。此乃认知脚下星球的第一步。】

轰!

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墨青的脑海!地球圈层结构、矿物岩石的分类与特征、地质年代、板块构造、内外力地质作用……无数基础而系统的地质学知识、理论模型、识别技巧乃至一部分实践经验,如同与生俱来的记忆,深深烙印在他的意识之中。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瞬间被武装成了一个微型的、拥有基础分析能力的地质数据库。目光再次扫过周围的山水林木,感受己然完全不同!

之前在他眼中只是“风景”的苍云岭,此刻仿佛展开了一部厚重的地质史书。那溪流切割出的谷地,是长期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远处山峰的陡峭形态,可能与地壳抬升和风化剥蚀有关;手中这块“未知金属矿石”的多孔结构,很可能是火山喷发时岩浆快速冷却凝固形成的气孔,其中填充的某些矿物颗粒,暗示着后期热液活动的迹象……

这种感觉,玄妙无比!

就在这时,探险队那边的讨论声稍微大了一些,传入了他的耳中。

“……磁场源肯定在水潭底部,但具体是什么物质引起的,仪器分辨不出来。”小李有些沮丧地说道。

“会不会是富含铁镍的陨石?”小张提出一个猜想。

陈教授沉吟道:“不排除这个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基性岩脉,或者某种特殊的沉积矿床。需要取样分析才能确定。可惜我们没带水下取样设备。”

听到他们的讨论,刚刚吸收了海量地质学知识的墨青,几乎是下意识地,结合自己刚刚“读懂”的周边地貌信息,以及手中这块矿石带给他的灵感,脱口而出:

“从这片区域的地貌和岩性来看,是古古代岩浆岩和后期沉积岩交互产出的特征。水潭位于一个小型的断裂带附近,水流在此淤积成潭。如果存在引起强磁性的矿物,是基性岩脉侵入体的可能性,比陨石或者大型沉积矿床要高一些。基性岩通常富含铁镁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等,具有较强的磁性。当然,如果这基性岩脉经历过强烈的热液蚀变,也可能生成其他一些带有磁性的次生矿物。”

他的声音清晰平和,语气带着一种基于知识和逻辑的笃定。

这番话一出,水潭边瞬间安静了下来。

陈教授、小李、小张三人同时转过头,愕然地看向坐在不远处石头上的那个少年。他手里还拿着那根鱼竿,脚边放着那块刚钓上来的黑石头,脸上带着淡淡的、似乎只是随口分享想法的表情。

但他说出来的话……基性岩脉?断裂带?热液蚀变?磁铁矿、钛铁矿?

这哪里像一个普通高中生能说出来的话?这分明是地质专业学生或者从业者才会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分析思路!

小李张了张嘴,一时没反应过来。小张也瞪大了眼睛,满是不可思议。

陈教授最先从震惊中恢复,他扶了扶眼镜,快步走到墨青身边,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语气带着难以置信和浓厚的兴趣:“小伙子……你,你懂地质学?”

墨青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说道:“只是平时比较感兴趣,自己看了一些杂书,瞎琢磨的。班门弄斧了,教授您别见怪。”

“瞎琢磨?”陈教授指着周围的山水,语气激动,“你这可不是瞎琢磨!你对这片区域的地质背景判断,和我们前期收集资料得出的初步结论非常接近!还有基性岩脉和热液蚀变的可能性……这思路很专业啊!”

他目光又落到墨青脚边那块黑石头上,蹲下身捡起来,仔细看了看,越看眼神越是惊讶:“这是……杏仁状构造的玄武岩?或者某种火山熔岩?这气孔……里面似乎真的有一些细小的矿物晶体……”

墨青看着陈教授的反应,心中了然,知道自己刚才那番“即兴分析”起到了效果。他微微一笑,顺着话题说道:“这块石头是我刚钓上来的,感觉质地有点特别。如果这水潭底部真的存在基性岩脉,那找到类似这样的、可能来自岩脉或其风化产物的岩石样本,或许能提供一些首接证据。”

陈教授连连点头,看向墨青的眼神己经完全变了,从看一个普通的钓鱼少年,变成了看一个极具潜力的“同行后辈”。

“说得太对了!”他兴奋地说道,“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的?你对地质学很有天赋啊!光是靠自学就能有这种见解,不得了!”

“教授您过奖了,我叫墨青,就是一中的普通学生。”墨青谦逊地回答。

“墨青……好,好!”陈教授爱才之心大起,忍不住发出邀请,“我们团队正在对苍云岭及周边区域进行一项综合地质调查,很有研究价值。你有没有兴趣利用课余时间,来我们课题组学习、实践一下?我可以带你做项目,将来报考地质相关的专业,前途无量啊!”

这个邀请让旁边的小李和小张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陈教授在业内是知名专家,能得到他的亲自邀请,是多少相关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墨青心中毫无波澜。地质学固然有趣,系统奖励的知识也极为实用,但这终究只是他获取资源、辅助修行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钓鱼系统带来的“副产品”。他的核心,始终是那根通往万界的鱼竿,以及自身超凡脱俗的修行之路。

加入探险队,意味着要投入大量时间参与集体活动,遵守科研规范,这与他需要自由探索、秘密修炼的需求严重冲突。

于是,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遗憾之色,婉拒道:“非常感谢陈教授的看重和邀请!我对地质学确实很感兴趣,但现阶段学业比较紧张,而且……个人还是更喜欢自由自在地钓钓鱼,看看风景。恐怕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到正式的研究项目中,实在抱歉。”

拒绝了?他竟然拒绝了?

小李和小张再次愣住,看向墨青的眼神充满了不解。这可是陈教授亲自抛出的橄榄枝啊!

陈教授也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墨青会拒绝得如此干脆。他仔细看了看墨青的表情,见对方眼神清澈,态度诚恳,不似作伪,确实是志不在此。他虽然感到万分惋惜,但也尊重个人的选择。

“唉,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陈教授叹了口气,拍了拍墨青的肩膀,“不过,你在这一块真的很有灵性。以后如果改变主意,或者有什么地质方面的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交流。”他递给了墨青一张名片。

“谢谢教授。”墨青双手接过名片,郑重收好。

经过这番交流,探险队三人对墨青的态度彻底转变,从最初的忽视和一点点怜悯(钓不到鱼),变成了尊重和惊奇。之后的时间,陈教授甚至主动和墨青讨论起对这片水潭磁场成因的其他可能性,墨青则凭借着刚刚获得的【地质学知识(基础)】,以及自身强大的精神感知力带来的对能量和物质的细微洞察,每每都能提出一些颇具启发的观点,虽然引用的都是基础理论,但角度往往独特而切中要害,让陈教授啧啧称奇,大呼“后生可畏”。

夕阳西下,探险队结束了今天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准备下山。

“墨青小友,那我们今天就先走了。以后来山里钓鱼,注意安全。”陈教授临行前再次叮嘱道。

“好的,教授你们也慢走。”墨青微笑着挥手告别。

看着探险队三人消失在林间小径的尽头,墨青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重新恢复了平静。他低头看了看手中那块黑乎乎的“未知金属矿石”,又感受了一下脑海中那片浩瀚的地质学知识海洋。

这次垂钓,收获再次出乎意料。虽然没有首接获得提升实力的宝物,但【地质学知识(基础)】这项奖励,其长远价值或许并不逊于一块沉灵玉。这让他对地球本身,对脚下这片土地蕴含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知。未来寻找新的、可能蕴含灵气的钓点,这门知识或许能提供关键的方向指引。

“地质学……有点意思。”墨青掂了掂手中的矿石,将其收入系统空间。虽然贫瘠,但或许以后能用得上。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幽深的回水潭。探险队虽然离开了,但他们带来的精密仪器和科学视角,也间接印证了此地的不凡。

“下次,或许该换个时间,或者……用更特别的饵料,试试更深的地方?”墨青心中盘算着,眼神深邃。

夜幕降临,山风渐起。墨青收拾好渔具,身形一晃,便敏捷地融入暮色山林之中,踏上了归途。卧室里,那方微光流转的聚灵阵,还在等待着他的回归。而他的修行资源库中,又多了一门名为“地质学”的钥匙,或许在未来某个时刻,就能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感觉到,那截沉睡的灵植根须,在灵雨和聚灵阵的双重滋养下,似乎快要苏醒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BZ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钓鱼就变强:我的鱼竿通万界 http://www.220book.com/book/MBZ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