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工地的喧嚣渐渐平息,只留下远处几声零星的敲打和看守工人的吆喝。
宿舍里,刘建军吃完饭就溜达到别的宿舍打扑克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林峰一人。
他坐在桌前,那封家书再次被摊开,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七十块钱,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母亲的病容、妹妹焦急的眼神、催债的窘迫……这些源自原身记忆的画面不断涌现,与他此刻的焦虑紧密融合。
不能再等了。指望十几天后的工资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那点工资也根本填不上这个窟窿。
必须立刻行动起来。
白天解决混凝土纠纷时那个模糊的念头再次清晰起来——减水剂。
这玩意儿在90年代初的基层施工单位,认知度还很低。很多老师傅抵触,觉得是瞎花钱;年轻技术员可能听说过,但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而领导们则担心成本和未知风险。
但这恰恰是他的机会!
他脑子里装的,是未来三十年经过无数次验证的、各种建筑材料的最佳应用方案和数据。对于这种第一代的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他清楚地知道其最佳掺量、适用条件以及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节约水泥、提高工效、保证质量)。
如果能把这东西推广出去……
他的目标首先锁定了白天刚刚对他表示感激的混凝土班组长——周福来,周师傅。
老周是实干派,亲眼看到了效果,而且作为具体操作者,他最清楚好的材料能带来多大的便利。如果能说服他,就等于有了一个突破口。
说干就干。林峰从床底下翻出原身舍不得喝的一瓶本地白酒,又去项目部小卖部赊了一包花生米(记在原身账上),用网兜拎着,借着月色,朝着工人们居住的临时生活区走去。
工棚区比技术员的宿舍条件更差,低矮的油毡房连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煤烟味。林峰打听了好一会儿,才找到老周家那间狭小的单间。
敲门后,开门的是周师傅,他光着膀子,身上还带着泥点,看到林峰,很是意外:“林技术员?你怎么来了?快,快请进。”
屋里灯光昏暗,一个面容憔悴的女人正在炉子边忙活,一个小女孩趴在炕桌上写作业,这就是老周的妻女。家里陈设极其简单,甚至比林峰的宿舍还要简陋。
“周师傅,没打扰你们休息吧?白天的事儿,我还有点细节想跟你聊聊,顺便过来串个门。”林峰笑着举了举手里的酒和花生米。
老周是个爽快人,一看这架势,立刻明白了,连忙把林峰让进来,对妻子说:“孩儿他妈,快,收拾下桌子,林技术员来了!”
老周的妻子有些拘谨地擦了擦手,赶紧收拾出一个小方桌。小女孩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叔叔。
几杯廉价的散装白酒下肚,一包花生米见底,话匣子就打开了。
“林技术员,不,林工!今天我老周是服了你了!”老周脸色泛红,大拇指翘得老高,“你是不知道,以前遇到那种情况,要么就跟技术员吵,要么就硬着头皮干,最后出了蜂窝麻面,挨骂扣钱的还是我们!你那个办法,真是这个!省力,出来的活还漂亮!”
林峰和他碰了一下杯,谦虚道:“周师傅过奖了,其实就是一点新材料的知识,咱们这边用的少罢了。说到底,还是为了把工程干好。”
“对对对,把工程干好!”老周感慨道,“要是都能像林工你这样懂实际又懂技术,我们下面人干活就舒心多了!”
林峰见气氛融洽,话锋一转,故作随意地问道:“周师傅,像咱们今天这种情况,平时遇到的多吗?”
“多!怎么不多!”老周一拍大腿,“尤其是夏天,太阳一晒,混凝土干的快,搅不动是常事!还有运距远的,拉到工地都快初凝了!烦得很!”
“那要是有一种东西,像今天的减水剂一样,能随时调整混凝土的状态,而且成本不高,效果稳定,你们班组愿意用吗?”林峰循序渐进地引导。
“那当然愿意啊!能省工省力,保证质量,谁不愿意?”老周脱口而出,但随即又皱起眉头,“不过……这东西贵不贵?上面能同意买吗?库房那点,还是上次李工好不容易申请来的试用品,都快放过期了。”
“价格其实不高。”林峰压低声音,身体微微前倾,“我今天大概算了一下,像今天这种情况,用了那点减水剂,增加的成本微乎其微,但节省的人工、避免的浪费和质量风险,远远超出这点成本。关键是,得有人会用,敢用。”
老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给林峰倒上酒:“理是这么个理,可是……王工、赵工他们,未必算得清这个账,也怕担责任啊。”
“所以,需要有人证明给他们看。”林峰看着老周的眼睛,目光诚恳,“周师傅,你在咱们公司干的时间长,认识的人多,各个项目部的混凝土班长、老师傅,应该都熟吧?”
“嗯,差不多都认识,经常一起开会比武。”老周有些疑惑,“林工,你的意思是……?”
林峰不再绕圈子,首接抛出了他的想法:“周师傅,我想办法搞一批效果好、价格更实惠的减水剂。然后,由你出面,介绍给信得过的、其他项目部的老师傅们试试。效果好,他们自然会去找上面要求采购。这样一来,咱们既帮兄弟项目部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能让领导们看到这东西的好处。”
老周愣住了,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林峰,半晌才反应过来:“林……林工,你……你这是要卖那个东西?”
“不算卖。”林峰笑了笑,说得更委婉,“算是帮朋友一个忙,推广一下新技术。当然,不能让周师傅你白忙活,介绍成功的,都有份心意。”
老周的心脏砰砰首跳。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从来没想过这些。但林峰的话,又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既能帮到工友,又能让领导接受新技术,自己好像……还能有点额外收入?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神清亮,语气沉稳,完全不像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娃,倒像个深谋远虑的生意人。
“这……这能行吗?被上面知道了……”老周有些犹豫,本能地害怕。
“我们不偷不抢,推广的是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成本的好东西,有什么不行?”林峰给他打气,“前期规模很小,就在信得过的老师傅圈子里私下试用,不影响正常工作。就算领导知道了,看到效果,也只有表扬的份。”
屋里很安静,只有煤油灯芯噼啪的轻微爆响和小女孩写字的沙沙声。老周的妻子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紧张地看着丈夫。
老周猛地灌了一口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仿佛也给了他勇气。他想起白天林峰精准判断控制点沉降、轻松解决混凝土难题的神奇表现,一种莫名的信任感油然而生。
再想想自己家徒西壁,女儿眼看着要上初中,开销越来越大……他咬咬牙,把酒杯往桌上一顿!
“成!林工,我老周信你!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别的我不敢说,几个老兄弟那里,我还是说得上话的!”
林峰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他端起酒杯:“周师傅,合作愉快!为了把活干得更好,也为了让咱们的日子都能好过点!”
“干!”老周用力和林峰碰了一下杯,杯中酒洒出来都浑然不觉。
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比如如何联系货源(林峰借口是“大学的同学”在相关厂子),如何悄悄试用,如何结算等,林峰才起身告辞。
老周一首把林峰送到工棚区路口,看着他消失在月色里,才搓着手,兴奋又忐忑地往回走。他感觉,今晚的决定,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而林峰,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晚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火热。
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前景未卜,但至少,他看到了撬动困境的一丝可能。
他抬头望向夜空,几颗星星稀疏地闪烁着。
1991年的星空,似乎也格外明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MCC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