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周第1天
江南小城的清晨总裹着层薄雾,陈守义推着辆旧二八自行车拐出巷口时,车后座绑着的磨刀石还在“哐当哐当”晃。他把车停在街角老槐树下,解下磨得发亮的帆布围裙系在腰间,又从车筐里掏出个铁皮喇叭,清了清嗓子喊:“磨菜刀喽——磨得锋利切菜快,钝刀拿来我都改!”
声音刚落,就有个穿花衬衫的大叔拎着把菜刀凑过来:“老陈,你这摊儿摆得及时!我家那刀钝得切肉跟锯木头似的,昨天剁排骨差点把案板劈了。”陈守义接过菜刀,用手指蹭了蹭刀刃,眉头一挑:“嚯,这刀豁口都能卡米粒了,你是拿它当斧头用了?”大叔挠挠头笑:“可不是嘛,孙子要吃红烧排骨,我急着剁,没留神就把刀造孽了。”
陈守义把菜刀搁在磨刀石上,撒了点清水,右手攥着磨刀棒来回蹭,“沙沙”的声响混着晨雾里的早点香,倒有几分烟火气。他磨得专注,左手食指上的疤在晨光下泛着淡光——那是当年修机器时烫的,如今握起磨刀棒,倒比握扳手还顺手。没一会儿,刀刃就泛起冷光,他拿起刀对着太阳照了照,又用刀背轻轻敲了敲磨刀石:“成了,你试试,现在切肉跟切豆腐似的。”
大叔接过刀,试着在旁边的空菜板上切了下,“咔嚓”一声脆响,菜板上立马多了道整齐的印子。“嘿!真锋利!”大叔眼睛都亮了,掏出手机就要扫码付钱,陈守义摆摆手:“不急不急,先欠着,等会儿要是觉得不好用,我分文不取。”
这话刚说完,就见张婶拎着个菜篮子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两把菜刀:“老陈,可算着你了!我家这两把刀,一把切菜一把剁馅,现在都钝得跟铁片似的,昨天切白菜帮子,愣是把白菜揉烂了都没切断。”陈守义接过菜刀,看了眼张婶篮子里的萝卜:“你这是要包萝卜馅饺子?”张婶点头:“可不是嘛,社区广场舞队今天要聚餐,我得提前把馅调好。”
陈守义一边磨着刀,一边跟张婶唠:“你们广场舞队最近又学新舞了?上次我路过,见你们跳得跟扭秧歌似的,热闹得很。”张婶拍了下大腿:“可不是嘛!新学的《最炫民族风》,刘姨那腰扭得比小姑娘还灵活,就是老忘动作,昨天还把‘苍茫的天涯’跳成‘苍茫的假牙’,逗得大伙首乐。”陈守义听得“噗嗤”笑出声,手里的磨刀棒都晃了晃:“刘姨也是个活宝,上次她捡塑料瓶,还跟收废品的大爷讨价还价,说‘你少给一毛钱,我就把你秤砣偷走’。”
正唠着,就有个穿校服的小姑娘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举着个卡通图案的小剪刀:“爷爷,能帮我磨磨剪刀吗?我要剪手工,可是剪刀钝得剪不动彩纸。”陈守义放下手里的菜刀,接过小剪刀,见剪刀刃上还沾着点彩纸屑,笑着说:“这小剪刀还挺时髦,上面的小兔子真可爱。”小姑娘歪着头:“是妈妈给我买的,她说剪手工能变聪明。”
陈守义小心翼翼地磨着小剪刀,生怕把卡通图案蹭掉,磨好后还帮小姑娘把剪刀上的纸屑擦干净:“你试试,现在剪彩纸肯定顺溜。”小姑娘接过剪刀,在手里的彩纸上剪了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说:“谢谢爷爷!我要把小兔子贴在作业本上,让老师夸我!”看着小姑娘跑远的背影,陈守义心里暖烘烘的,想起萌萌小时候也爱用小剪刀剪手工,每次剪完都举着作品跟他炫耀:“爸爸,你看我剪的小蝴蝶!”
这时,卖早点的王师傅推着餐车路过,冲陈守义喊:“老陈,磨完刀来吃碗豆腐脑?今天刚磨的黄豆,嫩得很!”陈守义应着:“好嘞!等我把张婶这两把刀磨完就来。”王师傅又说:“对了,昨天见你前妻周桂兰在我这儿买油条,还问起你呢,说你最近总在这附近晃悠。”陈守义手里的动作顿了顿,嘴上没接话,心里却泛起嘀咕:桂兰这是还惦记着自己?当年离婚,也是因为自己太闷,不会疼人,现在想想,挺对不住她的。
张婶看出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胳膊:“老陈,有些事别总憋在心里。周桂兰那人看着嗓门大,心细着呢,上次我见她还帮你打听闺女的消息,说有熟人在国外,能帮着问问。”陈守义心里一热,手里的磨刀石又“沙沙”响了起来。没一会儿,两把菜刀就磨好了,张婶接过刀,非要塞给他一把刚买的青菜:“拿着,中午炒个青菜,配米饭香得很。”陈守义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等张婶走后,陈守义收拾好工具,推着自行车往王师傅的早点摊走。路过五金店时,他瞥见橱窗里摆着盆多肉,叶片胖乎乎的,想起上次帮吴阿姨修花架时,她还说喜欢养多肉。他琢磨着,下次要是再见到吴阿姨,不如送她点多肉种子,说不定能拉近距离。
到了早点摊,王师傅己经给他盛好了一碗豆腐脑,还加了勺辣椒油:“知道你爱吃辣,特意多放了点。”陈守义接过碗,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口,豆腐脑的嫩混着辣椒油的香,瞬间暖了胃。他边吃边跟王师傅唠:“昨天见你儿子回来了,长得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还挺帅。”王师傅笑:“可不是嘛,这小子在外地打工,惦记我这老骨头,特意回来看看。你说你闺女,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你要是想她了,就跟大伙说说,咱们帮你一起打听。”
陈守义点点头,心里却有点发酸。他掏出手机,点开相册里闺女的旧照片——那是萌萌高考前拍的,扎着马尾辫,笑得一脸灿烂。他摸了摸照片,轻声说:“萌萌,爸爸想你了,你在国外过得好不好?要是累了,就回家,爸爸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吃完早点,陈守义推着自行车往回走,路过社区活动室时,见里面围了不少人,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刘姨在教大伙编塑料花。刘姨见他过来,笑着喊:“老陈,快来学编花!编好了能插在花瓶里,好看得很。”陈守义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他坐在角落里,跟着刘姨学编花,手指虽然笨拙,却学得认真。没一会儿,一朵歪歪扭扭的塑料花就编好了,刘姨拿过来看了看:“不错不错,第一次编就能编成这样,比张婶编的还强。”
陈守义看着手里的塑料花,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不用装什么身份,不用刻意讨好谁,就跟街坊们唠唠家常,帮点小忙,心里就满当当的。他想起自己搞的“108身份计划”,其实说到底,不就是想有人跟自己说说话,有人需要自己吗?现在看来,不用装身份,大伙也愿意跟他亲近,这就够了。
快到中午时,陈守义才推着自行车回家。刚进巷口,就见周桂兰站在她的油条摊前,手里还拎着个油纸袋。见他过来,周桂兰把油纸袋递过来:“给,刚炸的油条,还热乎着呢。你胃不好,别总吃冷饭,热油条配豆浆,比啥都强。”陈守义接过油纸袋,油条的香味扑面而来,他眼眶有点发热,低声说:“桂兰,谢谢你。”周桂兰摆摆手:“谢啥,都是老熟人了。对了,我托人打听你闺女的消息了,说是在国外挺好的,就是有点想家,说不定过阵子就回来了。”
陈守义心里一喜,连忙问:“真的?你没骗我?”周桂兰白了他一眼:“我骗你干啥?我还能拿这事跟你开玩笑?你呀,就是太闷,要是早点跟我说说,我早就帮你打听了。”陈守义挠挠头笑,手里的油条突然觉得比啥都香。
回到家,陈守义把油条放在桌上,又从冰箱里拿出豆浆加热。他坐在桌前,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盘算着:明天还去街角磨菜刀,要是能再见到吴阿姨,就把多肉种子给她;要是周桂兰还来送油条,就跟她好好唠唠,说说这些年的心里话。他突然觉得,日子好像没那么孤单了,有街坊们的陪伴,有桂兰的惦记,还有闺女的消息,这样的晚年,其实挺踏实的。
吃完油条,陈守义把剩下的油条装进保鲜袋,又从“身份百宝箱”里翻出本《园艺大全》,翻到多肉种植的那一页,认真地看了起来。他想着,等把多肉种子种出来,一定要好好养,等闺女回来时,让她也看看,她爸现在不仅会修机器,还会养花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装神弄鬼108周,真我找到爱(http://www.220book.com/book/MC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