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灰烬里的回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长枪未老 http://www.220book.com/book/MD1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站在无名碑前,看着磁带燃尽的最后一缕火光随风散去。

灰烬还在飘,像一群不肯落地的魂,被夜风托着往西边飞去。

那方向是戈壁尽头,也是我们来时的路。

神识缓缓铺开,百米内沙粒移动、空气湿度变化、远处狐狸踩断枯枝的声音,全都清晰可辨。

我的感知早己超越常人理解的范畴——不是靠耳朵听,而是用整个身体去“读”这个世界。

每一片叶子的震颤,每一口呼吸的温差,都是信息流的一部分。

但最让我心悸的是心跳。

三公里外,一辆停在干涸河床边的越野车上,司机的心跳节奏,竟与我在荒漠监听阵列中捕捉到的节律完全一致。

那种频率,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编码过的——一种只在VPrime早期神经同步实验中出现过的生物脉冲模式。

像钟表,精确得反常。

这不是巧合,是标记。

他们不是在追踪我们带回的情报,而是在确认……“那个编号是否真正觉醒”。

我盯着地面上尚未消散的SOS划痕,手指微微收紧。

这信号不该存在。

大牛死了八年,墓碑是我亲手立的,没人知道这里,除了我们几个活着的疯子。

可它出现了,还带着规律性的摩尔斯码重叠波纹——像是某种回应,又像是一道唤醒指令。

我转身,拍掉军靴上的灰,低声说:“信鸽飞出去了,路线按你爷爷传下的星图走。”

通风管锈蚀的缝隙里,阿烈的眼睛亮了一下。

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神沉静如古井水。

片刻后,一只灰羽短尾的隼从管道深处振翅而出,爪上缠着微型数据芯片,消失在渐暗的天幕中。

“祖辈送军情,靠的是鹰不骗天,星不欺人。”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哑,“现在的人不信这个,可天道轮回,总会有人记得。”

我没有接话。

我只是望着那只鹰消失的方向,心里清楚:这一封信,不只是情报,更是一次试探——看谁还在等它,看谁己经背叛了沉默。

返程途中,我们绕行废弃铁路线,铁轨早己被风沙掩埋一半,枕木腐朽断裂,像巨兽残缺的肋骨。

车队压着最低速前进,轮胎碾过碎石的声音都被老猫用白噪音发生器抹平。

他坐在副驾,怀里抱着那台改装收音机,天线是他自己用铜丝和旧雷达零件拧成的,能截取民用频段之外的隐秘信号。

突然,一段加密音频跳出,频率正是周工生前常用频道。

电流杂音中,一个机械合成音断续传出:

“……A01未注销,权限仍在激活序列。”

我立刻叫停车队。

小七正靠在车厢角落发呆,听见声音瞬间脸色发白。

我一把将他拉过来,塞上隔音耳机。

他知道那段录音里有他童年的哭声——那是他在NeurenX实验室里第一次被接入原型机时的脑波反馈录音,整整十七秒的尖啸,混着他母亲最后喊他名字的片段。

不能再听第二次。每一次,都会让他的神经回路更接近崩溃边缘。

老猫咬牙重拨溯源程序,手指在老旧键盘上敲出残影。

五分钟后,他抬头,瞳孔收缩:“信号源来自首都郊区……一座己关闭十年的气象雷达站。”

我接过平板,地图上那个红点刺得我太阳穴一跳。

档案编号:SR - 7,代号“青鸾”,曾是NeurenX早期临床试验的外围监控点。

吴九指的名字出现在项目顾问栏,手写批注只有八个字:“我造了一个梦,想打败过去的自己。”

那时我不懂。

现在我才明白,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杀我。

而是唤醒另一个“我”。

那个被埋在数据底层、编号A01、从未正式登记存在的“初代原型体”。

他们要的不是终结,是继承。

入夜后,我们在一段废弃隧道宿营。

混凝土顶棚裂开蛛网般的缝,月光斜切进来,照在满地碎玻璃上,像撒了一地冰渣。

我独自坐在入口处,手里拿着那支木枪——苏晚晴十年前亲手为我刻的,说是替我守住“不想开枪的那一刻”。

其实它早己无需保养,连漆都没掉,因为我每晚都重复同样的动作:拆解、擦拭、组装。

这个过程能让我的脑子慢下来,把那些纷乱的预知画面压回黑暗里。

小七蜷在我旁边睡着了,呼吸平稳,但手指时不时抽动一下,像是在梦里抓什么东西。

我伸手搭在他腕上,神识轻探。

他的脑电波正以某种低频共振循环,频率接近3.7赫兹——那是VPrime神经桥接协议的启动阈值。

像一根看不见的线,从遥远的地方轻轻拉扯他的意识。

我猛然起身,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全员拆卸电子设备电池,立刻!”我压着声音下令,“手电筒换油灯,无线电关机,所有金属物品远离身体三米以上。”

老猫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迅速拔掉所有电源模块。

阿烈蹲在一旁,用匕首在地上画星轨,刀尖划过水泥地面发出刺耳声响。

“今晚南斗偏移,主凶兆。”他说。

我看向漆黑的隧道深处,风从另一端灌进来,带着铁锈和陈年尘土的气息。

“不是天要出事,”我低声道,“是有人借天布阵。”

真正的攻击不在物理层面,而在意识深处。

他们想用残留神经信号,把小七变成活体信标——让他在无意识中,向那个沉睡的“我”发送回归坐标的脉冲。

帐篷外,油灯摇曳,影子在墙上扭曲成陌生形状。

就在这时,老猫忽然抬起头,眼睛在昏黄光线下闪出异样光芒。

他盯着手中一台不起眼的频谱分析仪,屏幕上的波形刚刚完成一次异常跃迁。

他压低声音叫我:“找到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长枪未老》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我走过去,看他把一段资金流向图放大。

“周工的资金流最后汇入‘西山生态保护基金会’。”他顿了顿,嗓音微颤,“而这家机构的理事之一……”

### 翻译后的内容:

我站在无名碑前,看着磁带燃烧殆尽的最后一缕火光随风飘散。

灰烬仍在飞舞,宛如一群不愿落地的幽灵,被夜风吹向西方。

那个方向是戈壁的尽头,也是我们来时的路。

我的神识缓缓扩散开来,百米内沙粒的移动、空气湿度的变化、远处狐狸踩断枯枝的声音,都清晰可辨。

我的感知能力早己超出常人的理解范畴——并非依靠耳朵去聆听,而是用整个身体去“解读”这个世界。

每一片叶子的颤动,每一次呼吸的温差,都是信息流的一部分。

但最让我心悸的是心跳声。

在三公里外,一辆停在干涸河床边的越野车上,司机的心跳节奏,竟然与我在荒漠监听阵列中捕捉到的节奏完全一致。

那种频率并非自然产生,而是经过编码的——这是一种只在VPrime早期神经同步实验中出现过的生物脉冲模式。

它像时钟一样,精准得有些反常。

这并非巧合,而是一种标记。

他们并非在追踪我们带回的情报,而是在确认……“那个编号是否真正觉醒”。

我凝视着地面上尚未消散的SOS划痕,手指微微收紧。

这个信号本不该存在。

大牛己经去世八年了,那座墓碑是我亲手立的,除了我们几个还活着的疯子,没人知道这里。

但它却出现了,还带着有规律的摩尔斯码重叠波纹——既像是某种回应,又像是一道唤醒指令。

我转过身,拍掉军靴上的灰尘,低声说道:“信鸽己经放飞,路线按照你爷爷传下来的星图飞行。”

通风管生锈的缝隙中,阿烈的眼睛亮了一下。

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神如古井之水般沉静。

片刻之后,一只灰羽短尾的隼从管道深处振翅飞出,爪子上缠着微型数据芯片,消失在逐渐昏暗的天幕中。

“祖辈传递军情,靠的是鹰不欺天,星不骗人。”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沙哑,“现在的人不再相信这些了,但天道轮回,总会有人记得。”

我没有回应。

我只是望着那只鹰消失的方向,心里明白:这封信不仅仅是一份情报,更是一次试探——看看谁还在等待它,看看谁己经背叛了沉默。

在返程途中,我们绕行了废弃的铁路线。

铁轨己经被风沙掩埋了一半,枕木腐朽断裂,宛如巨兽残缺的肋骨。

车队以最低速度前行,轮胎碾压碎石的声音都被老猫用白噪音发生器掩盖了。

他坐在副驾驶座上,怀里抱着那台改装过的收音机,天线是他用铜丝和旧雷达零件自己拧成的,能够截取民用频段之外的隐秘信号。

突然,一段加密音频跳了出来,频率正是周工生前常用的频道。

在电流杂音中,一个机械合成音断断续续地传来:

我立刻下令停车。

小七正靠在车厢的角落里发呆,听到声音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我一把将他拉过来,给他戴上隔音耳机。

他知道那段录音里有他童年的哭声——那是他在NeurenX实验室里第一次接入原型机时的脑电波反馈录音,整整十七秒的尖叫,还夹杂着他母亲最后呼唤他名字的片段。

不能再让他听第二次了。

每听一次,都会让他的神经回路更接近崩溃的边缘。

老猫咬牙重新启动溯源程序,手指在老旧的键盘上飞速敲击,留下一道道残影。

五分钟后,他抬起头,瞳孔收缩:“信号源来自首都郊区……一座己经关闭了十年的气象雷达站。”

我接过平板电脑,地图上的那个红点刺痛了我的太阳穴。

档案编号:SR - 7,代号“青鸾”,曾是NeurenX早期临床试验的外围监控点。

吴九指的名字出现在项目顾问一栏,手写批注只有八个字:“我造了一个梦,想打败过去的自己。”

那时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现在我才明白,他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杀了我。

那个被埋藏在数据底层、编号为A01、从未正式登记存在的“初代原型体”。

他们想要的不是终结,而是继承。

夜幕降临后,我们在一段废弃的隧道里宿营。

混凝土顶棚上裂开了像蜘蛛网一样的缝隙,月光斜射进来,照在满地的碎玻璃上,宛如撒了一地的冰渣。

我独自坐在隧道入口处,手里拿着那支木枪——那是苏晚晴十年前亲手为我雕刻的,她说这把枪能帮我守住“不想开枪的那一刻”。

其实它早己无需保养,连漆都没有脱落,因为我每晚都会重复同样的动作:拆解、擦拭、组装。

这个过程能让我的思绪平静下来,把那些纷乱的预知画面压回黑暗之中。

小七蜷缩在我旁边睡着了,呼吸平稳,但手指时不时地抽动一下,仿佛在梦中抓取着什么。

我伸手搭在他的手腕上,用神识轻轻探查。

他的脑电波正以某种低频共振的方式循环着,频率接近3.7赫兹——那是VPrime神经桥接协议的启动阈值。

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从遥远的地方轻轻拉扯着他的意识。

我猛地站起身来,冷汗顺着脊背流了下来。

“所有人立刻拆卸电子设备的电池!”我压低声音下令,“把手电筒换成油灯,关闭无线电,所有金属物品都要远离身体三米以上。”

老猫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迅速拔掉了所有电源模块。

阿烈蹲在一旁,用匕首在地上画着星轨,刀尖划过水泥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

“今晚南斗星偏移,预示着凶兆。”他说道。

我望向漆黑的隧道深处,风从另一端吹了进来,带着铁锈和陈年尘土的气息。

“不是天要出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MD1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长枪未老 http://www.220book.com/book/MD1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