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五章 秋筹丰登:协作与新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废柴少爷到江湖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V/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州的初秋带着清爽的凉意,一场夜雨过后,江湖盟院子里的梧桐叶开始染上金黄,七颗守护之宝的七色光晕在的石台上轻轻跳动,与试验田即将成熟的玉米相映,满是丰收的期待。林辰正和秦禾在田埂上查看玉米的成熟度,指尖刚触到的玉米棒,就听到苏胖子的大嗓门从门口传来。

“三公子!江南和漠北的传讯鸟一起到了!” 苏胖子手里攥着两张信纸,跑得满头大汗,“水墨村的老农说江南的水稻要收割了,想请咱们派些会用自动收割脱粒机的弟子去帮忙;黑石部落则说草原的牧草丰收了,想请柳小姐去教他们制作牧草干,还说孩子们盼着苏明先生去教写字呢!”

柳如烟这时也拿着一本《生态农业大全》走来,书页上还夹着几片不同地区的作物叶片标本:“苏公子,西域绿洲的白发老人也传讯了,说他们的晚稻收成比去年多了三成,但部分稻田的土壤有些板结,想请玄青先生用土灵珠帮忙改良。另外,农耕技术学院的学员们也想参与各地的丰收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林辰接过信纸,快速浏览着,嘴角忍不住上扬 —— 各地百姓主动寻求帮助,还惦记着彼此的技艺,这正是江湖盟一首倡导的 “共济共生”。他笑着说道:“既然各地都需要支援,我们就分西路行动。木巧巧,你带巧手门弟子和学院学员去江南,指导村民使用自动收割脱粒机,顺便调试新改良的‘秸秆还田机关’;苏明,你带弟子去漠北,教牧民制作牧草干和识字,再把农桑门的‘牧草储存法’传过去;玄青,你带弟子去西域,用土灵珠改良板结土壤,顺便检查生态监测设备;我和如烟去各地巡查,协调丰收事宜,确保大家都能顺利收获。”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苏胖子给各队准备了充足的物资 —— 给江南的队伍带了收割机关的零件和秸秆还田的肥料,给漠北的队伍带了牧草烘干机和识字课本,给西域的队伍带了土壤改良剂和监测设备的维修工具,还有他娘新做的玉米饼和咸菜,说是让大家在丰收间隙也能尝尝青州的味道。

出发当天,青州城外秋高气爽。西支队伍在城门口集结,玄脉龙在空中盘旋,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光泽;黑风兽跟在林辰的队伍旁边,脖子上挂着苏胖子给的肉干,时不时低头啃一口,还不忘用尾巴扫扫林辰的马腿,模样憨态可掬。林辰拔出黑剑,高声说道:“祝大家丰收顺利,我们青州庆丰宴再见!”

西支队伍分别朝着不同方向出发,马蹄声踏过铺满落叶的田埂,留下一串清晰的印记。

林辰和柳如烟的第一站是江南水墨村。刚到村口,就看到木巧巧带着弟子和学员们在稻田里忙碌,自动收割脱粒机在水田间灵活穿梭,将收割的水稻自动脱粒,秸秆则通过旁边的机关粉碎后撒回田里,变成天然肥料。江南的老农站在田埂上,看着机器高效作业,笑得合不拢嘴:“木掌门,这机器太好用了!以前十个人割一亩稻子要一天,现在一台机器半个时辰就完了,还不用费力处理秸秆!”

木巧巧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回应:“老伯,这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肥力,明年您的稻田收成肯定更好。学院的学员们还能帮您记录收割数据,以后我们就能根据数据调整种植方案了。”

柳如烟走到稻田旁,蹲下身查看土壤情况,水灵珠轻轻颤动,她对老农说道:“老伯,您这稻田的水质很好,就是靠近田埂的地方杂草多了些,下次播种前可以种些‘除杂草’,既能抑制杂草生长,还能当绿肥。” 老农赶紧点头记下,还让身边的孙子拿出纸笔,认真记录下 “除杂草” 的种植方法。

林辰则和学员们交流,询问他们的实践感受。一个来自西域的学员兴奋地说道:“苏盟主,江南的水田和我们西域的旱地差别真大!以前在学院学的‘生态种植法’,现在用到实际中才明白,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气候调整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离开江南,林辰和柳如烟又赶往漠北黑石部落。远远望去,草原上晾晒着大片的牧草,苏明正带着弟子和牧民们操作牧草烘干机,将新鲜牧草烘干后储存。几个孩子围在苏明身边,捧着识字课本,跟着他念:“草、牧、牛、羊……” 苏明耐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发音,还在地上用树枝画简单的图画,帮助他们理解字义。

看到林辰和柳如烟,部落首领赶紧迎上来,手里拿着一把晒干的牧草:“苏盟主,柳小姐,你们看这牧草干,用苏明先生教的方法烘干后,能保存大半年,牛羊冬天的饲料就不愁了!我们还按照农桑门的方法,在牧场旁种了‘防风草’,风沙比以前小多了!”

柳如烟走到牧草堆旁,拿起一把牧草闻了闻,笑着说道:“这牧草干晒得很透,没有霉味,储存得很到位。苏明,你还可以教牧民们在牧草里加些西域的沙棘果,既能增加营养,还能让牛羊少生病。” 苏明立刻点头,转身就去找牧民们分享这个方法,孩子们也跟着跑过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沙棘果的味道。

最后一站是西域绿洲。玄青正带着弟子们在板结的稻田里忙碌,他将土灵珠的力量注入土壤,淡褐色的土壤渐渐变得松软,学员们则用改良的锄头将土壤翻松,撒上绿色的改良剂。白发老人站在田埂上,看着渐渐恢复生机的稻田,激动地说道:“玄青先生,太感谢你们了!以前这稻田板结后,收成一年比一年少,现在有了土灵珠的力量,明年肯定又是好收成!”

林辰走到生态监测设备旁,查看屏幕上的数据,对玄青说道:“设备运行很稳定,不过沙漠边缘的湿度有些偏低,下次可以在胡杨林旁加装‘自动洒水机关’,既能给胡杨浇水,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 玄青立刻记下,还让弟子们当场画出洒水机关的设计草图,和绿洲百姓一起讨论细节。

在各地巡查的日子里,林辰和柳如烟见证了太多温暖的瞬间 —— 江南的老农把新收的大米装成布袋,让弟子们带给西域的百姓;漠北的牧民将晒干的羊肉送给江南的村民,感谢他们分享的水稻种植技术;西域的百姓则把新酿的麦酒送给漠北的牧民,还附上了胡杨林的种子,希望他们能在草原边缘种植。

一个月后,各地的丰收工作陆续完成,西支队伍也陆续回到青州。刚进城门,就看到风清扬和苏胖子带着弟子们在城门口迎接,城门上挂着 “五谷丰登” 的横幅,院子里己经搭好了庆丰宴的长桌,桌上摆满了各地送来的特产 —— 江南的大米、漠北的羊肉、西域的麦饼、青州的玉米,满是丰收的味道。

苏胖子跑过来,一把抱住林辰,兴奋地说道:“三公子,你们可回来了!各地都传来好消息,江南的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两成,漠北的牧草储存够牛羊吃整个冬天,西域的晚稻也大丰收,学院的学员们还写了实践报告,都快堆成小山了!”

庆丰宴上,各地的百姓代表也来了 —— 江南的老农带来了新磨的米粉,漠北的首领带来了鞣制好的羊皮,西域的老人带来了新烤的馕饼。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讨论着明年的种植计划。

木巧巧兴奋地展示着新研发的 “多用途农耕机”:“这机器既能耕地、播种,还能收割、脱粒,以后不管是江南的水田,还是漠北的旱地,都能用!” 学员们围过来,纷纷询问机器的原理,木巧巧耐心地一一解答,时不时还让弟子演示操作。

秦禾则拿出新培育的 “跨区粮种”:“这是用江南的水稻和西域的旱稻杂交的品种,既耐旱又耐涝,明年可以在各地试种,说不定能让更多的土地变成良田!” 各地的百姓代表立刻围上来,纷纷想要试种的粮种,秦禾笑着一一分发,还附上了详细的种植指南。

柳如烟和孩子们坐在一起,教他们用不同地区的作物种子制作 “丰收画”—— 用江南的稻壳拼出小船,用漠北的牧草籽拼出小羊,用西域的麦仁拼出胡杨,孩子们学得认真,还发挥想象,在画上加了七宝的图案,说是 “七宝守护着我们的丰收”。

林辰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从最初的邪祟作乱,到如今的五谷丰登;从孤身一人的 “废柴” 三少爷,到有一群伙伴和百姓并肩的江湖盟盟主,这一路的付出,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回报。

庆丰宴过半,林辰站起身,举起酒杯:“各位乡亲、各位伙伴,今年的丰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推广生态农业,完善文化交流,让武道江湖的每一片土地都能丰收,每一个百姓都能幸福。我相信,只要我们始终秉持‘共济共生’的信念,我们的江湖,一定会越来越好!”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欢呼声、笑声在院子里回荡,与七宝的七色光晕交织在一起,温暖而明亮。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湖盟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耕技术学院开设了 “丰收实践课”,让学员们将各地的丰收经验整理成教材;玄青和木巧巧一起,研发出了 “土壤生态监测仪”,能实时监测土壤的肥力、湿度和板结情况,提前预警土壤问题;柳如烟则组织各宗门弟子,将各地的丰收故事和生态农业技术编成《江湖丰登录》,在各地的农耕书屋发放,让更多的百姓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闲暇的时候,林辰会和柳如烟一起去江湖盟的试验田劳作。试验田的玉米己经收获,新种的冬小麦刚长出嫩绿的幼苗;生态水田的鲤鱼也长大了,偶尔会跃出水面,溅起细小的水花。林辰学着秦禾的样子,给小麦浇水、松土,动作越来越熟练;柳如烟则在一旁整理作物标本,偶尔会拿起画笔,将试验田的景象画下来,画面温馨而美好。

这天,林辰收到了来自各地的平安信 —— 江南的百姓用秸秆还田的土壤种出了绿油油的冬小麦;漠北的牧民将牧草干储存妥当,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西域的稻田经过改良,土壤变得松软,明年的种植计划也制定好了;青州的试验田,新培育的跨区粮种也长出了幼苗,长势喜人。

林辰将这些平安信交给柳如烟,两人一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七宝的七色光晕。初秋的阳光透过光晕,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祥和。柳如烟靠在林辰的肩膀上,轻声说道:“苏公子,你看现在的江湖,多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啊。大家互相帮助,分享经验,一起丰收,一起期待未来。”

林辰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而温柔:“是啊,这就是我们一首守护的‘江湖’—— 不是打打杀杀的纷争,而是百姓安居乐业的烟火气,是各地共济共生的温情,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这份温暖和生机,永远延续下去。”

柳如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远处,玄脉龙在空中盘旋,发出一声悠扬的 roar;黑风兽趴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时不时伸个懒腰,还不忘用爪子扒拉身边的玉米棒,模样悠闲。七宝的七色光晕笼罩着大地,江南的水田、漠北的草原、西域的绿洲、青州的良田,共同构成了一幅秋筹丰登的幸福图。

而属于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随着生态农业的深入推广,各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曾经的贫瘠土地变成了高产良田,沙漠边缘的绿洲不断扩大;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让各地的特色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江湖文化;学堂和书屋的全面普及,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学到知识,不少孩子还考上了各地的书院,成为了有学问的人,他们中有人选择回到家乡,用所学知识帮助百姓改善生活,让传承的火种生生不息。

林辰和他的伙伴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份和平与繁荣添砖加瓦。苏明成为了江湖盟的 “教育总管”,不仅负责各地的识字教学,还编写了《江湖通识课本》,将生态知识、农耕技术和文化常识融入其中,让更多人能全面学习;风清扬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年轻弟子,这些弟子们不仅武功高强,还心怀百姓,经常深入偏远地区,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被称为 “江湖守护者”;玄青和木巧巧一起,建立了 “江湖生态实验室”,不断研究七宝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的结合方法,研发出了更多实用的机关和技术;秦禾则带领农桑门弟子,在各地建立了 “丰收互助站”,组织百姓在丰收时互相帮忙,确保每一户人家都能顺利收获,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这天,林辰和柳如烟站在青州的城楼上,看着远方的田野。百姓们正在田地里忙碌着,有的在给冬小麦施肥,有的在修补田埂,有的在储存丰收的粮食,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手里拿着用作物种子做的小玩具,清脆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七宝的七色光晕在天空中轻轻跳动,像是在为这份幸福与生机祝福。

柳如烟轻声说道:“苏公子,你说我们的故事,会不会被永远铭记?会不会成为武道江湖史上最温暖的一段传奇?”

林辰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会的。我们的故事,会被写进书里,会被百姓们口口相传,成为‘共济共生’的典范。后人会记得,曾经有一群人,为了守护和平、改善民生、保护生态,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会记得,武道江湖曾有过这样一段五谷丰登、百姓安乐的美好时光。这就是我们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是我们生命意义的永恒延续。”

夕阳渐渐落下,金色的光芒与七宝的七色光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照亮了整个武道江湖。林辰和柳如烟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渐渐融入这秋筹丰登的幸福图中。

而他们的传奇,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江湖人,为守护和平、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创造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让武道江湖的和平、温暖、生机与幸福,永远延续下去,首到永远……

从废柴少爷到江湖传奇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废柴少爷到江湖传奇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废柴少爷到江湖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MD9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