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初夏带着湿热的气息,江湖盟院子里的梧桐树枝繁叶茂,七颗守护之宝的七色光晕在树荫下轻轻跳动,与试验田新种的沙棘苗相映,满是生机。林辰刚和秦禾查看完沙棘苗的长势,就见西域绿洲的白发老人带着两名村民匆匆赶来,老人手里捧着一个装满沙棘果干的陶碗,脸上满是笑意:“苏盟主,我们的沙棘果干做成功了!村民们说想办个‘沙棘加工坊’,可不知道怎么设计流水线,想请木巧巧掌门帮忙做些加工机关;另外,我们还想种些江南的水稻,在绿洲边缘的洼地试试,就是没经验,想请秦禾掌门指导!”
柳如烟接过陶碗,拿起一块果干尝了尝,酸甜的口感在口中散开,笑着说道:“这果干做得真好!木巧巧,你之前设计的‘自动筛选机关’和‘烘干机关’,正好能用到沙棘加工坊;秦禾,你培育的耐涝稻种,应该能在绿洲的洼地生长,我们可以先试种一小块。”
木巧巧这时拿着一张机关图纸走来,图纸上画着沙棘加工的流程:“我早就想设计沙棘加工机关了!自动筛选机能分离果核和果肉,烘干机关用太阳能加热,既环保又省燃料。不过做机关需要江南的竹篾和西域的精铁,得从两地调运物资。”
苏明笑着说道:“我去协调物资!江南的竹篾质地软,适合做筛选机的筛网;西域的精铁结实,能做烘干机关的支架。我还可以顺便带些江南的水稻种植手册,让绿洲的村民先熟悉一下流程。”
林辰点头分工:“木巧巧,你带巧手门弟子去西域,指导加工坊建设和机关安装;秦禾,你整理耐涝稻种和种植工具,和木巧巧一起出发;苏明,你负责物资调运,确保竹篾和精铁按时送到;我和如烟去江南,看看稻田生态养殖的情况,顺便收集竹篾;苏胖子,你带弟子押运加工坊的设备零件,路上注意安全,别耽误了工期。”
苏胖子一听要去押运物资,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脯保证:“三公子放心!我早就跟弟子们把机关运输车检修好了,还在车厢里加了防震层,保证零件运到西域还是完好的!我娘还做了些沙棘糕,路上当干粮,大家也尝尝西域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各支援队伍在青州城外集结。苏胖子的机关运输车上装满了加工零件,车厢外侧贴着 “沙棘丰收” 的红色贴纸,还挂着一串用沙棘果穿的手串,走起来叮当作响。玄脉龙在空中盘旋,时不时俯冲下来,用翅膀轻拍车厢,像是在检查物资;黑风兽跟在车旁,脖子上挂着装满沙棘糕的布袋,时不时低头啃一口,惹得弟子们阵阵欢笑。
林辰和柳如烟的队伍先抵达江南水墨村。远远望去,田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村民们正在稻田里放养鱼苗,绿油油的稻苗和欢快的鱼儿相映,一派生机。“苏盟主,你们可来了!” 江南老农看到林辰,赶紧迎上来,“我们的稻田养鱼试验很成功,鱼吃害虫,鱼粪当肥料,水稻长得比去年还好!就是竹篾不够用,编鱼篓和筛网都快没材料了。”
柳如烟跟着老农查看竹林,竹林里的竹子长得高大挺拔,她笑着说道:“老伯,我们需要些细竹篾做沙棘筛选机的筛网,您能帮我们挑选些合适的竹子吗?另外,绿洲想种你们的水稻,我们可以选些长势好的稻穗,作为种子带过去。”
林辰则和村民们一起收割竹篾,江南的村民们心灵手巧,很快就削出了细如发丝的竹篾。“苏盟主,这竹篾要泡在水里三天,才能变得柔软有韧性,不容易折断。” 老农一边演示泡竹篾的方法,一边说道,“我们还可以给绿洲的村民写些种稻的注意事项,比如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施肥,让他们少走些弯路。”
傍晚时分,苏明的物资运输队赶到,他带来的西域精铁闪闪发亮,正好能和江南的竹篾搭配使用。“这些精铁都是西域最好的,我让铁匠们打成了零件的毛坯,到了绿洲再精加工,这样更省时间。” 苏明一边卸货,一边说道,“江南的水稻手册我也带来了,上面还有插图,村民们一看就懂。”
离开江南前,村民们用竹篾编了些小篮子,里面装着新收的稻穗,送给绿洲的村民做种子。老农握着林辰的手,笑着说道:“苏盟主,祝绿洲的水稻也能丰收,以后我们还要互相学习,把种地的技术越来越好!”
林辰和柳如烟的队伍接下来赶往西域绿洲。刚到绿洲,就看到村民们正在搭建加工坊的厂房,木巧巧和弟子们己经开始安装筛选机关。“苏盟主,你们可来了!筛选机的框架己经搭好了,就差竹篾做的筛网了!” 木巧巧看到林辰,兴奋地说道。
秦禾则带着弟子们在洼地开垦稻田,绿洲的村民们学得认真,有的翻土,有的平整土地,虽然汗流浃背,却干劲十足。“这洼地的土壤湿度正好,适合种耐涝稻种。我们先种一小块试验田,要是长势好,明年再扩大面积。” 秦禾一边测量土壤湿度,一边对村民们说。
苏胖子的物资车赶到时,加工坊的安装正缺零件。他指挥弟子们搬下零件,还不忘给大家分沙棘糕:“大家辛苦一天了,吃块沙棘糕歇歇!这是我娘用绿洲的沙棘果做的,跟咱们青州的味道不一样,你们尝尝!”
接下来的日子里,沙棘加工坊的建设和稻田开垦有条不紊地推进。木巧巧带领弟子们安装完筛选机和烘干机关,还教村民们如何操作和维护:“这筛选机的筛网要每周清洗一次,烘干机关的温度要控制在五十度,这样烘出来的果干才好吃。”
秦禾则指导村民们播种稻种,他教大家将稻种浸泡在温水里催芽,再均匀地撒在稻田里:“这稻种要泡三天,每天换一次水,出芽后再播种,成活率更高。等稻苗长到半尺高,再进行插秧。”
柳如烟和孩子们坐在加工坊旁,教他们用沙棘果壳做手工。一个小男孩用果壳拼了辆小小的机关车,兴奋地说道:“柳姐姐,我以后要做个大大的机关车,把沙棘果干运到青州,让大家都尝尝!” 柳如烟笑着点头,帮他在机关车旁添了棵沙棘树。
沙棘加工坊建成的那天,绿洲举行了热闹的开业仪式。村民们用新加工的沙棘果干泡了茶,还做了沙棘糕,邀请大家品尝。白发老人握着林辰的手,激动地说道:“苏盟主,谢谢你们!有了加工坊,我们的沙棘果再也不用担心烂在地里了,还能卖钱,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离开西域前,村民们给林辰和柳如烟送了很多沙棘果干和新做的沙棘油,说是让青州的百姓也尝尝绿洲的特产。孩子们还把自己做的沙棘果壳手工送给他们,每一件都充满了童趣。
返回青州的路上,柳如烟看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绿洲,手里拿着孩子们送的手工,轻声说道:“苏公子,你看这绿洲,从沙暴后的荒凉,到现在的生机勃勃,真不容易。以后我们还要帮更多的地方发展产业,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林辰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是啊,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以后我们还要继续推广沙棘种植和加工技术,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还要完善生态农业体系,让各地的作物都能茁壮成长,让武道江湖的每一片土地都能充满生机。”
经过十天的赶路,队伍终于回到青州。刚进城门,就看到风清扬和农耕技术学院的学员们在城门口迎接,城门上挂着 “沙棘丰收” 的横幅,院子里还摆好了热腾腾的饭菜,桌上的菜大多是用沙棘果干做的,有沙棘炖肉、沙棘粥,还有沙棘糕,满是夏天的味道。
饭桌上,众人分享着这次的经历 —— 木巧巧说西域的沙棘加工坊己经开始盈利,村民们计划再扩大规模;秦禾说绿洲的水稻种子己经发芽,长势良好;苏明则说江南和西域的物资调配很顺利,以后可以建立长期的物资交流渠道;苏胖子则兴奋地说,他娘用西域的沙棘果做的沙棘糕,在青州很受欢迎,很多百姓都来问哪里能买到。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湖盟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木巧巧和玄青一起,研发出了更多的沙棘加工机关,比如能制作沙棘果酱的 “搅拌机关”,能榨沙棘油的 “压榨机关”;秦禾在农耕技术学院开设了 “跨区作物种植” 课程,教学员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作物;柳如烟组织各宗门弟子,将沙棘种植和加工的经验编成《沙棘产业发展指南》,在各地的农耕书屋发放,让更多的百姓能学到有用的知识。
闲暇的时候,林辰会和柳如烟一起去江湖盟的试验田劳作。试验田的沙棘苗己经长得半人高,挂满了小小的绿果;水稻也进入了拔节期,绿油油的一片。林辰学着秦禾的样子,给沙棘苗浇水、施肥,动作越来越熟练;柳如烟则在一旁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偶尔会拿起画笔,将试验田的景象画下来,画面温馨而美好。
这天,林辰收到了来自各地的平安信 —— 西域绿洲的沙棘加工坊盈利颇丰,村民们盖了新的砖房;江南的稻田养鱼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两成,村民们还计划养些鸭子,形成 “稻鱼鸭” 共生系统;漠北的草原牧草丰茂,牧民们的牛羊长得壮实;青州的试验田,新培育的沙棘品种也长势喜人,即将推广到各地。
林辰将这些平安信交给柳如烟,两人一起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七宝的七色光晕。初夏的阳光透过光晕,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祥和。柳如烟靠在林辰的肩膀上,轻声说道:“苏公子,你看现在的江湖,多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啊。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发展产业,再也没有贫困和荒凉,这就是我们一首想要的美好未来吧。”
林辰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而温柔:“是啊,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意义。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完善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让武道江湖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让每一片土地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我们还要将这份共生共荣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后人也能守护这份和平与繁荣。”
柳如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远处,玄脉龙在空中盘旋,发出一声悠扬的 roar;黑风兽趴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时不时伸个懒腰,还不忘用爪子扒拉身边的沙棘果,模样悠闲。七宝的七色光晕笼罩着大地,江南的水田、漠北的草原、西域的绿洲、青州的良田,共同构成了一幅夏耘共生的生机图。
而属于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随着沙棘产业的推广,西域的绿洲不断扩大,沙漠面积逐渐减少;跨区作物种植的普及,让不同气候的地区都能种出高产的庄稼;农耕技术学院的学员们遍布各地,成为了当地的产业发展骨干,帮助百姓们解决实际问题;学堂和书屋的建设,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学到知识,不少孩子长大后,选择成为产业技术员、生态工程师、农耕推广者,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和平与繁荣。
林辰和他的伙伴们,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份和平与繁荣添砖加瓦。苏明成为了江湖盟的 “产业协调总管”,不仅负责各地的产业发展和物资调配,还编写了《跨区产业协作手册》,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更多的人;风清扬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年轻弟子,这些弟子们不仅武功高强,还心怀百姓,经常深入偏远地区,帮助百姓发展产业、改善生活,被称为 “江湖产业卫士”;玄青和木巧巧一起,建立了 “江湖产业实验室”,不断研究新的加工技术和机关设备,研发出了更多实用的产品,比如沙棘护肤品、沙棘保健品,让沙棘产业的附加值更高;秦禾则带领农桑门弟子,在各地建立了 “跨区作物培育基地”,培育出更多适合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确保百姓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有粮可种、有产业可做。
这天,林辰和柳如烟站在青州的城楼上,看着远方的田野。百姓们正在田地里忙碌着,有的在给沙棘苗施肥,有的在稻田里放养鱼苗,有的在加工坊里制作沙棘产品,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手里拿着用沙棘果做的小玩具,清脆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七宝的七色光晕在天空中轻轻跳动,像是在为这份生机与幸福祝福。
柳如烟轻声说道:“苏公子,你说我们的故事,会不会被永远铭记?会不会成为武道江湖史上最伟大的产业发展传奇?”
林辰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会的。我们的故事,会被写进书里,会被百姓们口口相传,成为‘产业共生’的典范。后人会记得,曾经有一群人,为了让百姓们能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为了让武道江湖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付出了全部的努力;会记得,武道江湖曾有过这样一段从单一农业到多元产业、从贫困落后到繁荣富裕的伟大变迁。这就是我们留给后人最珍贵的遗产,是我们生命意义的永恒延续。”
夕阳渐渐落下,金色的光芒与七宝的七色光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照亮了整个武道江湖。林辰和柳如烟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渐渐融入这夏耘共生的生机图中。
而他们的传奇,将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江湖人,为守护和平、改善民生、发展产业、创造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让武道江湖的和平、温暖、生机、繁荣与幸福,永远延续下去,首到永远……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从废柴少爷到江湖传奇》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D9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