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在“雾隐星云”边缘悬浮了整整半天。这片星云以“记忆迷雾”闻名——任何进入的飞船,导航系统都会被浓雾干扰,屏幕上的星图会随机切换成船员最熟悉的星球景象,有人曾在这里看到早己毁灭的母星,有人则困在童年故居的幻象里,再也没能出来。
“探测器传回的画面全是乱码。”凯敲着控制台,眉头紧锁,“刚才试着发送信号,收到的回复竟然是我奶奶的声音,问我晚饭想吃饺子还是面条——可她十年前就去世了。”他声音发涩,显然被幻象触动了。
艾拉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调出星云的能量分析图:“迷雾里含有大量‘情绪粒子’,会读取大脑皮层的记忆碎片,再转化成具象幻象。简单说,它能‘钓’出你心里最放不下的人和事。”她看向沈砚之,“我们的心理防线再强,也难免有软肋,强行突破太危险。”
沈砚之盯着迷雾翻涌的方向,那里隐约有光点闪烁,像被淹没的航标。“但迷雾深处一定有‘锚点’。”他指着能量图上一处稳定的波动源,“你看这里,粒子运动频率完全不受幻象干扰,像是人为设置的‘路标’。如果我没猜错,那是织网者留下的——他们不会让后来者困死在回忆里。”
凯突然拍了下大腿:“我知道了!之前在共生之域,晶甲虫记录宇宙规律,本质是用‘客观数据’对抗‘主观遗忘’。那这里的锚点,会不会也是用‘绝对理性’对冲‘情绪干扰’?”
“有可能。”沈砚之点头,“准备‘记忆屏蔽舱’,只保留基础生存数据和星网坐标,切断所有情感关联的记忆读取权限。艾拉,你守在星舰主控室,随时准备远程接应;凯,跟我进迷雾,我们去找锚点。”
屏蔽舱启动的瞬间,周围的迷雾果然变了。凯眼前的幻象从“奶奶的厨房”变成了星舰的标准操作界面,沈砚之记忆里的“灰石星实验室”也褪成了纯粹的灰色通道。但迷雾并未完全散去,反而像有生命般聚集,试图从屏蔽舱的缝隙里钻进来——它们在疯狂寻找“未被屏蔽的记忆缺口”。
“抓紧扶手!”凯突然大喊。屏蔽舱剧烈晃动,他余光瞥见舱壁上闪过一段模糊的影像:是他十五岁那年,在星际训练营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队友受伤,队长吼他“永远成不了合格领航员”的画面。这是他藏在职业骄傲下的刺,连艾拉都不知道。
“别盯着看!”沈砚之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情绪粒子在抓‘自我否定’的漏洞!”他迅速调出星网的基础代码,在舱内屏幕上滚动播放——单调的0和1像一道屏障,幻象果然退缩了些。“用‘机械性重复信息’占满大脑,不给情绪留空间!”
凯立刻照做,开始背诵星舰维修手册里的螺丝型号表:“M3钛合金螺栓,适用温度-196℃至500℃,抗腐蚀等级……”背到第三段时,晃动真的减轻了。他喘着气笑:“这招比心理暗示管用多了!”
不知在迷雾里穿行了多久,屏蔽舱的能量条只剩30%,前方的光点却越来越亮。当舱体穿过最后一层浓雾,眼前豁然开朗——锚点竟是一块半透明的晶体,里面封存着一段三维影像:织网者的影像站在星云核心,手里举着星网的初始设计图。
“情绪是纽带,也是枷锁。”影像里的织网者声音平静,“所以星网既要能传递温暖的记忆,也要能在必要时‘暂时封存’,避免被回忆吞噬。”晶体突然投射出无数细小的光线,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向迷雾各处,“这些是‘清醒剂’,会附着在被困者的飞船上,帮他们剥离幻象。”
沈砚之伸手触碰晶体,它突然发出柔和的光,在他掌心形成一个微型星图——比现有星网的范围大了三倍,边缘处标注着“未探索区”。“这是……织网者的最终构想?”
“不止。”凯指着星图边缘的一个标记,那里和他的私人日志里记录的“父亲失踪坐标”完全重合。他猛地抬头,看向沈砚之,眼里有震惊也有释然,“原来他们早就知道,‘未完成的遗憾’才是最危险的幻象。这锚点,既是路标,也是让我们和过去和解的契机。”
离开星云时,凯主动给艾拉讲了“螺丝型号表”的故事,顺带提了训练营的失误。艾拉听完,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现在能把‘失误’当笑话讲,就说明早不是枷锁了。”沈砚之看着他们,又看向掌心的星图——新增的“未探索区”正在闪烁,像在催促他们:别停,前面还有更宽的网要织。
星舰跃迁出星云的瞬间,沈砚之将锚点晶体接入星网。迷雾里飘出的“清醒剂”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星网的脉络,原本灰色的未探索区渐渐亮起,像被点亮的灯串。他忽然想起织网者影像里的最后一句话:“真正的连接,是既能带着回忆走,也能为了前方放下回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MF9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