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废厂改建公园的消息传遍老城区时,赵雨的毕业论文也进入了最后修改阶段。
她把这段时间查案的经历,悄悄写进了论文的“现实案例分析”部分——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记录下那些被黑暗掩盖的真相,以及普通人追寻正义的勇气。
这天下午,赵雨在宿舍整理书包,准备去图书馆交论文,那个从陈叔旧物中找到的“临州化工厂”打火机,从课本里滑了出来,掉在地上。
她弯腰去捡,指尖无意间蹭过外壳上的划痕——之前只以为是普通磨损,可仔细一看,划痕居然是刻意刻的:一道竖线旁边,跟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小横线,像个简化的“川”字。
“这划痕怎么这么规整?”赵雨拿着打火机,对着阳光仔细看,突然想起钱勇的女儿说过。
“爸爸总用这个打火机给我点烟花”——钱勇的打火机上,会不会也有一样的划痕?她立刻给王警官打电话,王警官正在派出所整理钱勇案的后续材料,听到“划痕”,立刻翻出物证照片:“你说的是这个?钱勇骸骨旁的打火机,外壳上确实有‘川’字划痕!”
赵雨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两个打火机都有一样的划痕,会不会不是巧合?陈叔的打火机,说不定是钱勇的?”
王警官也觉得奇怪:“当年搜查陈叔住处时,没发现他和钱勇有私人往来,这打火机怎么会在他手里?”
挂了电话,赵雨立刻联系李娜,两人约在便利店碰面,想从女老板那里打听更多关于陈叔和打火机的事。
女老板正在给货架补货,看到两人手里的打火机,愣了一下:“这个打火机,陈叔用了好多年,我记得有一次他抽烟时,打火机掉在地上,他捡起来时特别紧张,还说‘这东西可不能丢’。当时我以为他就是爱惜旧物,现在想想,说不定有别的原因。”
“那您见过陈叔和钱勇来往吗?”李娜问。
女老板摇摇头:“没见过,但陈叔每年3月都会关店一天,说是去‘走亲戚’,回来时总带着一身土,好像去了郊区。”
3月——正是化工厂爆炸、钱勇遇害的月份!赵雨和李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疑惑:陈叔每年3月去郊区做什么?和钱勇有关吗?
第二天一早,赵雨和李娜按照女老板的说法,去郊区打听陈叔“走亲戚”的地方。
郊区的村子不大,村民们大多认识,听说“每年3月来的、用旧打火机的男人”,一个老奶奶指着村后的山坡说:“你们说的是那个戴灰布帽的男人吧?他每年3月都会去山坡上的老坟地,对着一个没有名字的墓碑烧纸,还会放一束白菊花。”
两人赶紧跟着老奶奶去村后山坡,山坡上的坟地很简陋,大多是土坟,只有一个墓碑是用石头做的,上面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刻上去的“川”字——和打火机上的划痕一模一样!
“就是这个!”赵雨蹲下来,摸了摸墓碑上的“川”字,边缘己经被风雨磨得光滑,显然刻了很多年。
“这个墓碑是谁的?为什么没有名字?”李娜问老奶奶。
老奶奶叹了口气:“这坟埋了快十年了,没人知道是谁,只知道每年有个男人来祭拜。
有一次我问他,他说‘是欠了债的朋友’,就再也不肯多说了。”
赵雨拿出手机,拍下墓碑的照片发给王警官,王警官很快回复:“我们查过郊区的殡葬记录,十年前没有无名墓碑的登记,这个坟很可能是私自埋的!我现在带法医过去,看看能不能确定死者身份!”
中午,王警官带着法医和警察赶到,开始对无名墓碑的坟墓进行挖掘。
赵雨和李娜站在远处,心里既紧张又好奇——这个墓里埋的是谁?和陈叔、钱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墓碑上会有“川”字?
挖了大概两个小时,法医从坟里挖出了一具完整的骸骨,旁边还放着一个生锈的铁盒。
打开铁盒,里面有一张泛黄的身份证和一张纸条——身份证上的名字是“陈川”,出生日期是1975年,照片上的男人和陈叔有几分相似;纸条上是陈叔的字迹:“弟,哥对不起你,每年3月来看你,等我把事了了,就来陪你。”
“陈川?是陈叔的弟弟?”李娜惊讶地说。王警官立刻查陈川的信息,发现陈川十年前在临州化工厂上班,2014年3月“意外”坠楼身亡,当时的事故鉴定是“操作失误”,而负责鉴定的人,正是后来帮高明伪造报告的机构!
“十年前的‘意外’,也是人为的?”赵雨心里一沉,“陈叔每年来祭拜的,居然是他的弟弟!那钱勇的打火机上为什么也有‘川’字?”
法医检查骸骨后,给出了结论:“骸骨的肋骨有骨折痕迹,不是坠楼造成的,更像是被人殴打后推下楼的!陈川的死,是他杀!”
陈川的死另有隐情,王警官立刻提审监狱里的陈叔。
面对墓碑照片和陈川的身份证,陈叔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哭着交代了十年前的真相:“我弟陈川是化工厂的技术员,十年前发现高明和张副局长偷卖化工厂的油料,想举报他们,结果被他们推下楼,伪造成‘操作失误’!”
“我当时就知道我弟死得蹊跷,可没证据,只能忍着。后来高明让我帮他换油料骗保,我想趁机查我弟的死因,就答应了。
钱勇发现油料被换后,我本来想帮他举报,可高明说‘你弟的死,张副局长也参与了,你要是敢说出去,就让你也活不成’,我怕了,只能帮他们处理掉钱勇。”
“那你为什么会有钱勇的打火机?”王警官问。
陈叔抹了把眼泪:“钱勇的打火机上刻着‘川’字,是我弟以前教他刻的——我弟和钱勇是好朋友,都喜欢用这种打火机。
钱勇死后,我从他身上拿走了打火机,一是想留个念想,二是想提醒自己,一定要为我弟和钱勇报仇。”
“报仇?你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也算报仇?”赵雨忍不住问,声音里满是愤怒。
陈叔低下头,声音沙哑:“我知道我错了,我一开始只是想查真相,可后来被仇恨冲昏了头,觉得所有‘挡路’的人都该杀……我对不起那些女孩,对不起我弟,也对不起钱勇……”
根据陈叔的交代,警察重新调查了陈川的死因,发现当年负责案件的警察,正是张副局长的下属,故意隐瞒了“骸骨肋骨骨折”的证据,把他杀伪造成意外。
“张副局长和高明,不仅偷卖油料、骗保、杀人,还掩盖了陈川的死因,手上沾了西条人命!”王警官愤怒地说,“必须把这些真相都查清楚,给所有受害者一个交代!”
赵雨和李娜在整理陈川的旧物时,还发现了一本日记,里面记录着他和钱勇发现高明偷卖油料的过程,甚至还藏了一份高明和张副局长的转账记录——2014年2月,张副局长收到高明转的10万“好处费”,备注是“处理陈川的事”。
“这份记录,就是他们杀人的铁证!”李娜激动地说,把日记和转账记录交给王警官。
陈川的死因查明后,王警官立刻联系陈川的家属——陈川的妻子和儿子这些年一首在外地打工,以为陈川真的是意外身亡,接到电话时,妻子当场哭了出来:“我就知道他不会那么不小心……谢谢你们,终于还了他一个清白……”
一周后,陈川的妻子和儿子赶回临州,在陈川的墓碑前,和钱勇的妻子、女儿相遇。两个家庭,因为两场被掩盖的命案,有着相似的痛苦。
钱勇的女儿抱着陈川的儿子,轻声说:“我爸爸和你叔叔是好朋友,他们都很勇敢,现在坏人都被抓了,他们可以放心了。”
赵雨看着两个家庭互相安慰的场景,心里既难过又欣慰——虽然正义来得晚了十年,但终究没有缺席。
陈川的妻子拉着赵雨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小姑娘,要是没有你们,我永远都不知道我丈夫是怎么死的,也永远得不到真相。”
“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赵雨轻声说,眼眶也红了。
她想起林晓,想起小雅,想起所有被黑暗吞噬的人——他们或许己经不在,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勇气,会一首被记得。
案件的最后阶段,法院对所有涉案人员进行了终审判决:张副局长因“故意杀人罪”“受贿罪”“包庇罪”,被判处死刑;
高明因“故意杀人罪”“保险诈骗罪”“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陈叔因“故意杀人罪”“协助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其他参与案件的警察、鉴定人员,也都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被追回的赃款,除了赔偿给各受害者家属,剩下的部分用于红星废厂公园的建设,公园被命名为“光明公园”,寓意“驱散黑暗,迎来光明”。
公园建成那天,赵雨、李娜、王警官,还有所有受害者的家属,都来到公园,在纪念碑前献上了白菊花。
纪念碑上刻着所有受害者的名字:林建国、孙明、林晓、小雅、赵雅、钱勇、陈川……每个名字旁边,都有一颗小小的星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光明公园”建成后,老城区的居民多了一个休闲的地方,每天都有老人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散步、玩耍,欢声笑语不断。
赵雨和李娜也常来公园,坐在长椅上聊天,看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心里满是平静。
这天傍晚,两人在公园散步时,遇到了钱勇的女儿和陈川的儿子。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画笔,正在给纪念碑上的星星涂色。
“赵雨姐姐,李娜姐姐!”钱勇的女儿看到她们,笑着跑过来,“我们在给星星涂色,这样叔叔阿姨们就能看到更亮的星星了!”
赵雨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画得真好看,叔叔阿姨们肯定会喜欢的。”
陈川的儿子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姐姐,这是我画的‘暖心便利店’,我以后想当警察,像王叔叔一样,保护大家,不让坏人欺负人!”
看着孩子们天真的脸庞,李娜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经常来公园,陪你们画画,给你们讲勇敢的故事。”
赵雨点点头,心里突然觉得,这段追寻真相的经历,不仅是为了告慰逝者,更是为了守护这些孩子的未来——让他们生活在没有黑暗、充满光明的世界里。
离开公园时,夕阳正慢慢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纪念碑上,给每个名字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赵雨拿出那个“临州化工厂”的打火机,轻轻着上面的“川”字划痕——这个曾经隐藏着秘密的打火机,现在成了纪念的信物,提醒着她: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而那些为了真相勇敢前行的人,也永远不会被遗忘。
回到老城区,“暖心便利店”的招牌依旧亮着暖黄色的灯光,女老板看到她们,笑着招手:“快来尝尝我新做的桂花糕,刚出锅的,甜得很!”
赵雨和李娜走进店里,接过热乎乎的桂花糕,咬了一口,甜意从舌尖蔓延到心里。
“阿姨,以后我们常来帮您看店吧,反正我毕业论文也交了,有空。”赵雨说。
女老板点点头:“好啊,有你们在,我也放心。” 李娜也笑着说:“我们还要帮您宣传,让更多人来咱们的便利店,让这里永远热热闹闹的。”
便利店的风铃轻轻响着,和巷子里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赵雨看着窗外的老巷,心里充满了希望——这段关于秘密、黑暗与正义的故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而新的生活,就像这暖黄色的灯光,正温柔地铺展开来,带着勇气与温暖,一首延续下去。
只是,赵雨不知道,在“光明公园”的长椅下,还藏着一张被风吹来的旧纸条,上面是林晓的字迹:“爸爸,我找到真相了,你看,这里好亮啊。”
风轻轻吹过,纸条飘向天空,像是在回应着所有追寻光明的人。
(本章完)
午夜便利店的秘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午夜便利店的秘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H6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