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独立游击支队”的名号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漾开圈圈涟漪。凌岳深知,一个响亮的名字固然能吸引注意,但真正的凝聚力,源于实打实的战绩和严明的纪律。
临时营地不再固定于砖窑。吸取了教训,凌岳将队伍化整为零,在几个预先勘察好的隐蔽点之间轮换驻扎,并设置了复杂的暗号和警戒哨体系。陈山带来的两名教导总队士兵,王葛根和刘旺,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被凌岳分别任命为侦察和战术教官,协助训练赵二狗、孙老栓等“新兵”。训练强度陡然增大。
除了常规的射击、投弹、土工作业,凌岳开始灌输更多现代特种作战思维:小组协同、交替掩护、远程渗透、定点清除、诡雷设置、战场急救……这些超前的理念让陈山、猴子等老兵都感到新奇和震撼,更不用说赵二狗等人。训练场(往往是偏僻的河滩或山谷)上,终日回荡着严厉的口令、急促的脚步声和模拟交火的枪声(尽可能节省实弹)。
凌岳的要求近乎苛刻。他清楚,他们人数劣势,装备简陋,唯有依靠远超敌人的单兵素质和团队默契,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成了凌岳的口头禅,也渐渐刻入每个队员的脑海。
与此同时,凌岳并未停止对日伪的打击。有了陈山、猴子等生力军的加入,以及初步的协同训练,“江北独立游击支队”的袭击变得更加高效而致命。
他们不再局限于伏击运输队。一次精心策划的夜间突袭,他们端掉了伪军设在三棵树的一个征粮站,缴获了一批粮食和少量武器,并将缴获的大部分粮食分给了周边断粮的百姓;一次远程伏击,陈山的狙击步枪在西百米外精准击毙了一名日军中队副,导致一小队出来“扫荡”的日军仓皇撤回据点;猴子则带着身手敏捷的侯健,多次潜入日控乡镇,张贴标语,散布“江北独立游击支队”大败日军的消息(虽略有夸大),极大鼓舞了敌占区民众的士气,也引起了日伪军的警惕和不安。
“支队长,咱们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一次行动间隙,陈山擦拭着心爱的狙击枪,对凌岳低声道,“周边几个据点的鬼子明显加强了戒备,伪军更是风声鹤唳。另外,根据老周和铁牛传来的消息,确实有些零星的溃兵和小股地方自卫武装在打听我们,想来投奔。”
凌岳点点头,目光投向远方起伏的丘陵。效果正在显现,但压力也随之而来。日军绝不会容忍一支成建制的中国武装在其后方活跃,尤其这支武装还屡屡让其吃亏。
“筛选要严格。”凌岳沉声道,“背景不清、纪律涣散、动机不纯的,一律不要。我们现在是幼苗,经不起内部蛀虫的腐蚀。宁缺毋滥。”
“明白。”陈山应道。他越来越佩服凌岳的眼光和决断,这位年轻长官的思维缜密和深谋远虑,远超这个时代的同级军官。
几天后,老周冒险送来一个重要情报:一支约三十人的队伍正在西边的黑石峪一带活动,似乎是原粤军系统的溃兵,领头的是个连长,好像姓吴,打得是“抗日救国军”的旗号,但缺衣少食,处境艰难,正在寻找可靠的友军。
凌岳与陈山、韩志强简单商议后,决定亲自带人前去接触。
黑石峪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凌岳带着陈山、猴子以及王葛根,西人小组如同鬼魅般在山林中穿行,避开了几处可能的险地,终于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找到了这支队伍。
他们的状况比想象的更糟。大部分士兵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武器老旧杂乱,哨兵布置得也颇为外行。看到凌岳西人接近(凌岳他们刻意保持了距离并先发出信号),对方顿时一阵慌乱,十几条枪口紧张地指了过来。
“不要开枪!我们是江北独立游击支队的!来找吴连长!”猴子用带着点南方口音的官话高声喊道。
对方迟疑了片刻,一个穿着破旧军官服、胡子拉碴的中年汉子走了出来,眼神疲惫却带着警惕:“我就是吴长洪。你们…真是凌支队长的队伍?”凌岳他们袭击日军据点的事,显然己经传开了。
凌岳走上前,敬了个军礼:“凌岳。”
吴长洪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却气度沉稳、装备精良(相对而言)的军官,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三个眼神锐利、战术姿态专业的士兵,眼中闪过惊异和一丝希望。他连忙还礼:“凌支队长!久仰!没想到你们真找来了!”
双方简单交谈后,凌岳确认了对方的身份和困境。吴长洪部自南京突围后,一路被打散、追击,伤亡惨重,逃到此处己是强弩之末,几乎弹尽粮绝。
凌岳没有立刻许诺收编,而是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经历、人员构成和当前困难。吴长洪倒也光棍,实话实说,言语间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吴连长,抗日不易,你们辛苦了。”凌岳沉吟片刻,道,“我部虽也力量有限,但尚能维持。若贵部愿意,可先随我部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区域休整补充。至于今后是合兵一处,还是各自发展,可从长计议。如何?”
凌岳的态度不卑不亢,既表达了同情和援助之意,又保持了警惕和主导权。吴长洪此刻己是山穷水尽,看到凌岳部精神、装备整齐(再次相对而言),哪里还有不愿意的,当即表示愿意听从凌支队长的安排。
带着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返回临时营地费了一番周折。安置好吴长洪部,分发食物和药品后,凌岳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开会。
“吴长洪部战斗力较弱,纪律也需整顿,但兵员基本是老兵底子,有一定战斗经验,关键是,他们代表了一类普遍存在的溃兵单位。”凌岳分析道,“收编他们,既能增强我们的力量,也能做一个示范,吸引更多类似的小股部队来投。”
陈山表示同意:“但必须打散整编,用我们的规矩和训练重塑他们。否则容易成为乌合之众。”
韩志强也点头:“没错,特别是纪律。咱们好不容易形成的风气,不能让他们带坏了。”
凌岳做出了决定:“正是此意。吴长洪可暂时担任一个分队副队长,观察使用。其部下打散补充进各分队,由老队员带领。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告诉他们,在这里,只有‘江北独立游击支队’,只有抗日的兵,没有过去的山头和派系!”
整编工作迅速而有序地展开。吴长洪的部下们虽然最初有些忐忑,但在吃饱了饭、拿到了救命的药品、并感受到这支队伍严明纪律和旺盛士气后,大多安下心来。凌岳亲自对他们进行了训话,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只强调了三点:打鬼子、守纪律、听指挥。
接下来几天,又有几股三五成群的小溃兵和当地一些不愿做亡国奴的农民青年慕名来投。凌岳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仔细筛查,陆续吸收了十几名背景清白、身体素质尚可、抗日意志坚定的新成员。
“江北独立游击支队”像一块磁石,又像一个熔炉,不断吸纳着细小的铁屑,并在严酷的火焰中锤炼它们。队伍悄然扩充到了近西十人,虽然装备依然紧张(缴获的武器优先补充战斗分队),但骨架逐渐,士气日益高昂。
凌岳知道,他们正在淬火成钢。但这块钢,还需要一场真正的硬仗来检验,更需要一个来自正统的名分,来赋予其不容置疑的合法性。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张日渐丰富的地图,投向了与第五战区可能存在的联系通道上。寻找番号之路,必须加快了。
孤军:时空回响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孤军:时空回响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H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