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那句“问问我的擀面杖答不答应”,像颗定心丸,又像颗迷魂药,让潘金莲心里七上八下。她看着武大郎把那冷炊饼捏得变形,总觉得这矮子要搞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接下来的两天,武家小院仿佛变成了一个秘密工坊。武大郎不再出摊,而是把院门闩得死死的,开始了他神秘的“备战”工作。
他先是把院子里那堆平日里看着不起眼的柴火垛重新码放,东挪西凑,看似杂乱,但潘金莲总觉得他每放一根柴火都有讲究,那缝隙的角度刁钻得连只耗子钻过去都得思考一下人生。
然后,他又翻出那些潘金莲看不懂的机关册子,对着月光(大白天也点灯看,他说费油)研究了半天,接着就开始叮叮当当地改造起家里的日常物件。
比如,他把晾衣服的竹竿一头削尖,还在上面刻了浅浅的螺旋纹路,美其名曰“改良版晾衣杆,风大不掉色”。
又比如,他把灶台旁边挂锅铲的铁钩子掰成了奇怪的角度,还抹上了一种用锅底灰和某种草药混合的、黑乎乎油腻腻的东西,说是“防锈”。
最让潘金莲目瞪口呆的是,他竟然把准备明天做炊饼的面团,掺和了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韧性极强的树胶,反复捶打,做成了十几个硬邦邦、沉甸甸的“铁饼”!还煞有介事地用刻刀在上面画了歪歪扭扭的符咒一样的图案。
“大郎……你这是在做什么?”潘金莲终于忍不住,指着那些“铁饼”问道,“这玩意儿能吃吗?砸人都嫌硬吧?”
武大郎拿起一个“铁饼”,在手里掂了掂,语气平淡:“不是吃的。关键时刻,可以挡一挡。”
挡?挡什么?刀剑吗?潘金莲想象了一下武大郎挥舞着“炊饼”抵挡刺客的画面,觉得十分滑稽,又有点心酸。
这还不算完。武大郎又把主意打到了潘金莲头上。
“娘子,你针线活如何?”他拿着一块深灰色的、质地奇怪的厚布走过来。
潘金莲警惕地看着他:“还行……你要干嘛?”
“劳烦娘子,用这布,照这个尺寸,缝两个套子。”武大郎递过来一张画着奇怪图形的纸,上面标注着尺寸,“针脚越密越好,最好能防水。”
潘金莲接过布摸了摸,入手粗糙,却异常坚韧。她看着图纸上那像口袋又不像口袋的形状,满心疑惑,但还是拿起针线开始缝制。一边缝一边嘀咕:“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要装什么宝贝……”
武大郎没回答,转身又去折腾他那几个宝贝瓦罐了。他把瓦罐里装上不同分量的沙土,封好口,然后用麻绳以极其复杂的方式捆绑起来,吊在了房梁和院墙几个不起眼的角落。
潘金莲看着他在屋里屋外忙活,一会儿调整柴火垛的角度,一会儿测试“铁饼”的硬度,一会儿又检查吊着的瓦罐是否牢固……她忽然觉得,这矮子不是在准备抵抗,他是在……布阵!
一种用柴火、锅铲、硬面饼和瓦罐布下的,看似滑稽却处处透着诡异的阵法!
到了第二天下午,也就是警告纸条上“三日后”的前一天,武大郎终于停下了他那些“土木工程”和“手工活”。他把潘金莲叫到屋里,神色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娘子,明日亥时之前,你找个借口,去王干娘那里坐坐,或者去隔壁李婶家串个门,戌时末(晚上9点)之后再回来。”武大郎看着她,语气不容置疑。
潘金莲心里一紧:“为什么?你要一个人对付他们?”她虽然怕死,但让她临阵脱逃,把武大郎一个人扔在这里面对危险,她心里又有点过意不去,还有点……不甘心?毕竟,这么大的热闹,不看可惜了啊!(呸呸呸,是生死与共!)
武大郎摇了摇头:“不是对付,是了结。你在,我反而要分心。”他顿了顿,看着潘金莲,眼神里似乎有一丝复杂的东西闪过,“放心,我不会有事。有些旧账,总要算清楚。”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潘金莲看着他矮墩墩却异常挺拔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个平日里闷不吭声的丈夫,在此刻竟有种顶天立地的气势。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比如“你小心点”,或者“打不过就跑”,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她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带着点她自己都没察觉的别扭的关心,“你……你也别硬撑。”
武大郎似乎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弯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平首。“嗯。”
夜幕降临,武家小院早早熄了灯,陷入一片黑暗和寂静。但潘金莲知道,武大郎并没有睡。她躺在里间的床上,能听到外间他极其轻微、几乎难以察觉的走动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器物被轻轻移动的细微声响。
她在黑暗中睁大眼睛,毫无睡意。明天,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了。那个什么“幽冥”组织,会派来什么样的人?武大郎这些看似儿戏的布置,真的能挡住那些专业的杀手吗?如果他失败了……她不敢想下去。
她翻了个身,心里乱糟糟的。一方面害怕明天的到来,另一方面,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又隐隐躁动。她很想亲眼看看,武大郎这个“前任幽冥鬼厨”,到底有多大本事!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她迷迷糊糊地睡去,却又一次次惊醒。每次醒来,都能感觉到外间那个身影的存在,像一尊沉默的守护神。
第二天,天色阴沉,似乎也在预示着今晚的不平静。
武大郎表现得和往常没什么不同,甚至心情颇好地熬了一锅香浓的小米粥,还煎了潘金莲爱吃的糖饼。只是他吃得很快,吃完后就又开始在院子里做最后的检查。
潘金莲按照他的吩咐,在傍晚时分,提着一包武大郎特意让她带上的、刚出锅的芝麻炊饼,去了王婆的茶坊。
王婆见到她,很是意外,尤其是看到她手里的炊饼,三角眼都笑眯成了一条缝:“哎哟,金莲,今天怎么有空来看干娘?还带着这么香的炊饼!”
潘金莲努力挤出一个自然的笑容:“大郎说多谢干娘前段时间的关照,特意让我送些新出锅的饼来给您尝尝鲜。我顺便……在您这儿坐坐,说说话。”她心里却在疯狂吐槽:死矮子,让老娘来当幌子,还得自带干粮!
王婆不疑有他,热情地拉着潘金莲坐下,一边啃着炊饼,一边又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街坊西邻的八卦。潘金莲心不在焉地听着,眼睛却时不时瞟向窗外的天色。
时间一点点流逝,夕阳终于完全沉入了地平线,夜幕开始降临。
潘金莲坐在王婆家,看着窗外越来越深的夜色,手心渐渐沁出了冷汗。
亥时,快到了。
武家小院里,此刻该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http://www.220book.com/book/MHW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