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光如虹,首取诸葛明面门!那青衣文士脸色大变,急忙后撤,却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飘然落地,手持一柄木剑,笑吟吟地看着他。
"巧手老儿!你还没死?"诸葛明惊疑不定。
老者抚须大笑:"你这小辈都没死,老夫怎舍得先走?"他转向武大郎,"徒儿,多年不见,你这'意外术'倒是精进不少。"
武大郎惊喜交加:"师父!您怎么来了?"
老者笑道:"算到你有难,特来相助。"他扫了一眼那几个奇人,"哟,连风水术士都请来了,好大的排场!"
那几个奇人见到老者,纷纷变色:"巧手天尊!你不是归隐了吗?"
老者木剑一摆:"归隐不代表眼瞎耳聋。你们这般欺负老夫的徒儿,当我不存在么?"
诸葛明强自镇定:"巧手前辈,此事与你无关,何必蹚这浑水?"
老者冷笑:"动我徒儿,就是动我。给你们三息时间,滚!"
几个奇人面面相觑,突然同时出手!顿时飞沙走石,地动山摇!
老者不慌不忙,木剑轻挥。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狂暴的天地之力竟如温顺的绵羊般,随着木剑的轨迹流转,反而向施术者反噬而去!
"噗——"几个奇人同时吐血倒地,面露骇然:"天人合一!你竟练成了天人合一!"
老者收剑,淡淡道:"现在滚,还来得及。"
诸葛明脸色铁青,咬牙道:"撤!"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去。
待他们走远,武大郎忙上前行礼:"多谢师父相助!"
老者打量着他,点头笑道:"不错不错,不仅武功精进,还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他看向潘金莲,"丫头,我这徒儿呆头呆脑的,没少让你操心吧?"
潘金莲忙道:"前辈说笑了...大郎他..."她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这个"呆头呆脑"却深藏不露的丈夫。
老者哈哈大笑:"这小子最会装傻充愣,你可别被他骗了。"他忽然正色道,"不过眼下不是叙旧的时候。徒儿,你可知你惹了多大的麻烦?"
武大郎沉声道:"弟子知道。但事关重大,不得不为。"
老者叹道:"你查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背后的水,比你想的还要深啊。"他压低声音,"睿亲王之死,漕运司的军械,甚至东宫...都只是棋子。"
武大郎一惊:"师父的意思是..."
"有人在下一盘大棋。"老者眼神深邃,"他们的目的,恐怕不只是行刺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郓哥气喘吁吁地跑来:"大人!不好了!阳谷县出事了!"
武大郎心中一紧:"何事?"
郓哥道:"县衙传来消息,说...说大人您的炊饼吃死了人!现在差役正在家里拿人呢!"
潘金莲大惊:"怎么可能!大郎的炊饼绝不会有问题!"
武大郎却异常冷静:"终于来了...师父,您看..."
老者抚须道:"这是要调虎离山。你若回去,正好中了他们的圈套;若不回去,就成了畏罪潜逃。"
武大郎沉吟片刻,忽然笑了:"既然如此,俺就回去会会他们!"
潘金莲急道:"大郎!这明显是陷阱!"
武大郎握住她的手:"娘子放心,俺自有分寸。"他对老者道,"师父,可否请您护送娘子先去京城?"
老者点头:"也好。丫头,跟老夫走吧。"
潘金莲坚定道:"不!我要和大郎在一起!"
武大郎柔声道:"娘子,你听俺说。俺回去自有脱身之计,但若你在身边,反而让俺束手束脚。"他取出那两枚玉佩,"你带着这个去找李大人,他自会明白。"
潘金莲还要再说,老者忽然道:"丫头,相信我这徒儿。他装傻充愣的本事,天下第一。"
最终,潘金莲只得含泪答应。
武大郎目送二人离去,眼神逐渐变得锐利:"郓哥,我们回阳谷县!"
"是!"
回到阳谷县,果然满城风雨。百姓们见到武大郎,纷纷指指点点:
"看!武大郎回来了!"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听说他的炊饼吃死了好几个人呢!"
武大郎一副惶惶不安的模样,低着头快步往家走。刚到巷口,就被差役拦住了。
"武大郎!你涉嫌投毒杀人,跟我们走一趟吧!"
公堂之上,县令一拍惊堂木:"武大郎!有人告你炊饼中下毒,致三人死亡,你可认罪?"
武大郎跪在堂下,颤声道:"大人明鉴!小的卖饼多年,从未出过差错,怎会下毒?"
告状的是个尖嘴猴腮的男子,指着武大郎哭诉:"大人!就是他的炊饼!我家老娘吃了就口吐白沫,当场身亡啊!"
另外几个苦主也纷纷哭诉,情形一模一样。
县令道:"可有凭证?"
那男子取出半个炊饼:"这就是证据!大人可请郎中查验!"
郎中上前查验,回禀:"大人,此饼确实含有剧毒!"
堂下一片哗然。百姓们议论纷纷,大多相信武大郎确实下了毒。
武大郎却道:"大人,可否让小的看看那饼?"
县令示意差役将饼递给他。武大郎仔细看了看,忽然道:"大人,这饼不是小的做的。"
县令皱眉:"何以见得?"
武大郎道:"小的做的炊饼,用的都是老面发酵,饼体绵软;这饼却是用碱发,硬邦邦的。"他将饼掰开,"而且小的和面时都会加少许糖,这饼却是咸的。"
那男子急道:"胡说!明明就是你做的!"
武大郎忽然指向那男子:"大人!此人指甲缝中有白色粉末,似是砒霜!"
众人望去,果然那男子指甲中藏着些许白色粉末!
县令顿时起疑:"这是何物?"
男子支吾不语。武大郎又道:"大人若是不信,可派人去他家搜查,定能找到剩余的毒药!"
县令派差役去查,果然在那男子家中搜出一包砒霜!
案情顿时逆转。县令大怒:"好个刁民!竟敢诬告良民!来人!大刑伺候!"
那男子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大人饶命!小的也是受人指使!"
县令厉声道:"受谁指使?"
男子眼神闪烁,忽然瞥见堂外某个方向,脸色骤变,猛地咬破口中毒囊,顷刻间七窍流血而亡!
堂上顿时大乱。武大郎冷眼旁观,心知这又是灭口之计。
就在这时,堂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武大郎!你可知罪!"
只见一个锦衣卫打扮的人大步走进公堂,亮出腰牌:"奉旨捉拿钦犯武植!束手就擒吧!"
县令大惊:"这...这位大人,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锦衣卫冷声道:"武植涉嫌勾结逆党,谋害睿亲王!证据确凿!"
堂下一片哗然!百姓们吓得纷纷跪地。
武大郎心中雪亮:这才是真正的杀招!诬告下毒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给他扣上谋反的罪名!
他故作惊慌:"大人冤枉啊!俺就是个卖炊饼的,怎会谋害亲王?"
锦衣卫冷笑:"还在装傻?"他一挥手,"带上来!"
几个百姓被带上公堂,纷纷指证:
"大人!小的亲眼看见武大郎深夜与可疑人物会面!"
"他经常打听朝廷大事!"
"他还藏有兵器!"
武大郎心中冷笑:这些"证人",分明都是影门安排的!
县令为难道:"这位大人,此事关系重大,是否容下官细查..."
锦衣卫厉声道:"怎么?你想包庇钦犯?"
县令吓得不敢再言。
武大郎忽然道:"大人说俺谋害睿亲王,可有证据?"
锦衣卫取出一封信:"这是从你家搜出的密信!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你的计划!"
武大郎接过信,看了一眼,忽然笑了:"大人,这信是假的。"
锦衣卫脸色一沉:"胡说!"
武大郎道:"睿亲王是三日前暴毙,但这封信的落款却是五日前。试问俺如何能在五日前就预知亲王暴毙,并制定计划?"
锦衣卫一愣,显然没料到武大郎如此细心。
武大郎又道:"而且这信的纸张是京城'墨香斋'的特供纸,阳谷县根本买不到。大人若是不信,可请专家鉴定。"
锦衣卫脸色越来越难看:"巧言令色!来人!拿下!"
差役正要动手,忽听堂外传来一个声音:"且慢!"
只见指挥使李大人大步走进公堂,亮出令牌:"锦衣卫指挥使在此!谁敢造次!"
那锦衣卫见到令牌,顿时脸色大变:"指...指挥使大人!"
李大人冷声道:"本官奉命查案,何时轮到你们越俎代庖?"他扫了一眼那锦衣卫,"你的腰牌是假的吧?"
那锦衣卫冷汗首流:"大人明鉴..."
李大人突然出手,撕下那人的假面皮——竟是诸葛明假扮的!
"诸葛明!你好大的胆子!"李大人厉声道。
诸葛明见事情败露,突然掷出一枚烟弹,趁乱欲逃。
武大郎早己料到,看似"不小心"地踢翻一个水桶,正好泼在诸葛明脚下。诸葛明脚下一滑,摔了个狗吃屎!
差役一拥而上,将其制服。
李大人对武大郎拱手道:"武大人受惊了。本官来迟一步。"
武大郎憨笑道:"大人来得正好,再晚些俺就要掉脑袋了。"
县令和百姓们都看傻了。这武大郎究竟是什么来头?连锦衣卫指挥使都对他如此客气?
李大人道:"此间事了,请武大人随本官进京复命吧。"
武大郎点头:"俺这就..."
话未说完,异变突生!一支冷箭从窗外射入,首取李大人咽喉!
武大郎看似慌乱地一推李大人:"大人小心!"
李大人被推得一个趔趄,那箭擦着他的耳边飞过,"哆"的一声钉在柱上!
"有刺客!"差役们乱作一团。
武大郎"吓得"趴在地上,瑟瑟发抖。混乱中,他悄悄拾起那支箭,眼神一凝——箭杆上刻着一个特殊的符号:西爪金龙!
果然与皇室有关!
待混乱平息,李大人面色凝重:"武大人,看来有人不想让你进京啊。"
武大郎苦笑:"俺这是招谁惹谁了..."
是夜,武大郎在家中收拾行装,准备次日进京。郓哥急匆匆跑来:"大人!不好了!潘娘子他们出事了!"
武大郎心中一紧:"怎么回事?"
郓哥道:"刚收到飞鸽传书,巧手前辈和潘娘子在途中遭遇伏击,下落不明!"
武大郎脸色大变:"可知是何人所为?"
郓哥递上一枚飞镖:"现场找到这个。"
武大郎接过飞镖,只见上面刻着一个诡异的图案:黑白双鱼,首尾相接!
"阴阳先生!"武大郎倒吸一口凉气,"他竟然也插手了!"
郓哥急道:"大人,现在怎么办?"
武大郎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然:"计划不变,明日照常进京。"
"可是潘娘子她..."
武大郎握紧飞镖,语气冰冷:"他们抓娘子,就是为了逼俺就范。俺若自乱阵脚,正中下怀。"
他望向窗外,月色如水。
"京城...是时候该回去了。"
古戈尔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HW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