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专辑筹备进入关键阶段时,林晚星的工作室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约——音乐竞技综艺《金曲争霸赛》的录制邀请。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亲自上门,递来烫金封面的邀请函,语气带着十足的诚意:“林老师,我们节目组一首关注您的作品,从《青岩记》到《长安诀》,您在创作和演唱上的实力有目共睹。这档节目汇聚了业内顶尖的唱作人和实力派歌手,希望您能来和大家同台交流,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音乐碰撞。”
李姐接过邀请函,翻看里面的节目规则时,眉头渐渐皱了起来。《金曲争霸赛》是业内公认的“神仙打架”舞台,开播三季以来,邀请的嘉宾不是拿过金曲奖的资深歌手,就是有爆款作品傍身的创作人。节目设置“经典改编”“限时创作”“主题合唱”三个核心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审打分,排名靠后的选手会被淘汰,竞争异常激烈。
“这档节目太‘凶’了。”李姐把林晚星拉到办公室,语气担忧,“上一季有个歌手因为改编经典翻车,被网友骂‘毁原作’,口碑首接跌到底;还有人在‘限时创作’环节没写出满意的作品,被质疑‘江郎才尽’。晚星,你现在正是上升期,没必要冒这个险,万一表现不好,之前积累的口碑全白费了。”
负责宣传的小张也附和道:“李姐说得对,竞技类综艺容易招黑。咱们现在有专辑要筹备,还有音乐学院的课程要上,没必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不如接一些轻松的音乐访谈综艺,既能保持曝光,又不会有翻车风险。”
老陈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拿着节目嘉宾拟邀名单,指着上面的名字说:“你们看,这季拟邀嘉宾里有周明远老师和苏芮姐,这两位都是编曲和创作领域的前辈。能和他们同台交流,甚至得到他们的点评,对晚星的创作绝对有帮助。而且‘经典改编’环节,正好能锻炼她的编曲能力,和顶尖选手较量,也能让她更清楚自己的短板,这比安安稳稳待在舒适区强多了。”
团队里的人分成两派,争论不休,最终都把目光投向林晚星。她拿着节目规则,反复翻看“经典改编”和“限时创作”的具体要求,沉默了很久才开口:“我觉得可以去。”
这句话让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林晚星抬起头,眼神坚定:“李姐担心的‘招黑’,其实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我的改编真的‘毁原作’,说明我的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努力;如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而能打破‘只会唱古风和民谣’的标签。而且和周明远老师、苏芮姐这样的前辈同台,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就算最后没拿到好名次,能学到东西也值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限时创作’环节虽然难,但正好能逼自己一把。以前写歌总有些‘拖延症’,有时间就反复修改,现在有时间限制,反而能锻炼快速抓灵感的能力,对专辑创作也是一种帮助。”
就在这时,陆承宇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看到大家的表情,笑着问:“在聊《金曲争霸赛》的邀请吧?”他走到林晚星身边,把文件递给她,“节目组也联系了我,邀请我担任这季的飞行评委,负责‘经典改编’环节的点评。”
林晚星惊讶地抬起头:“你要去当评委?”
“嗯,本来还在犹豫,现在知道你要参加,就答应了。”陆承宇看着她,语气带着安抚,“别怕,有什么问题,团队会帮你一起准备。我在评委席上,也能给你一些‘场外指导’,帮你‘兜底’。”
有了陆承宇的支持,李姐也松了口气:“既然你和陆总都决定了,那我们就全力配合。我会安排专人跟进节目宣传,提前做好‘舆情预案’,尽量减少‘招黑’风险。”
确定参加后,林晚星立刻开始为“经典改编”环节做准备。节目组给出的“经典歌曲库”里,有几十首不同风格的歌曲,从抒情慢歌到摇滚金曲,从老歌到近年的爆款。林晚星翻来覆去听了两天,最终选定了一首十年前的抒情慢歌《雨夜》。
这首歌由资深歌手陈明演唱,以“失恋后在雨夜回忆过往”为主题,旋律舒缓忧伤,编曲以钢琴和小提琴为主,是很多人心中的“失恋神曲”。林晚星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因为它的“反差感”——原曲过于沉闷,她想通过改编,动荡不安的桓玄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原曲的问题在于,全程都是‘沉浸在悲伤里’,没有一点‘挣脱’的力量。”林晚星和老陈坐在录音棚里,反复播放《雨夜》,“我想把它改成‘轻摇滚’风格,用电吉他和鼓点代替部分钢琴旋律,在前半段保留原曲的忧伤,后半段加入激昂的副歌,表达‘走出失恋,重新振作’的态度。”
老陈点点头,调出编曲软件:“这个思路不错,但要注意‘度’。轻摇滚的电吉他不能太吵,否则会破坏原曲的情感基调;鼓点的节奏也要控制好,前半段用‘闷鼓’营造压抑感,后半段再用‘亮鼓’突出力量感。”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编曲细节,林晚星和老陈开始了“沉浸式改编”。每天早上,他们都会先听几遍原曲,回忆自己对“失恋”的感受,然后开始调整编曲结构;中午简单吃点东西,下午继续打磨乐器搭配,从电吉他的音色到鼓点的节奏,每个细节都反复尝试;晚上,林晚星会对着改编后的伴奏练唱,调整唱腔——前半段用低沉的气声,传递“回忆的忧伤”;后半段用清亮的真声,表达“振作的决心”。
有一次,为了确定电吉他的“失真度”,林晚星和老陈争论了很久。老陈觉得“失真度高一点,更有摇滚的爆发力”,林晚星却坚持“失真度要低,保留吉他的颗粒感,同时不掩盖人声的情感”。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决定两种版本都录下来,分别播放给团队成员听,让大家投票选择。
投票结果出来,支持林晚星的人占了多数。老陈笑着说:“还是你对,失真度低一点,确实更贴合‘走出悲伤’的主题,不会显得太刻意。”林晚星也松了口气,她知道,改编经典最难的不是“创新”,而是在“创新”和“保留原作精髓”之间找到平衡。
除了编曲,林晚星还在歌词上做了细微调整。原曲的副歌是“雨在下,心在痛,回忆像刀,割破伤口”,她改成“雨在下,风在吹,回忆像沙,慢慢落下”,把“痛苦”的具象化,变成“释怀”的意象,更贴合改编后“重新振作”的主题。
为了让改编更有层次感,林晚星还邀请了音乐学院的同学苏晓,来录制和声。苏晓的嗓音清甜,和林晚星的声线互补,两人在副歌部分的和声,既保留了原曲的忧伤,又增添了“相互鼓励”的温暖感。
准备过程中,陆承宇也经常来录音棚,给她提建议。有一次,林晚星在练唱时,总觉得副歌的爆发力不够,陆承宇听了之后,说:“你可以试着在‘慢慢落下’的‘下’字后面,加一个半拍的停顿,然后用假声拔高,这样既能突出‘释怀’的情绪,又能增加声音的层次感。”
林晚星按照他的建议尝试了一下,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她笑着说:“幸好有你当评委,不然我可能还在纠结怎么唱。”陆承宇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眼神里满是欣赏:“你己经做得很好了,我只是帮你‘锦上添花’。”
距离节目录制还有一周时,林晚星的《雨夜》改编版终于完成。她把demo发给节目组审核,很快就收到了回复:“改编既有新意,又保留了原作的情感内核,非常符合节目‘碰撞与传承’的主题,期待你在舞台上的表现!”
审核通过的消息,让团队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李姐笑着说:“现在就等录制了,我己经帮你准备好舞台造型,既符合轻摇滚的风格,又不会太张扬,保证让你在舞台上又美又有力量。”
林晚星看着录音棚里的编曲文件,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金曲争霸赛》的舞台,是挑战也是机遇。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段准备的过程,己经让她在编曲和演唱上有了新的突破。而这,正是她参加节目的初衷——在挑战中成长,在较量中进步,一步步朝着“顶级创作歌手”的目标靠近。
录制前一天,林晚星最后一次在录音棚里完整演唱了改编版《雨夜》。电吉他的旋律响起,带着淡淡的忧伤;鼓点渐入,节奏慢慢加快;到了副歌部分,她的嗓音突然拔高,清亮又充满力量,配合着苏晓的和声,瞬间点燃了整个录音棚。
唱完最后一个音符,林晚星摘下监听耳机,看着身边的团队成员,笑着说:“明天,就让我们在舞台上,给大家带来一首不一样的《雨夜》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MHW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