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阅文阁连载到第三周时,热度彻底爆发——不仅稳稳占据“青春校园榜”榜首,还冲进了平台总点击榜前十,单章平均评论量突破五千条。有读者自发制作了小说的“名场面”插画,还有影视公司通过平台联系林晚星,表达了改编影视的意向。媒体也纷纷报道,称这部小说“用真实细腻的笔触,还原了青春最本真的样子”,“晚星”这个笔名,渐渐成了青春校园题材的“新晋标杆”。
就在林晚星忙着平衡小说更新和新专辑筹备时,一场风波突然袭来。某天早上,她刚打开电脑,就看到助理小苏发来的紧急消息:“晚星姐,不好了!有个叫‘文风’的作者发文说你抄袭!”
林晚星心里一紧,立刻点开链接。发文的账号“文风”粉丝不足百人,历史动态里只有两篇点击量不过千的小说,最新一条却带着#晚星 抄袭#的话题,内容极具煽动性:“本人于三年前创作并发布校园小说《盛夏时光》,近期发现作者‘晚星’的《那些年》在人物设定(调皮男主+学霸女主)、情节走向(课堂互动+共同备考)上与本人作品高度相似,明显存在抄袭行为!己保留证据,要求‘晚星’公开道歉,并下架作品!”
帖子下面,还附了几张所谓的“对比图”,将《那些年》里“柯景腾调皮被老师罚站”的情节,和《盛夏时光》里“男主上课睡觉被批评”的片段放在一起,强行标注“情节雷同”;把“沈佳宜给柯景腾借笔记”,和“女主给男主递课本”列为“设定抄袭”。
虽然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些“相似点”都是校园题材里的常见元素,根本算不上“抄袭”,但帖子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转发到了各大社交平台。很快,#林晚星 小说抄袭#的话题悄悄爬上热搜尾端——有网友翻出“晚星”就是林晚星的线索(此前她在采访中提过“喜欢用文字记录故事”),开始恶意揣测:“之前音乐就有人说她风格像某某,现在写小说也抄袭?”“刚火就急着跨界圈钱,连故事都要抄?”
林晚星的粉丝立刻下场反驳,拿出《那些年》的细节描写和《盛夏时光》的原文对比,指出“除了常见校园元素,没有任何实质雷同”,但质疑声还是像潮水般涌来。李姐紧急召开团队会议,语气凝重:“现在最关键的是尽快拿出证据,证明清白,不然会影响新专辑的发行和商务合作。”
林晚星坐在椅子上,手指紧紧攥着笔——她早就料到,把地球的经典作品带到这个时空,可能会面临“抄袭”的质疑,所以从开始写《那些年》起,就提前准备了“创作手稿”:她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天的写作思路、情节修改痕迹,甚至还有一些被删掉的片段,模仿“真实创作过程”;同时,她还在电脑里备份了每一章的修改记录,从初稿到定稿,每一次调整都有时间戳。
“我有证据。”林晚星抬起头,语气坚定,“我准备了手写的创作手稿,还有每一章的修改记录,能证明《那些年》是我原创的。”她拿出笔记本,翻开给大家看——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文字,还有不少修改的涂鸦,看起来真实又具体。
就在团队准备发布证据时,陆承宇的电话打了过来。“抄袭的事我知道了,”他的声音沉稳,“我己经让团队去查那个‘文风’了,你先别慌,等我们把情况摸清楚,再一起回应。”
不到两小时,陆承宇就发来消息:“‘文风’本名张伟,三年前确实发布过《盛夏时光》,但那本书本身就有‘借鉴’其他作品的嫌疑,当时还被原作者警告过;而且他这两年多次指控新人作者‘抄袭’,每次都是用‘常见题材元素’当借口,目的是蹭热度,逼对方私下和解赔钱。这次应该是看到你的小说火了,想故技重施。”
掌握了这些关键信息后,林晚星和团队立刻制定了回应方案。当天下午,她的官方微博发布长文,附上三点证据:
1. 手写创作手稿照片,标注了每一页的写作日期,证明从构思到创作的完整过程;
2. 小说每一章的修改记录截图,带有明确的时间戳,展示情节的逐步完善;
3. 第三方文学平台出具的“作品相似度鉴定报告”,显示《那些年》与《盛夏时光》的实质相似率不足5%,且相似部分均为校园题材常见元素,不构成抄袭。
长文最后,林晚星表示:“我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也始终坚持原创。对于恶意指控,我不会妥协,己委托律师处理相关事宜;同时,我愿意接受任何正规第三方机构的进一步鉴定,证明《那些年》的原创性。”
几乎同时,陆承宇的工作室也发布了“文风”的过往“碰瓷”记录,包括他之前指控其他作者的证据、被原作者警告的截图,以及《盛夏时光》自身的“借鉴”嫌疑。证据确凿,网友瞬间明白了真相。
“原来又是恶意碰瓷!这个文风也太恶心了吧!”
“晚星也太细心了,居然准备了手写手稿,这才是真正的原创作者会做的事!”
“之前还怀疑晚星,现在道歉!她的小说那么真实,一看就是用心写的!”
评论区彻底反转,#文风 恶意碰瓷#的话题很快超过#林晚星 小说抄袭#,冲上热搜榜首。不少被“文风”碰瓷过的作者也站出来发声,分享自己的经历,进一步坐实了“文风”的恶劣行径。
阅文阁平台也迅速响应,发布公告:“经核查,作者‘文风’多次以虚假理由指控他人抄袭,严重违反平台规则,即日起对其账号进行永久封号处理;同时,我们将坚定维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为优质作品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这场风波不仅没有影响林晚星的口碑,反而让更多人关注到《那些年》——网友们为了“支持原创”,纷纷去阅文阁阅读小说,导致小说的点击量在两天内突破一千万,收藏量超过一百万;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影视公司,也正式发来合作意向,希望能将《那些年》改编成电影;甚至有多家出版社联系林晚星,提出出版实体书的邀约。
风波平息的那天晚上,林晚星收到了陆承宇的消息:“没事了,好好准备新专辑,别让这些事影响你的心情。”她看着屏幕,心里暖暖的,回复道:“谢谢你,陆老师,如果不是你帮我查清文风的底细,事情不会这么快解决。”
“我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陆承宇回复,“对了,你的小说我看了,写得很好,尤其是柯景腾和沈佳宜一起备考的那段,很真实。”
林晚星看着这条消息,忍不住笑了——原来,他不仅关注她的音乐,还会看她写的小说。她关掉聊天框,打开文档,继续写《那些年》的新章节。窗外的月光洒在屏幕上,她的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心里更加坚定:不管遇到多少质疑,她都会继续用歌声和文字,把温暖的故事传递下去,不辜负那些相信她、支持她的人。
几天后,林晚星在小说的最新章节末尾,加了一段作者的话:“谢谢大家在风波中选择相信我,你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原创的勇气。青春的故事里,总会有风雨,但只要我们心怀真诚,就一定能看到阳光。接下来,我会继续把柯景腾和沈佳宜的故事写下去,也会把更好的歌声带给大家。”
评论区里,粉丝们纷纷留言:“永远支持晚星!”“期待新专辑,也期待小说更新!”看着这些温暖的回复,林晚星知道,这场小小的风波,不仅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和读者、粉丝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她的“跨界之路”,也会在这些支持下,走得更稳、更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MHW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