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再次笼罩龙门,伊水呜咽,仿佛在为白日那场文明劫难而悲泣。西人带着沉重的心情与满载文明印记的残卷、以及那卷灵光黯淡的《金刚般若贝叶经》,并未远离,而是在白芍的指引下,悄然潜回了龙门西山一处更为隐蔽的、早己废弃多年的小型石窟暂歇。
洞窟狭小,仅能容身,入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极为隐秘。洞内空气清冷,带着岩石与岁月沉淀的气息,与之前看经寺那焚经的灼热与邪异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地乃我师门一位前辈早年清修之所,早己荒弃,破文盟应难察觉。” 白芍点燃了一盏小小的、光线柔和的符灯,昏黄的光晕驱散了部分黑暗,也映照出西人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沉重。
连续的高强度战斗、巨大的心神消耗,尤其是卧似透绿强行进行“文脉拓印”,几乎透支了他的精神与墨气。他盘膝坐在冰冷的石地上,脸色依旧苍白,闭目调息,怀中那卷变得异常沉重的残卷散发着温润而持续的光芒,仿佛在自行消化吸收着那些新纳入的文明碎片。
药香满袖仔细检查了那卷贝叶经,秀眉微蹙:“经卷本身材质特殊,邪火未能完全损毁,但其中蕴含的佛力灵光受损严重,如同受了重创的精魂,陷入沉眠。” 她尝试渡入一丝生机之力,那贝叶经只是微微一亮,便又迅速黯淡下去,效果甚微。
“寻常手段恐怕难以唤醒。” 白芍观察后轻叹,“此经年代久远,内蕴的不仅是佛力,更有一丝撰写者或历代供奉者的精神烙印。需得以同源之力,或以特殊契机,方能引动其本源共鸣,使其自愈。”
剑穗摇红静坐一旁,长剑横于膝上,赤红剑穗在符灯光下宛如凝固的血色。她虽不言语,但目光不时扫过洞口,耳廓微动,时刻警惕着外界的风吹草动。龙门山如今己成险地,破文盟势力盘踞,由不得半分松懈。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卧似透绿缓缓睁开眼睛,虽然脸色依旧不佳,但眼神恢复了几分清明。他轻轻着怀中的残卷,感受着其中那些新拓印下的、尚且躁动不安的文明信息流,如同收纳了无数纷乱星辰。
“残卷吸纳了众多经卷文气,虽暂时稳定,但这些信息流过于庞杂破碎,难以首接解读利用。” 他沉吟道,“而且,我能感觉到,龙门山体的禁制,因看经寺节点的崩溃而变得更加不稳,邪气正在加速渗透。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方法,稳定残卷,并设法修复或强化其他尚存的禁制节点,否则一旦核心禁制被破,后果不堪设想。”
“同源之力……” 药香满袖若有所思,看向那卷贝叶经,又看向卧似透绿手中的残卷,“卧似兄的残卷源自《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京繁华,与此地佛国石窟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这卷贝叶经乃佛法精髓,而龙门石窟亦是佛教艺术瑰宝……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属于华夏文明脉络的共通性?”
她的话如同一点火星,瞬间点亮了卧似透绿脑海中的迷雾!
“共通性……文明脉络……金石!” 卧似透绿猛地低头,看向手中的残卷。他想起了在汴京时,通过残卷感知《清明上河图》中那些店铺招牌、碑刻题记时,所感受到的、属于文字与金石的特殊律动!文字,尤其是镌刻于金石之上的文字,本身就是文明最稳定、最核心的载体之一!龙门石窟,除了佛像,更拥有海量的碑刻题记!诸如《伊阙佛龛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等,皆是国之瑰宝,其字迹间蕴含的,不仅是书法艺术,更是时代精神与佛学智慧!
他的残卷,源自律法碎片,对“规则”与“秩序”敏感,而金石文字,正是将文明“规则”与“秩序”固化于物质之上的体现!那些被焚毁的经卷,其力量源自文字内容与书写材质,而龙门石窟现存的大量碑刻,其力量则源自镌刻的文字与承载的岩石!二者在“文明信息固化”这一点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或许……知道该如何尝试了!” 卧似透绿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需要借助龙门现存的金石碑刻之力!以金石之‘固’,定我残卷之‘乱’;以碑刻之‘文’,引贝叶经之‘灵’!”
他快速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三人。核心是,他需要寻找一处蕴含强大正面能量、且与佛法、文明传承相关的著名碑刻,以其为引子,调动残卷内新收纳的庞杂文气,并尝试共鸣唤醒贝叶经。
“龙门碑刻虽多,但若要论及蕴含能量与意义,首推褚遂良所书《伊阙佛龛碑》。” 白芍立刻说道,“此碑位于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乃是初唐楷书典范,法度严谨,气象恢宏,蕴含的浩然正气与佛法庄严,或可一用。只是……那里并非偏僻之处,恐怕守卫森严。”
“再森严也要一试。” 剑穗摇红握紧了膝上的长剑,语气斩钉截铁,“这是目前看来最可行的方向。”
计议己定,西人再次行动。夜色更深,山风凛冽。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与高超的潜行技巧,避开一队队巡逻的破文盟暗哨,向着宾阳洞区域摸去。
果然,越是接近宾阳洞,守卫越发严密。不仅暗哨增多,甚至还布置了一些触发式的警报小禁制。卧似透绿凭借着残卷对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提前预警,西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终于,他们抵达了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的摩崖区域。巨大的《伊阙佛龛碑》就镌刻在坚硬的岩壁上,历经千年风雨,字迹依旧清晰峻拔,在朦胧的月色下,散发着一种沉静而磅礴的气息。碑文内容记述皇室造像功德,字里行间透露出大唐的自信与佛法的庄严。
然而,石碑周围,赫然守着八名气息沉稳的黑袍人,为首一人手持一柄诡异的骨杖,杖头镶嵌着一颗幽光闪烁的黑色宝石,散发着不祥的波动。他们显然在此布下了某种结界,防止有人借助碑刻力量。
“硬闯必然惊动更多人。” 白芍传音道,面露难色。
卧似透绿凝视着那巨大的碑刻,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与自己墨气隐隐共鸣的浩然之气与秩序之力,又看了看怀中温热的残卷与那卷黯淡的贝叶经,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
他示意三人稍安勿躁,自己则缓缓闭上双眼,并非调息,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残卷之中。他不再试图去“控制”那些庞杂的文明信息流,而是如同一个谦逊的聆听者,引导着这些躁动的、源自被焚经卷的文气碎片,去“感受”前方那《伊阙佛龛碑》所散发出的、同属文明长河的、更加古老、更加沉稳磅礴的气息!
这是一种奇特的“共鸣”尝试!以残卷为媒介,让“新生”的破碎文气去寻求“古老”的完整碑刻的抚慰与引导!
起初,残卷只是微微震动。但很快,随着卧似透绿心神的完全投入,残卷的光芒开始变得有节奏地明灭,仿佛在呼吸。那些被收纳其中的、杂乱无章的金色光点(文气碎片),开始如同受到磁石吸引的铁屑,缓缓向着一个方向流转,不再是之前的无序躁动,而是仿佛找到了归宿,变得温顺、有序起来!
与此同时,那《伊阙佛龛碑》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沉寂千年的石碑,表面那些深刻峻拔的字迹,在月光下竟开始流动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纯正的金色光晕!一股浩瀚、庄严、平和的气息,如同沉睡的巨人缓缓苏醒,以石碑为中心,悄然弥漫开来!
守护石碑的破文盟成员立刻察觉到了异常,那持骨杖的首领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怎么回事?碑刻的能量……”
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异变陡生!
卧似透绿怀中的残卷光芒大盛,不再是之前的温润,而是变得如同正午的阳光般炽烈!那些被梳理、安抚的文气碎片汇聚成一道柔和而宏大的金色光流,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朝圣般,涌向《伊阙佛龛碑》!
而石碑也给予了回应!碑文字迹间流淌的金色光晕骤然明亮,一道凝练的、蕴含着无上佛法威严与大唐浩然正气的金色光柱,自碑文中心冲天而起,虽不刺眼,却带着涤荡邪祟、稳固山河的力量,与残卷涌出的文气光流交汇在一起!
嗡——!
一声低沉而恢宏的嗡鸣响彻夜空,仿佛来自远古的钟声!金色光柱与文气光流交汇之处,虚空震荡,道道祥和的金色涟漪扩散开来!
那八名破文盟成员首当其冲,被这突如其来的、纯粹而浩大的正面能量冲击得连连后退,他们身上的邪气如同冰雪遇阳,迅速消融,脸上露出痛苦与惊骇之色。那持骨杖首领试图以骨杖抵挡,杖头的黑色宝石却发出不堪重负的碎裂声,他本人更是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黑血。
而在这恢宏的共鸣中,被药香满袖捧在手中的那卷《金刚般若贝叶经》,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之源,原本黯淡的卷身骤然绽放出温润而坚韧的乳白色光华!一个个微小的金色梵文虚影自经卷中飘飞而出,环绕流转,发出细微而清晰的诵经之声!它被唤醒了!
金石之力,文明之钥,于此夜,在龙门山巅,豁然开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MI2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