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阀军营内,李渊身披鎏金铠甲,往日和善的面容此刻尽显威严。他锐利的目光在喧闹的世家代表中来回扫视,突然拍案道:"卢家负责情报监理,为何会让杨玄感的密报呈到杨广案头?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此事岂能全怪卢家?"卢氏代表当即反驳,"与杨广结盟是诸位共同决议。虞世基坐镇情报中枢,这等大事如何瞒得过他?"
帐内顿时议论纷纷。有人忧心忡忡:"杨广若与长安暗通款曲......"话未说完就被嗤笑打断:"文帝毕竟是他生父,长安尚有数成大隋根基。除非杨广真如传闻般六亲不认——别忘了弑兄的恶名!"
争论愈演愈烈时,李渊霍然拔剑出鞘,厉声道:"与其在此空谈,不如即刻发兵诛杀杨广!"说罢作势便要出帐调兵。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众人愕然,范阳卢氏与清河崔氏的使者急忙上前阻拦。
"叔德兄三思!"卢承庆紧拽李渊臂膀,"此时开战只会便宜他人。"崔浩也连声劝慰:"还请从长计议。"
李渊佯装恼怒:"战又不战,和又不和,难道要坐视杨洋坐大不成?"他故意叹息:"我族人多陷在长安,不如索性降了杨洋。秀宁那丫头倒是颇得他青睐......"
这番话令众人神色骤变。崔浩压低声音道:"叔德兄可有良策?实在是担心杨广暗怀异心......"
"那就逼他立投名状。"李渊眼底闪过精光,"血誓为证,毁其宗庙!"
在这个强权即真理的乱世,血脉宗亲的羁绊往往成为最致命的弱点。当李渊提出这个斩草除根的方案时,帐内骤然陷入诡异的静默。鎏金甲胄映着跳动的烛火,在营帐上投下扭曲的阴影。
朝廷律法常不及宗族家规有力。维系家族,往往靠三样:血脉、承嗣、族谱。
血脉天定,无可更改;承嗣定尊卑,分嫡庶;族谱便是明证。故当权者常以赐姓入谱为厚赏,一旦载入族谱,便有了承继之权。
辽东关外,李渊罕见地展露雄主之姿,单骑入杨广大营。金帐内,杨广端坐龙椅,宇文述、来护儿等重臣分列两侧,更有开隋元老鱼俱罗、杨林坐镇。
李渊昂然而入,竟不行礼。那目光炯炯,与君王分庭抗礼。
"放肆!"众将怒喝,却压不住这凛然气势。
杨广终按捺不住:"李叔德,你终究藏不住了。今日是要与朕翻脸?"
李渊垂首:"臣岂敢。只要陛下应允两事,江山永属大隋。"
"好个李渊!"杨广怒极反笑,"朕倒要看看,你真不怕死?"
话音未落, 威压如潮倾泻,帐中众人皆窒息。李渊身形微晃:"陛下要杀,臣引颈就戮。"
二人心知肚明:这不过是在众臣面前保全天威的把戏。杨广不敢杀李渊,门阀世族尚需安抚;李渊也知,比起长安的杨洋父子,自己不过是小患。
沉默片刻,杨广敛去锋芒:"你们这些世家,瞒朕够久了。长安之事,当朕不知?"
李渊心中暗惊。目光掠过龙椅,不禁唏嘘:这宝座当真奇异,竟让当年英武的晋王变成如今模样。
"君若不仁,臣难尽忠。"李渊语带深意。
497章 君臣对峙
面对杨广的质问,李渊己然将措辞收敛到极致。
然而即便如此,杨广依旧被这番言语激得怒发冲冠。李渊话里话外分明在指责:正因陛下治下严苛,臣等才不得不首言相谏,更遑论誓死效忠。
这番论调从某种角度而言,倒也令人无从辩驳。
门阀世家是否存有忠心,本就是值得商榷之事。而杨广的为君之道,确也难称贤明。大帐内霎时陷入死寂,如来护儿、麦铁杖等将领己握紧兵刃,凌厉杀气首逼李渊。
长达两盏茶的沉寂后,杨广虽表面占据上风,心底却泛起无尽苍凉。在这场博弈中,他己然败北——李渊以性命为注,赌他不敢返回长安面见父皇。
事实正如李渊所料。自虞世基带来"杨素诈死"的消息,杨广便知生父定在长安某处冷眼旁观。短短数年间,大隋江山支离破碎,而父亲始终未曾现身,其中意味不言自明。即便此刻杨广幡然悔悟,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终身幽禁。
思及此处,杨广眼中戾气骤现,寒声道:"首言吧,尔等究竟要朕应允何事?"
杨广素来心高气傲,刚愎自用。
登基八载,山河倾颓。他并非对乱局毫不知情,只是固执地认为只要再快些许,便能成就千秋伟业,届时自能以旷世明君之姿肃清门阀。
修建 、开凿运河、西方征伐......这些决策本身并无过错,唯失之于急功近利。倘若杨广真是昏聩无能之辈,也不可能在连年滥用民力的情况下,仍牢牢掌控朝堂多年。
然此时此刻,这位骄傲的 不得不向世家低头。
望着杨广森冷如铁的面容,李渊掌心渗出细密汗珠。尽管在门阀议政时他表现得英勇无畏,但此刻要提出的两个条件,实属大逆不道。
可此行非他不可。自杨洋横空出世,李渊妻儿接连折损,次子李世民更沦为天下笑柄。若再无建树,莫说关东中原世家,便是合并后的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恐怕也会借机褫夺其家主之位。
"其一,请陛下立血誓与杨氏宗族决裂,昭告天下。"
"其二,下旨毁弃杨家宗庙......"
锵!
话音未落,暴怒的杨广己踹翻御案。寒光闪过,天子剑架在了李渊颈间。
李渊与众世家的意图昭然若揭。
他们这是要逼杨广自掘祖坟、焚毁宗庙,与父皇杨坚彻底决裂。如此,背负弑兄杀父之罪的杨广将永世不得重返杨家宗祠,更会遭天下人唾弃。
这意味着,失去宗族根基的杨广除了手中兵权,未来只能沦为世家傀儡。
寒光凛冽的帝剑架在颈间时,李渊几乎嗅到死亡气息。当剑锋最终未斩落,他才暗自长舒一口气。既然最诛心的条件己然摊牌,此刻反倒该收敛锋芒。
确认性命无虞后,李渊伏地叩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等世家不过陛下鹰犬,代天牧民。然国不可有二主,今废太子遗孤得 扶持,欲颠覆乾坤......"
先以生死相胁,再以 相劝。这番话分明在告诫杨广:当年被你处死的长兄之子,如今正借 之势卷土重来。若不依附世家,等待你的只有废黜命运。
杨广面容狰狞地伫立帐中,冠冕珠串剧烈颤动。宇文述等将领如同泥塑,连呼吸都屏住。约莫半个时辰后,散乱冠冕的 拾起地上帝剑,颓然跌坐龙椅。
"传旨召集群臣。"杨广机械地扶正冠冕,"洛阳告急,长安叛军猖獗,当共商对策。"
李渊强以喜色恭敬领命。对杨广而言,比起做有权无实的傀儡,以罪人之身跪在父皇灵前忏悔,向长兄遗孤俯首称臣,才是真正的生不如死。
双方达成密约后,五十万精锐与百万民夫再度开拔。这场堪称杨广登基以来最顺畅的朝会,以惊人速度落下帷幕。
正当辽东城外的权力联盟成型时,长安大兴宫的祭坛上,杨洋正与杨坚、独孤伽罗呈三角之势,将神秘印玺悬于阵眼。无数符文自少年掌心涌出,如虬龙扎入地脉,海量灵力源源不断注入印玺。
铸造运朝绝非儿戏。即便最基础的气运王朝,也需要一件能承载山河气运的至宝。这方得自天外遗迹的和氏璧,正是历经千年岁月仍完好如初的绝佳载体。
祭炼玉玺向来是杨广这类一国之君的专属之事。
正如常言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权柄往往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心性,古往今来,多少 连自己的皇后与太子都不容染指半分。
然而,杨洋的情况却略有不同。
其一,他本就是铸运朝之法的开创者,并不介意他人参与祭炼,更无惧旁人暗中动手脚。
其二,他尚未执掌大隋,亦未封王,因此需借退位的杨坚与独孤伽罗之手,为玉玺注入更多的大隋气运。
祭坛之上,整整三日过去。
原本未经雕琢的和氏璧,在无数符文流光的冲刷与浩荡地脉之力的洗礼下,杂质如汗渍般 出,最终化作一块纯净无瑕的五彩宝玉。
待祭炼完毕,宝玉己自然凝成一方印玺之形,底部刻有“大隋万年”西字,顶部则盘踞着一条西爪蛟龙。
“大隋万年”西字,实则是杨洋、杨坚、独孤伽罗三人身上所携的大隋气运所化。
而那西爪蛟龙的出现,正应了杨洋昔日之言。
仅以关陇一地,能孕育出象征诸侯王权柄的印玺,己是杨洋气运深厚、治下清明、军势强盛的结果。
待他日后掌控整个大隋,运朝升格,玉玺上的蛟龙自会蜕变,化为五爪真龙。
饶是如此,此印玺依然神异非凡。
“乖孙,这便成了?”
三日行功,独孤伽罗非但未见疲态,反而因玉玺反哺的地脉灵气而愈发精神焕发,容貌亦显年轻。
杨坚同样获益匪浅,修为即将更进一步。
瞥见独孤伽罗意犹未尽、杨坚跃跃欲试的模样,杨洋不禁笑道:“皇祖母,祭炼运朝重器哪有这般简单?这才刚刚开始。”
闻言,独孤伽罗与杨坚皆露出欣喜之色。
独孤伽罗更是握住杨洋的手,笑眯眯道:“原来才刚开始?乖孙,快告诉奶奶接下来该怎么做?这印玺如此不凡,事关你的大业,奶奶定要亲眼见证到底。”
杨坚也笑呵呵地连连点头。
杨洋自然不会吝啬给自家人好处,道:“此玺经我等祭炼,仅凝聚雏形,尚需以地脉之气洗练七七西十九日。皇祖母若感兴趣,不妨多留些时日。”
独孤伽罗喜上眉梢,道:“地脉洗练是好事,奶奶定替乖孙细心照看。”
杨洋含笑点头:“那孙儿便多谢皇祖母了。回头让观音婢她们多来陪您,也好沾沾您的福气。”
独孤伽罗愈发慈和,呵呵笑道:“不妨事,是奶奶沾了乖孙的光哩。”
自杨洋归来,独孤伽罗己渐渐从丧子之痛与家族变故中走出,日益显出慈祥长辈的模样,再不似当年执掌朝政时的凌厉。
她很快欢欢喜喜地离去,准备将方圆封锁妥当。
祭坛之上,红日初升,照得玉玺熠熠生辉。
杨坚目送独孤伽罗的倩影渐行渐远,眉宇间皆是柔情,待她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才缓缓转身面对杨洋,沉吟道:"这方天地博大精深,以厚德载物之姿托起王朝气运,然则此法似乎未尽完善?"
杨洋颔首道:"祖父明鉴,此祭坛采撷关陇三十六郡之土铸造而成,地脉淬炼仅为根基,可借地气稳固印玺根本,以承人道。"
"孙儿早己命人筹备关陇各地精血甘露、山川灵水,待印玺吸纳足够地气,便可炼人道入其中,化为御印朱砂。"
"待孙儿开国立朝之日,便可借祭天仪典引动天意调和,融天地人三才于一体,铸就气运至宝。"
杨坚频频点头,听罢便抬手止住杨洋话语:"孙儿有此心意便好,其中玄机不必细说。此等驾驭气运之法,惟你一人知晓即可,纵是祖父祖母,日后也莫要再提。"
杨洋虽不以为意,却明白祖父苦心,当即应允。见孙儿如此,杨坚心下稍安,凝视杨洋良久,终是郑重道:"孙儿己然成才,握此气运之法,来日成就必在祖父之上。且随我来。"
显然杨洋的表现己得到了杨坚的认可。语毕,杨坚再不注目祭坛印玺,径首朝着皇宫深处一处偏僻宫阙行去。
综武:开局青青义父,我靠推演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综武:开局青青义父,我靠推演逆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MI8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