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不由忆起年少时,虽不善言辞,却因相貌出众,得镇阳城魏家赏识,从此踏上仕途修行之路。
"进屋说。"
赵普略一沉吟,将论语别在腰间,领着众人走向村落。
村落虽简陋,却有百余间房屋。唯独最深处的小院透着人烟,其余皆空置无人。
途经一处青石宅院时,杨洋无意间瞥见门缝内有虚幻人影手持长枪,演练着熟悉的杨家枪法。
眨眼间,人影消失无踪。
杨洋顿觉阴风阵阵,如坠鬼域。
他强忍惊骇,不敢声张。
身旁赵师容察觉异样,正要询问,被他拦住:"莫作声,跟着赵老走便是。"
前方赵普似有所觉,回头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杨洋只觉那笑容阴森可怖。
这赵老爷子...应当是人吧?
赵德芳总不至于将亲孙女送入虎口...
既入秘境,插翅难逃。
面对赵德芳等三位武圣,更有赵普这等深不可测的存在,众人只能听命行事。
所幸之后一路平安,众人来到一处朴素的院落。
一位五旬老妇迎出,热情招呼众人入座,又取走赵普手中的肥兔去沏茶。
赵德芳与黄裳恭敬异常,众人也随之拘谨。
唯独杨洋冷汗涔涔。
那老妇脚不沾地,身下无影。
分明...是个鬼魂。
院落中,茶香袅袅。
老妇人步履轻盈地回到屋内准备茶水,赵普则转向厨房,似乎要去拿些东西。
赵德芳正兴致勃勃地向孙女讲述往事:"小丫头,晓得这是哪儿不?汴京老城啊!想当年祖父还小,约莫西五岁光景,阿耶和叔伯们就在这院里,一边烤着肉喝着酒,一边敲定了先取南方再图北方的策略。"
"一顿烤肉定江山,这可是咱们大宋朝立国的根本决策..."赵德芳滔滔不绝地说着。
不多时,老妇人领着两位三十来岁的端庄妇人从屋内走出,三人手持茶盘,在老夫人示意下为众人奉上香茗。
"使不得使不得!这等小事哪能劳烦您老人家!"赵德芳连忙上前,殷勤地想要接手。
杨洋却敏锐地注意到,新出现的两位妇人同样脚不沾地,行走无声。他暗自腹诽,这位岳祖父怎么把大家带进了鬼宅?正思索脱身之计,忽见老妇人己悄然来到他与赵师容身旁,正亲切地握着赵师容的手说着什么。
老妇人忽然转头,对杨洋露出慈祥的笑容。这一笑让杨洋寒毛首竖,只得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回应。
片刻后,赵师容似觉口渴,正要端起茶盏饮用,杨洋心头一紧,下意识按住她的手腕:"娘子,别喝..."
话一出口,杨洋便后悔了。果然,院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包括那老妇人和两位女眷。
杨洋干笑两声:"这个...我看此处茅厕简陋,喝多了恐有不便。"这借口实在拙劣。
忽然,赵普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院中,正架起烤肉架子,似笑非笑地盯着杨洋:"杨家小子,莫非你发现了什么不该知道的秘密?"说着露出森森白牙。
这下不仅杨洋,连赵德芳、黄裳、曦池、赵师容等人都察觉异样,纷纷警惕起来。
"啪!"
"哎哟,夫人你这是作甚?"
就在气氛紧张之际,老妇人突然出现在赵普身旁,揪住了他的耳朵。更诡异的是,曦池等高手都未察觉她是何时移动的。众人不约而同放下茶盏,戒备起来。
收拾完赵普,老妇人转向杨洋,和蔼地问道:"孩子,可是老身吓着你了?"
见老妇人如此坦诚,杨洋终于鼓起勇气道:"老夫人,脚不沾地、行走无声、背光无影,这是鬼魅之相,对吗?"
老妇人神色一暗,强笑道:"孩子眼力真好。不过老身并无恶意,只是久未见生人,心中寂寥,才多说了几句。"
"这阴神茶并无害处,反倒能安神养气。老身就不打扰诸位了..."
话音未落,方才还装可怜的赵普突然沉下脸来。整个院落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压得人喘不过气。杨洋暗自运劲,随时准备出手。
就在此刻,老妇人抄起木棍,狠狠砸向赵普。
"老不死的,你发什么疯?"
"多好的孩子,心思细腻,见识广博,模样又俊俏。"
"怎么,欺负孩子显得你本事大?"
老妇人挥舞木棍追着赵普猛打,原本凝重的气氛随之缓和。
打完赵普,老妇人冲杨洋、赵师容等人点头微笑,招呼另两位往屋里走去。
"姐姐,那孩子真俊啊,比老爷年轻时还好看......"
"可不是嘛,这孩子多细心。小德芳来了这么多回,愣是没发现咱们身份,呆头呆脑的。"
"老爷说过,老赵家的种,都不成器!"
三人进屋后如同消失般不见踪影。
院中众人面面相觑。
赵普和赵德芳的脸色尤其难看。
简朴的院落陷入沉寂。
许久,赵普才在石凳坐下,闷头灌下一杯阴神茶。
赵德芳仍愤愤不平:"叔,杨家小子说的都是真的?"
综武:开局青青义父,我靠推演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综武:开局青青义父,我靠推演逆最新章节随便看!赵普瞪他一眼:"鬼怎么了?你婶害过你?"
赵德芳嘟囔:"鬼就了不起?我哪儿呆了?"
赵普转向杨洋:"小子倒是机灵。既然怕我赵家人害你,婚事就此作罢,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赵师容急忙道:"老爷子不可!夫君他......"
杨洋按住她手腕,从容道:"初次见鬼,多加小心也是人之常情。"
赵普无言以对。
杨洋运起大罗洞观观察秘境,只见山水依旧,却笼着层阴森气息。山崖处,一条遍体鳞伤的五爪金龙被墓穴所化的锁链禁锢。
赵普见状点头:"没错,此处正是赵家皇陵,也是大宋龙脉所在。"
杨洋注视着碎裂的五爪金龙,道:“这龙脉躁动不安,躯体残破,继续下去,只怕龙气会持续消散。”
赵普叹息道:“大宋初立时,龙脉并非这般。当年陛下修为超凡,与豫州龙脉相融,扫平乱世开创大宋。然大宋根基尚浅,外有大隋、大元、大明环伺。为震慑西方,陛下强行抽取半数龙气欲破仙道桎梏,最终功败垂成。”
“陛下临终前建此皇陵,以己身为锁囚禁龙脉。龙灵怨念日深,降下诅咒,使皇室血脉资质衰减,灵性蒙昧。我与陛下及众将商议,传位于太宗一脉,随后随陛下入陵镇守。”
杨洋闻言,心中波澜起伏。他忽然明白当年朝中武将处境,或许并非遭受打压,而是参与这镇龙大计。
“原来朝堂新政,竟能反哺龙脉?”杨洋恍然道。
赵普欣慰笑道:“正是如此。老夫坐镇皇陵两百载,近日忽见新生龙气反哺,方知外界变故。本欲召德芳询问,恰逢汴京动荡,便顺势将尔等唤来。”
赵德芳忍不住追问:“叔父,方才那三位夫人又是何来由?”
众人虽解开了镇龙之谜,却对这鬼物之事充满疑惑。赵普的鬼妻确实令他们震惊,这皇陵似乎还藏着更多隐秘。
赵普摇头道:“鬼神之说,老夫亦不知详。只知龙气异变后,秘境渐生古怪。自陛下入葬十余年后,龙灵反抗加剧,我们便怀疑仅凭陛下恐怕难以完全压制。”
“那段岁月里,许多老兄弟陆续在那山壁上凿出墓穴,各自安眠其中,以神魂之力辅佐陛下蕴养龙灵。”
“眼看老兄弟们一个个沉睡,我心如刀割,却不得不保全自身,以照应外界。”
“心中愧疚难当,我便日日在这皇陵中诵读圣贤典籍,借浩然正气化解龙灵怨气,也让沉睡的兄弟们知晓,我始终与他们同在。”
“如此一晃便是数十年光阴。”
“皇陵建成百年之际,某日我从梦中醒来,竟见亡妻立于床前,能言能语,虽周身萦绕几分阴寒之气,却与常人无异。”
“自她重现后,其余老兄弟们也渐渐苏醒……”
赵普絮絮低语。
不知何时,众人皆端茶静听,颇觉入神。
唯独杨洋一字不漏记下赵普所言,借助系统消耗大量气运值,将这段过往重新推演解析。
气运消耗如流水,每秒皆以千万计。
首至耗费三千余万气运值,杨洋心神骤然清明,系统亦反馈一股浩瀚信息——
“叮,消耗气运3600万,获得阴世龙庭铸造法。”
系统提示音落下,皇陵秘境两百年间的每一分玄妙,皆清晰展现在杨洋识海之中。
严格而论,这大宋皇陵秘境尚不算真正的阴世龙庭,仅具雏形。
九州天地元气充盈,阴气不显。自上古绝天地通后,天庭地府尽毁,世间武道盛行,本不该有鬼神僵尸等阴物存世。
机缘巧合下,赵匡胤强取豫州龙脉冲击真仙未果,遂辟此皇陵秘境。秘境依附龙脉地气,竟生出一丝阴土特性。
大宋开国时的名臣猛将,修为皆达天人境。沉眠后,其精神异力与地气相融,加之赵普身为儒家陆地神仙,日日诵圣贤之言,以浩然正气涤荡阴祟。
经年累月,阴气尽消,众人神魂逐渐寻回记忆情感,终化为鬼神。而未至天人境者,则化作尸鬼——人身虽亡,魂魄未散,记忆复苏,半人半尸半鬼之态。
杨洋细思此法,愈发感慨其精妙。阴世龙庭犹如阳世王朝之影,可补阴间底蕴。
然此法难以推行。龙脉、地气、秘境、忠臣、儒道神仙,诸般条件举世罕有。杨洋推测,除大宋外,或许仅大秦可尝试构筑阴世龙庭,其余诸朝皆无此机缘。
思及此,杨洋不禁轻叹。
赵师容敏锐察觉,悄然靠近低声问道:“夫君,可是心有烦忧?”
杨洋微微一笑,伸手环住赵师容的纤腰,温声道:“方才不识秘境玄妙,误将老夫人善心当作恶意,实在惭愧,故而叹息。”
赵师容眼波盈盈,柔声劝慰:“相公无需自责,不知者无罪。何况你我夫妻同心,又与老爷子亲如一家,待会儿随我去向老夫人赔个不是便是,老人家定会体谅的。”
这番话让杨洋眼中闪过亮色。是了,他可是赵家的乘龙快婿。当年赵匡胤冲击真仙未果,身陨后 龙脉,连魂魄都未能留存。加之秘境龙灵怨气未消,赵氏亡魂无法入内。念及此处,杨洋心头浮起个念头——何不将赵家祖陵迁为己用?不不,这怎能算侵占?他与师容本就是一体,待师容登临九五,他再完善阴世龙庭之法,助她降服龙脉,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赵普说得对,赵家子弟确实不堪大用。看来这初具规模的阴世龙庭,分明就是为他准备的。
越想越是心潮澎湃,杨洋当即携赵师容起身,朝赵普拱手道:“晚辈方才鲁莽,辜负老夫人美意,不知可否请老爷子引荐,容我夫妇当面致歉?”
先与这阴世龙庭的主事鬼神们打好关系才是正理。
(http://www.220book.com/book/MI8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