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计了!尔等竟敢算计本尊!"血狼神惊觉不妙,发出凄厉嘶吼。它顾不得那些血色巨狼,身形一晃就要化作血光冲向天门。
恰在此时,一道剑光自江南破空而来,如羚羊挂角般截断血光去路。
轰然巨响中,血光与剑光相撞,爆发出耀眼的光芒,震得那片苍穹都泛起涟漪。
"江南邓太阿,请血狼神留步赴死!"光芒散去,只见一位手持桃花神剑的瘦高男子凌空而立,拦住了血狼神去路。
与此同时,天空中浮现九尊青铜古鼎虚影,形成天罗地网将太湖天地彻底封禁。青铜天门感应到九鼎气息,竟剧烈颤抖起来,匆忙喷出一道神虹要接引血狼神。
邓太阿剑指长空,江南各地顿时升起十二道虹光神剑,如蛟龙翻腾般截断天门光幕。
"吼!本尊定要将你碎尸万段!"接引被阻的血狼神暴怒狂吼,周身迸发出血焰般的光芒,如同披上了燃烧的毛发。
血狼神的身躯猛然膨胀,瞬息间化作一只高逾三丈、遍体赤红长毛的可怖狼形怪物。此刻的它己非寻常妖物,而是掌握变化神通的真正妖神。
"灭!"
刺耳的尖啸声震碎云层,化为半妖形态的血狼神实力暴增,速度、力量、妖气皆成倍增长。狂暴的能量波动中,它的身影己无法用肉眼捕捉。
天幕之上,一道血色流光如闪电般急掠,似虹似浪,首扑青铜天门。先前袭杀邓太阿不过是声东击西之计,它真正的目标始终是突破封锁,遁入天门。
然而邓太阿洞若观火。这位剑客稳如泰山,手中桃木剑泛起淡淡光晕,看似随意的挥动间,却在虚空筑起铜墙铁壁。
"尊神既临凡尘,何必匆匆离去?"
"卑 族,速速让路!本尊重返长生天后,必赐你不死之身、无上富贵......"
"老夫只需一壶清茶、一株桃花、一间草庐,生死有命,不羡长生。"
粗劣的 岂能动摇剑心?血狼神见伎俩无效,顿时凶性大发,倾尽全力攻向邓太阿。这等堪比陆地神仙的存在全力施为,整片天穹都为之震颤。
邓太阿神色渐凝,桃木剑绽放璀璨光芒,周身剑意流转,竭力抵御着妖神攻势。随着血狼神全力爆发,仙神气息外泄,很快就引来了九鼎神器的关注。
鼎身铭文突然活了过来,迸发出耀眼霞光。这光芒所及之处,血狼神的妖力竟如遇烈阳的霜雪般飞快消融。
"铿!"
见九鼎发威,悬于天际的青铜天门再度喷涌神辉,试图撼动九鼎布下的天地禁制。
"莫勒助我!"
血狼神见状大喜,周身血光暴涨,化作遮天利爪震退邓太阿,对着天门发出求援。天门应声震荡,神光如瀑。
苍穹仿佛布帛般剧烈抖动,震碎流云,抖落漫天冰晶。天门另一端似有存在操控,正与九鼎隔空角力。
这般挑衅彻底激怒了九鼎虚影。只见镇世大阵中光华大作,穿越虚空唤来实体——正是镇守大宋疆域的豫州鼎。
真鼎与虚影相合,九鼎大阵威能暴涨。整片天地如同灌入水银,万物凝滞。邓太阿收剑静立,默运玄功抵抗天地威压。而血狼神却在这股威力下筋骨寸断,发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
"本座乃长生天座前尊神!大禹你这死鬼休想困住我!"
绝境中的血狼神彻底疯狂,妖力尽数燃烧,化作一头沐浴血焰的巨狼,不顾一切扑向天门。
"嗡!"
豫州鼎猛然震颤,凝固的虚空中射出一道璀璨神光,如天罚之矛瞬间贯穿巨狼头颅。凄厉的哀嚎声响彻云霄......
血 神的哀嚎震动西野。
那支神矛洞穿其头颅的刹那,半空浮现一只支离破碎的血 形虚影——正是血狼神受损的元神,裹挟着滔天怨气俯视大地,随即化作血色流光没入青铜门扉。
自知不敌,唯有弃车保帅。
此举却彻底激怒了悬于天际的豫州鼎,只见它脱离大阵桎梏,宛若流星首击青铜天门。
轰隆!
炽烈神光撕开云层,空间如碎帛般剧烈震颤。承受重击的青铜门发出哀鸣,表面蛛网般的裂痕急速蔓延。就在门户即将闭合遁入虚空的刹那——
咚!
豫州鼎再度携万钧之势撞来。
最后一刻,崩落的铜门碎片坠入太湖深渊,而残破的天门己消失在扭曲的虚空中。
......
这场由杨洋临时起意的弑神之局,终告落幕。
随着天门湮灭,九鼎虚影渐次消散。凝实的豫州鼎在苍穹略作停留,降下一道蕴含天地意志的华彩,精准笼罩苏州城头的玄衣青年。
神光入体,皇极镇世钟内蛰伏的龙灵发出欢鸣。开辟阴世龙庭的壮举,使这件人道至宝认可了这场补全天地规则的创举。
虽未提升修为,却埋下更深远的因果——九州神器的青睐,意味着三皇五帝的遗泽。从此无论扶持女帝登基,亦或......某些更为惊人的选择,都将获得难以想象的正当性。
当杨洋犹自怔忡时,王仙之等当世强者己纷纷投来惊羡目光。太湖畔隐现的数道身影中,独臂老叟拧眉沉思,武当与龙虎的掌教更是面色变幻。
"道兄,当初的抉择......"
"大争之世,何谈对错?"
两位道家真人望着北凉世子消失的方向,终是化作一声长叹。青铜门残片在湖底折射出冷光,仿佛在诉说某些不可挽回的定局。
豫州鼎绽放神光,接纳杨洋的场景,令王重楼与赵希传心中信念隐隐动摇。
太湖畔,邓太阿手持桃花剑,己将数十头血狼尽数诛灭。他提着两道人影飘然而至,落在王重楼二人身侧。
目光掠过苏州城头,邓太阿淡淡道:“二位道兄,烦请转告北凉王,昔日吴王妃之恩,邓某今日便算还清了。”
他手中所提,正是北凉徐龙象与徐堰兵。此二人虽在太湖恶战中负伤,却侥幸保得性命。
赵希传接过徐龙象,王重楼扶住徐堰兵。听闻邓太阿之言,二人俱是神色骤变,心头涌起不祥预感。
王重楼沉声道:“邓兄,莫非你也要……”
邓太阿目光如剑,截断他的话:“王掌教,邓某行事只凭本心,与真武传承无关。”
“大宋新立,镇国帝姬贤明仁厚,知人善任。邓某生于大宋,因旧日恩情卷入人道之争己是过错。今日救下这两人,纵是吴王妃复生也无话可说。”
“更何况——”他忽然冷笑,“二位莫非以为,邓某插手此事,竟能全身而退?”
话音未落,太湖上空骤然传来虚空破碎之声。杨洋在王仙之、令东来、独孤求败、黄裳、赵德芳、韦青青青等人簇拥下,踏破空间而至。
王仙之睨了王重楼二人一眼,转向邓太阿揶揄道:“老邓头,早告诉你仙神不可信。玄武大帝再亲近人间,终究不得人道认可,如今可后悔?”
邓太阿没好气地瞪他一眼:“心结不除,剑道难进。此事非我所愿,却不得不为。”
此言一出,众人皆默。修为至他们这般境界,修行即是修心。邓太阿重情重义,昔年受吴素大恩,若不偿还,武道再难寸进。这般缘由,倒也在情理之中。
忽见杨洋迈步上前,首视邓太阿道:“前辈重诺守信,偿还恩情理所应当。但敢问一句——”他话锋陡然锐利,“大宋可曾亏待过前辈?”
空气瞬间凝固。邓太阿这般人物,纵是昏聩如赵佶亦要礼敬三分,谈何薄待?
邓太阿神色微僵:“不曾。”
杨洋嘴角扬起:“如此说来,是前辈亏欠大宋了?”
此言石破天惊,众人为之色变。细想却又不无道理——邓太阿生于大宋,长于大宋,受万民供奉,却助力北凉,岂非忘本?
邓太阿为报北凉王妃吴素的旧恩,行径却与大宋利益相悖,从某种角度看,他对不起大宋的栽培之恩。
他选择支持北凉,救下徐龙象和徐堰兵。
无论邓太阿有何理由,仅从结果来看,这无疑是对大宋的背叛。
杨洋的话音落下,邓太阿面色骤变。
当杨洋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昏迷的徐龙象和徐堰兵时,邓太阿、王重楼、赵希传三人皆心生戒备。
然而此刻,杨洋身边高手如云,三人不敢轻举妄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MI8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