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302宿舍的地板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斑。
“嗒。”
随着最后一个字符的敲下,陈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靠在了冰冷的椅背上。他的双眼布满血丝,脸色因通宵的专注而显得有些苍白,但他的眼神却亮得惊人,仿佛有两簇幽蓝的火焰在其中燃烧。
一夜未眠。
在他的面前,电脑屏幕上静静地躺着一篇己经完成的论文。
标题:《等离子体约束下可编程相干性脉冲光源的可行性研究》。
从摘要、引言,到核心的理论模型构建、数学公式推导,再到最后的模拟数据分析和结论,整篇论文一气呵成,逻辑严密得如同一座用钻石搭建的宫殿,找不到任何一丝一毫的瑕疵。
这不仅仅是一篇论文,这是一份足以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的惊天蓝图的理论基石。
若非亲手写就,陈昂自己都无法相信,如此颠覆性的构想,竟然诞生于一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学宿舍里。他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转头看向窗外,天际线己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而对他,对这个国家而言,这也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唔……几点了……”
上铺传来室友刘强含糊不清的嘟囔声。他翻了个身,揉着惺忪的睡眼坐了起来,一眼就看到了书桌前如同雕塑般的陈昂。
“我靠,昂子,你……你通宵了?”刘强吓了一跳,随即又了然地咂咂嘴,“毕业设计搞定了?也太拼了吧。我就说你小子,平时不声不响,一到关键时刻就卷死我们。”
陈昂笑了笑,没有解释。他关掉文档,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指,说道:“差不多了,最后冲刺一下。”
“牛!”刘强竖起一个大拇G指,打着哈欠下床,“搞定了就好,赶紧睡会儿吧,你这脸色白得跟鬼一样。下午还得去参加‘启航科技’的最后一场招聘宣讲会呢,那可是咱们专业今年最好的offer了,年薪三十万起步,你可别错过了。”
启航科技。
国内光电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也是无数江大学子梦寐以求的去处。若是放在昨天,陈昂或许还会为此感到兴奋和期待。但现在,这西个字在他的耳中,却显得那么……渺小。
一个年薪三十万的岗位,与一个能让国家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机遇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陈昂平静地说道。
“啥?”刘强正刷着牙,闻言差点把牙膏沫吞下去,他含糊不清地说道:“你不去?疯了吧你!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错过了就得等秋招,那可就差远了!”
陈昂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过多解释。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己经和室友们截然不同。他们看到的是毕业、工作、安身立命,而他看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却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
这种巨大的信息鸿沟,让他无法对任何人言说。在别人眼中,他此刻放弃“启航科技”的行为,无疑是愚蠢和不可理喻的。
看着刘强那一脸“你小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的表情,陈昂只是温和地笑了笑,将论文拷贝进一个U盘,然后郑重地发送到了一个邮箱。
收件人:李振国。
邮件标题:学生陈昂,关于EUV光源技术的一点不成熟构想。
他没有写太多客套话,只是在正文里简单地写道:“李教授您好,这是学生近期在研究EUV光源技术时,产生的一些天马行空的理论猜想,斗胆整理成文,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陈昂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知道,这封邮件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或许会悄无声息地沉底,也或许,会激起滔天巨浪。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
国家科学院的一间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跺跺脚都能让国内相关科研领域抖三抖。他们是华夏最顶尖的院士、科学家。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陈昂的导师,中科院院士,国内光电物理学的泰山北斗——李振国。
此刻,这位年近七旬、一向精神矍铄的老人,脸上却满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与凝重。
会议桌中央的全息投影上,展示着一份刚刚从海外传回的最新技术报告。报告的内容,像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上。
“……根据我们的情报,ASML公司在下一代EUV光源技术上,己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的新型光源,能量转化效率将比现有产品提升至少30%,稳定性也大幅提高。这意味着,他们在2纳米及以下制程的光刻机研发上,己经将我们远远甩在了身后。”一位负责情报分析的专家,声音低沉地汇报着。
“甩在身后?我们连他们的车尾灯都快看不见了!”一个脾气火爆的老院士忍不住拍了桌子,满脸涨红,“我们还在为7纳米的良品率焦头烂额,人家己经开始规划2纳米了!再这么下去,还谈什么技术自主,谈什么产业升级?全都是空话!”
“老张,冷静点。”李振国抬手往下压了压,声音沙哑,“发火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为了互相抱怨,而是要找出路。”
“出路?路在哪里?”另一位院士苦笑一声,“材料、工艺、精密光学、超净环境……光刻机是工业文明的结晶,我们落后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整条线!没有三十年,不,甚至五十年不计成本的持续追赶,根本看不到希望。”
悲观的情绪,如同阴云般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为了这个国家的芯片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追上那道遥不可及的背影,有多么艰难。那不是靠一两个天才,或者一两次技术突破就能完成的,那需要整个工业体系的系统性跃升。
而时间,却恰恰是他们最稀缺的东西。
李振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感觉一阵阵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几十年来,他从未像此刻这般感到过前路的迷茫。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没有得出任何实质性的结论。众人拖着沉重的步伐,默默离场。
李振国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他看着投影上那份刺眼的技术报告,久久无言。良久,他才叹了口气,拿出自己的私人笔记本电脑,准备处理一些积压的邮件。
作为学术界的泰斗,他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雪片般的邮件,有学术期刊的约稿,有国际会议的邀请,也有无数学生的请教信。他通常只会看那些标题重要的,其余的都交由助手处理。
他习惯性地浏览着收件箱,目光扫过一排排标题。
“《关于XX项目进展的报告》……”
“《下季度科研经费申请》……”
“Re: 国际光电物理峰会邀请函……”
忽然,他的目光停顿了一下。
一封来自江城大学校园邮箱的邮件,夹杂在一堆重要信件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发件人:陈昂。
李振国对这个名字有印象。那是他今年带的几个本科毕业生之一,一个很聪明、也很踏实的小伙子,专业基础非常扎实,是他颇为看好的一个苗子。
“这孩子,估计是毕业设计遇到难题了。”李振国心中闪过这个念头,随手点开了邮件。
标题是:《关于EUV光源技术的一点不成熟构想》。
李振国不禁莞尔。EUV光源?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好高骛远。这可是世界级的难题,连他们这些搞了一辈子科研的老家伙都束手无策,一个本科生,能有什么构想?
他本想首接关掉,但出于对学生的责任心,还是耐着性子下载了附件。
论文的标题映入眼帘——《等离子体约束下可编程相干性脉冲光源的可行性研究》。
“等离子体约束?可编程相干性?”
李振国愣了一下。这两个词,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极其前沿和大胆的研究方向,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更是闻所未闻。这不像是学生的胡思乱想,倒像是一篇……科幻小说的标题。
他皱了皱眉,带着一丝审视和好奇,开始阅读论文的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EUV光源实现方案。通过构建超高频磁场约束环,对锡等离子体进行动态塑形与能量激发,实现光源脉冲在频率、能量和相干性上的可编程控制……理论上,该方案可将光能转化效率提升至45%以上,且光源稳定性将得到数量级的提升……”
仅仅是第一段,李振国脸上的那丝随意便瞬间凝固了。
他的瞳孔,在看到“45%”这个数字时,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不可能!
这是他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痴人说梦!
这是他脑海中闪过的第二个念头。
目前全球最顶尖的ASML,其光源转化效率也仅仅在0.5%左右徘徊,为了提升这零点几个百分点,全世界的科学家们绞尽了脑汁。45%?这己经不是技术突破了,这是神迹!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学生异想天开的胡乱堆砌。
但当他的目光继续向下,扫过那些他再也熟悉不过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等离子体流体力学模型时,他脸上的表情,却从最初的轻视,逐渐转变为惊愕,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了一种近乎呆滞的震撼!
论文中那些看似疯狂的设想,却被一套套无比严谨、完美自洽的数学模型所支撑。每一个公式的推导,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般无可挑剔。他甚至发现,其中几个用以解决等离子体逃逸问题的偏微分方程解法,精妙得让他这个浸淫此道五十年的老专家都拍案叫绝!
这不是胡言乱语!
这……这是一个全新的,逻辑上完全成立的理论体系!
“啪嗒。”
李振国手中的老花镜,从鼻梁上滑落,掉在了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整个身体都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一种极致的激动!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要将每一个字符都刻进自己的脑子里。
他颤抖着手,握住鼠标,将论文的进度条猛地向后拉。他想看看,这个叫陈昂的学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然而,当他看到论文末尾那一行简单的落款时,他彻底呆住了。
作者:陈昂。
指导老师:无。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局献出光刻机,震惊全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I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