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那一大包系统性的复习资料,苏晚晴像是久旱的禾苗逢了甘霖,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不一样的光彩。
她如饥似渴地扑在那些泛黄的书页和工整的笔记上,像一只不知疲倦的春蚕,拼命啃食着桑叶,只为积蓄力量,破茧成蝶。
刘光福给她弄来的那盏新煤油灯,成了他们小世界里最亮的星。
灯罩擦得锃亮,火苗调到最大,昏黄却温暖的光,勉强驱散着北大荒冬夜的严寒和黑暗。
苏晚晴就趴在炕桌这头,面前摊开数学、物理、化学课本,还有那一沓沓珍贵的笔记。
她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笔尖在草纸上沙沙作响,演算着一道道复杂的题目。遇到卡壳的地方,她会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或者烦躁地抓抓头发;一旦豁然开朗,解出难题,她眼睛里瞬间迸发出的光芒,比煤油灯还亮。
刘光福就坐在炕桌那头,离灯稍微远点,借着散射过来的微光,面前也摊着一本书——通常是政治或者语文。
他看得极其吃力。
政治那些绕口的论述,他得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反复读好几遍,才能勉强理解个大概意思。语文那些古文,更是看得他头晕眼花,好多字都不认识,得靠猜。
但他不放弃。
他手里攥着一支短得快握不住的铅笔头,在一个用废纸订成的本子上,歪歪扭扭地抄写着他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者标记下不认识的字。
那专注又痛苦的样子,像极了正在跟一头看不见的猛兽搏斗。
有时候,苏晚晴抬起头,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看到他拧成疙瘩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心里又好笑又心疼。
“光福,要不…你先休息吧?你这看得太费劲了。”她轻声劝道。
刘光福抬起头,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倔强地摇摇头:“不累!你看你的,不用管我。我多认几个字,总没坏处。”
他冲她咧嘴笑了笑,那笑容在跳动的灯光下,带着点傻气,却格外坚定。
他知道自己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但他就是想陪着她,想离她的世界近一点,再近一点。
他不想将来她谈起大学生活、谈起那些他听不懂的学问时,自己只能像个傻子一样在旁边干瞪眼。
哪怕只能多认识几个字,多明白一个道理,也是好的。
夜深了,寒风从窗户缝隙钻进来,吹得灯苗忽闪忽闪。
苏晚晴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那件刘光福硬塞给她的军大衣,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刘光福立刻放下手里的“天书”,站起身。
他先是检查了一下炉子,添了几块煤,让炉火旺起来。
然后,他走到苏晚晴身边,把自己刚才坐着的、带着他体温的小马扎挪到她脚下。
“脚放上来,垫着点,暖和。”他不由分说地把她的脚连同棉鞋一起搬到马扎上。
苏晚晴的脚早就冻得冰凉,骤然接触到那点温热的木头,一股暖意从脚底蔓延上来。
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刘光福又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用毛巾包着的搪瓷缸子,递到她面前。
“快,趁热喝了。”
苏晚晴接过缸子,入手温热。打开毛巾,一股混合着麦乳精和特殊清甜气的味道扑面而来——又是他那个“祖传”的营养品。
缸子壁上还残留着他胸膛的温度。
她捧着温热的缸子,小口小口地喝着,那暖流不仅驱散了身体的寒冷,更一首暖到了心里。
她看着他又坐回对面,重新拿起那本让他痛苦不堪的书,鼻尖有点发酸。
这个男人,把她所有细微的不适都看在眼里,用他最笨拙又最实在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
“光福,”她放下缸子,声音轻柔,“那道关于加速度的物理题,我有点绕不过弯,你再帮我讲讲你那个骑自行车的例子呗?”
她知道,让他讲题,比让他自己死记硬背更能让他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果然,刘光福眼睛一亮,立刻放下书,凑了过来。
“哪道题?我看看!”他拿起草纸,虽然上面的符号他大多不认识,但听苏晚晴复述完题目后,他又开始用他那套“土法炼钢”的方式,连比划带说。
“你看啊,就还是骑自行车去县里。一开始慢,后面越蹬越快,这个速度变化快慢,就是加速度!你想啊,你要是猛地使劲蹬,速度噌一下就上去了,加速度就大!要是懒洋洋地蹬,速度慢慢悠悠往上走,加速度就小…”
他讲得唾沫横飞,虽然不够严谨,但生动形象,总能巧妙地击中问题的要害。
苏晚晴听着他质朴却首指核心的讲解,往往能茅塞顿开,之前卡住的思路瞬间畅通。
“我明白了!光福,你真是个天才!”她由衷地赞叹。
刘光福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嘿嘿笑着挠头:“啥天才,我就是瞎琢磨。”
教完了物理,苏晚晴也会主动给他讲解政治和语文。
她尽量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和晦涩的古文,翻译成他能听懂的大白话。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咱们干活不能光埋头傻干,得抬头看路,得明白为啥干,为谁干…”
“这句诗啊,是形容一个人品行高洁,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她讲得耐心细致,声音像潺潺流水。
刘光福听得极其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却又发自内心的问题。
“那为啥莲花出淤泥就不染呢?它身上有蜡啊?”
“咱们为啥要‘按劳分配’?不能按需分配吗?谁需要多就给谁?”
苏晚晴被他这些天真又带点哲理的问题问住,往往需要思考一下,才能给出一个尽量让他理解的回答。
这个过程,对她自己也是一种梳理和提升。
煤油灯下,一个教,一个学;一个问,一个答。
知识像涓涓细流,在两人之间流淌,滋润着彼此的心田。
他们不仅仅是恋人了,更像是携手闯关的同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有时候学累了,两人会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刘光福会跟她吹牛,说他以后要挣大钱,给她买最好看的裙子,带她吃遍天下好吃的。
苏晚晴则会笑着听,偶尔补充一句:“还要有个大书房,装满书。”
“对!装满书!”刘光福大手一挥,豪气干云,“你看一本,我帮你擦一本!”
朴实无华的梦想,在寒冷的冬夜里,散发着温暖动人的光。
距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连队里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但在这个被煤油灯照亮的小小角落里,刘光福和苏晚晴却异常平静和充实。
他们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们拥有彼此,拥有共同的梦想,拥有挑灯夜战、并肩奋斗的每一分每一秒。
这就足够了。
足够他们鼓起勇气,去迎接那场即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战役。
灯光摇曳,将两人埋头苦读的身影,紧紧缠绕在一起,投射在墙壁上,仿佛永远不会分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MIS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