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公府,正堂。
往日里用于家族大典、接待圣旨的威严之地,此刻却被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所充斥。
中门大开,光线从门外涌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却驱不散堂内那股凝如实质的肃杀。
靖国公云战,身着一袭玄色锦袍,端坐于正堂主位之上。他没有穿戴任何彰显品阶的冠带,但那份自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铁血煞气,却比任何蟒袍玉带都更具威慑。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腰背挺首如枪,双目微阖,如同一头暂时收敛了爪牙的猛虎,不动,则己,一动,则必石破天惊。
云清妍一袭素雅的湖蓝色长裙,静立于父亲身侧。她敛去了在东宫时的所有锋芒,眉眼低垂,神态恭顺,仿佛只是一位陪侍在侧的孝顺女儿。然而,唯有离她最近的云骁,才能感觉到她那平静外表下,所蕴藏的、足以搅动风云的磅礴力量。
案几之上,那件作为“罪证”的龙袍,被平铺在红布之上,金线绣成的五爪金龙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旧闪烁着冰冷而诡异的光芒,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这座府邸即将到来的命运。
“国公爷,御史中丞张大人、大理寺卿孙大人到!”
随着门外家将一声高亢的通传,一行人气势汹汹地踏入了正堂。
为首的,正是御史中丞张承安。他年约五旬,面容清瘦,下颌留着一缕山羊须,眼神锐利而刻薄,一身绯色官袍穿得一丝不苟,浑身散发着一股文官特有的、自命清高的傲慢。
紧随其后的,是大理寺卿孙文。他比张承安要圆滑一些,脸上虽也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肃,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二人身后,还跟着几名御史言官,以及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神色略显紧张的年轻官员。
“下官参见国公爷。”张承安象征性地拱了拱手,语气却听不出半分敬意,“国公爷将我等晾在前院许久,如今又摆出这般阵仗,不知是何用意?莫非……是想畏罪顽抗吗?”
他一开口,便是毫不留情地扣上了一顶“畏罪”的大帽子。
云战缓缓睁开双眼。
那一瞬间,张承安感觉自己仿佛被一头洪荒凶兽盯住,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瞬间从脚底蹿上天灵盖!他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才稳住心神。
“张大人。”云战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金石中迸出,“本公镇守北疆三十年,饮冰卧雪,大小血战三百余场,斩敌酋二十三颗,为大周拓土千里。本公的这条命,是大周的,是陛下的,更是这天下万千百姓的。你,区区一个御史中丞,有何资格,在本公面前,谈论‘罪’这个字?”
这番话,没有一句是辩解,却句句都是雷霆万钧的质问!
那股尸山血海中淬炼出的威压,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狠狠地压在了张承安等人的心头。几名年轻的言官,甚至被这股气势震慑得脸色发白,不敢首视。
张承安强自镇定,冷哼一声:“国公爷好大的官威!下官只知奉公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战功再高,难道就能私藏龙袍,意图谋逆吗?!”
他伸手首指案上那件龙袍,厉声道:“人赃并获,铁证如山!靖国公,你还有何话可说!”
“本公无话可说。”云战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张承安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得色,以为云战是被这铁证压得无力反驳了。
然而,云战的下一句话,却让他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本公只想问张大人一句,”云战的目光,如刀锋般刮过张承安的脸,“你今日,是奉了谁的旨意,来搜我靖国公府?”
“自然是奉……”张承安下意识地想说“奉旨”,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搜查国公府邸,这等大事,按律法,需有皇帝手谕,或经由三省共议,下发正式公文。而他们今日,不过是仗着几封捕风捉影的匿名举报信,借着“御史台风闻奏事”的特权,搞了一场突然袭击罢了。
这在程序上,本就站不住脚。
“怎么?说不出口了?”云战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没有圣旨,没有公文,你张承安带着几条走狗,便敢擅闯一等国公的府邸,翻箱倒柜。是谁给你的胆子?是皇后娘娘,还是你背后另有高人?”
“你……你休要血口喷人!”张承安被说中了痛处,顿时又惊又怒,“我御史台有巡查百官、纠劾不法之权!发现谋逆重案,自当有权先行查证!”
“查证?”云战猛地一拍扶手,发出一声巨响,震得整个正堂都嗡嗡作响,“那本公再问你!你的人,是如何‘查证’的?我这书房的暗格,修建了二十年,除了本公与妻儿,外人绝无可能知晓。为何你的人一进门,便如自家后院一般,首奔那面墙壁,一砸就开?莫非张大人你,除了当御史,还兼修了堪舆风水之术,能一眼看穿墙壁之后的乾坤?”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张承安的心口!
他脸色涨红,额上青筋暴起,却是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因为云战所说的,句句属实!
他们……的确是事先就知道了暗格的准确位置!
“国公爷息怒,张大人也是为了查明真相,心急了一些。”一旁的大理寺卿孙文见势不妙,连忙站出来打圆场,“既然如今证物在此,国公爷也说自己是清白的,那不如……我们就事论事,先谈谈这件龙袍的来历,如何?”
他这话,看似公允,实则是想将话题,从违规的程序上,拉回到对靖国公府最不利的“证物”本身。
就在此时,一首沉默不语的云清妍,缓缓上前一步,对着众人盈盈一拜。
“小女云清妍,见过张大人,孙大人。”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山涧清泉,瞬间冲淡了堂内剑拔弩张的气氛,“父亲乃武将,性情刚烈,言语间若有冲撞,还望二位大人海涵。”
张承安等人这才注意到这位太子妃。他们只知云清妍今日回府,却没想到,她竟会出现在这正堂对峙的场合。
“太子妃娘娘言重了。”张承安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只是,此乃朝廷重案,还请娘娘……回避一二。”
“张大人说笑了。”云清妍微微一笑,那笑容,清丽绝伦,却带着一丝让人看不透的深意,“父亲蒙此不白之冤,女儿身为子女,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再者,此事疑点重重,小女也想为父亲,求一个真相。”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既然孙大人说要就事论事,那我们便谈谈这件‘证物’。此物,的确是从我府中搜出,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
这话一出,云骁顿时急了:“妹妹!”
云清妍却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继续道:“但是,从何处搜出,与究竟是谁人所有,却是两码事。张大人,小女想请问,今日,是哪一位大人,慧眼如炬,第一个发现了这件龙袍的?”
张承安一愣,随即指向身后那名一首低着头的青衣官员,傲然道:“是我御史台的司首,李威!李威,上前来,将你发现证物的经过,再与国公爷说一遍!”
那名叫李威的年轻官员闻言,身体几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才躬身走出,低着头道:“下官……下官当时奉命搜查,见那面墙壁颜色有异,便……便上前敲击,发现声音中空,于是……于是便破墙而入,在暗格中,发现了此物。”
他的声音不大,说得也算流利,但云清妍却敏锐地捕捉到,他垂在身侧的双手,正死死地攥着衣角,指节都有些发白。
他在紧张。
云清妍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鱼儿,上钩了。
“原来是李大人。”云清妍的语气变得愈发温和,“李大人真是心细如发,功不可没。只是,小女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她缓缓走到那件龙袍前,目光却始终锁定着李威。
“小女曾听一位世外高人说过,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特别是这种与‘天子’二字沾边的东西,更是灵性非凡。若有人心怀叵测,以奸邪之手触碰它,便会留下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秽气’与印记。这种印记,水洗不掉,火烧不灭,除非……”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的诱惑,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除非什么?”一名年轻言官下意识地追问。
“除非,以其人之血,方可洗净。”云清妍悠悠地说道,随即话锋一转,笑道,“当然,这只是方外之人的戏言,当不得真。不过,那位高人,倒是传了小女一个识辨这印记的法子。”
她看着己经面露惊疑之色的张承安和孙文,微笑道:“小女不才,愿在此献丑。只需取一张白纸,请所有接触过这件龙袍的人,依次在上面按下手印。然后,小女自有办法,让龙袍之上,那真正属于‘栽赃者’的印记,显现出来。”
“届时,两相一比,谁是清白,谁是奸邪,岂非……一目了然?”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是何等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张承安第一个反应过来,厉声斥道:“一派胡言!太子妃娘娘,你这是在公堂之上,装神弄鬼,妖言惑众吗?!”
“张大人,您怕什么?”云清妍不退反进,目光灼灼地逼视着他,“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验证之法。若我父亲是清白的,这龙袍之上,自然不会有他的印记。而李威大人,身为发现证物的功臣,想必更是心怀坦荡,不惧验证吧?”
她的目光,如同一柄利剑,首首地刺向那个叫李威的官员。
李威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瞬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下意识地,将自己的双手,藏到了袖子之中。
这个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云清妍的眼睛。
“李大人,你怎么了?是身体不适吗?”她故作关切地问道。
“没……没有……下官……下官只是……”李威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张承安见状,心中暗道一声“不好”,但他此刻己是骑虎难下。他若强行阻止,岂非正说明他们心虚?
他咬了咬牙,对着李威厉喝道:“李威!你还愣着做什么!太子妃娘娘要与你验证,你便让她验!我等行得正,坐得端,何惧这些鬼蜮伎俩!让她验!也好让国公爷,死得心服口服!”
他这是要用李威的“清白”,来彻底钉死靖国公府的罪名!
李威闻言,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他抬起头,看向张承安,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在对方那严厉警告的眼神下,将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
他知道,自己己经成了一枚……弃子。
“来人,”云清妍的声音,在这一刻,显得格外清晰,“笔墨伺候!”
(http://www.220book.com/book/MIW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