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茶馆酒肆里,连日来都弥漫着一股异样的躁动。柳成义坐在府中书房,听着手下汇报 “谣言散布情况”,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 —— 自北狄被周时砚夜袭粮草营、退回关外的消息传回京城,他就如坐针毡,生怕周时砚凭战功巩固权势,回京后翻查太子旧案,牵连柳党。
“相爷,按您的吩咐,咱们的人己在各茶馆散布谣言,说‘周时砚在边关故意放北狄撤退,实则与北狄暗中勾结,还收了北狄的黄金’,不少百姓都信了,连世家子弟都在议论‘镇北将军通敌’。” 手下校尉躬身禀报,“贵妃娘娘也在后宫给陛下吹风,说‘周时砚手握五万兵马,若真有异心,京城恐难控制’,陛下听后,脸色很是凝重。”
柳成义满意地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光有谣言不够,得让陛下真的起疑心。你去联络吏部的王尚书、兵部的刘侍郎,让他们联合其他三位世家大臣,联名上奏,请陛下召回周时砚,彻查他的通敌嫌疑。就说‘北狄俘虏供认 “京城有人承诺给粮草”,周时砚身为边关统帅,嫌疑最大’,把这盆脏水,牢牢泼在他身上!”
校尉领命而去。三日后,早朝时分,金銮殿内的气氛格外压抑。吏部尚书王大人手持奏折,率先出列,跪在地上:“陛下,臣等五人联名上奏!据北狄俘虏供认,此次北狄突袭雁门关,是因‘京城有人承诺战后提供十万石粮草’。周时砚在边关故意放北狄撤退,不乘胜追击,恐就是那个‘京城人’!臣等恳请陛下召回周时砚,彻查通敌嫌疑,以安朝堂、平民心!”
其余西名世家大臣立刻跟着跪下,齐声附和:“恳请陛下召回周时砚,彻查通敌!”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寒门官员们脸色发白 —— 周时砚在边关浴血奋战,却被诬陷通敌,可柳党势大,又有俘虏证词 “佐证”,没人敢轻易开口反驳。周衍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大臣,又看向站在列中的林文彦,显然在权衡。
就在这时,林文彦拄着拐杖,缓缓走出列,声音虽缓却字字有力:“陛下,臣有话要说!王尚书等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是柳党故意造谣,诬陷忠良!”
柳成义脸色一变,立刻反驳:“林老大人,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我们有俘虏证词,怎会是造谣?你莫不是收了周时砚的好处,故意偏袒他?”
“柳相少要血口喷人!” 林文彦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两卷东西,递到太监手中,“陛下,这第一卷,是周时砚此前派人送回京城的‘柳党送假情报’证据 —— 上面有柳相心腹给北狄送假情报的路线图,还有被擒获的蒙面人供词,供词中明确说‘是柳相下令突袭粮草车,阻止周将军支援边关’。”
他顿了顿,又指着第二卷:“这第二卷,是蒙面人身上搜出的‘柳府私兵令牌’,还有周时砚绘制的‘北狄粮草营布防图’—— 周将军若真通敌,为何要夜袭北狄粮草营,断其补给?为何要冒死守住雁门关?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柳相先诱北狄进攻,再派人破坏支援,如今见周将军获胜,又造谣诬陷,分明是想借北狄之手除掉周将军,掩盖自己的罪行!”
苏明宇立刻出列补充:“陛下,臣可作证!周将军夜袭粮草营,斩杀北狄守将,缴获战马百匹,这是实打实的战功!若真通敌,他何必让士兵流血牺牲?柳相所谓的‘故意放北狄撤退’,不过是北狄缺粮自退,与周将军无关!还请陛下明察!”
寒门官员们纷纷附议,有的说 “柳党造谣成性,不可信”,有的说 “周将军忠勇,定不会通敌”。周衍拿起林文彦递上的证据,仔细翻看 —— 假情报路线图上有柳党心腹的签名,蒙面人供词有手印,令牌上的 “柳府私兵” 字样清晰可见,这些证据链完整,远比世家大臣空泛的 “嫌疑” 更有说服力。
他放下证据,看向柳成义,语气带着几分威严:“柳相,林老大人呈上的证据,你可有话说?”
柳成义脸色惨白,支支吾吾:“陛下,这…… 这是周时砚伪造的证据,想嫁祸给老臣……”
“证据确凿,岂容你狡辩!” 周衍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周时砚在边关浴血奋战,守住雁门关,击退北狄,是大靖的功臣!所谓‘通敌’,不过是谣言!朕宣布,周时砚通敌嫌疑不实,驳回召回请求,令其继续驻守边关,防备北狄再次来犯!”
跪在地上的世家大臣们脸色难看,却不敢再反驳。柳成义也只能躬身:“臣…… 臣遵旨。”
退朝后,周衍召林文彦至御书房,语气带着几分疲惫:“林老,今日多亏了你,不然朝堂又要乱了。柳党势大,世家又多依附于他,朕若处置他们,恐激化矛盾,只能暂时压下此事。”
林文彦躬身道:“陛下的难处,老臣明白。只要能还周将军清白,暂时不处置柳党也无妨。老臣会派人给周将军送信,告知京城情况,让他安心守边关。”
离开皇宫,林文彦立刻回到府中,提笔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先是告知 “京中谣言己破,陛下信任依旧,柳党暂时不敢再动”,随后又写道:“近期发现二皇子周景渊频繁与东宫侍卫密谈,侍卫曾多次出入‘福记客栈’,与不明身份之人接触,恐与北狄仍有勾结,望将军留意边关动向,防备二皇子暗中使绊。”
他将密信交给心腹护卫,叮嘱道:“务必尽快送到雁门关,亲手交给周将军,路上小心,别让柳党的人截获。”
护卫领命,连夜出发。林文彦站在窗前,望着边关的方向,眼神凝重 —— 柳党虽暂时受挫,二皇子却仍在暗中活动,京城与边关的暗流从未停止。他只盼周时砚能守住边关,早日查清真相,还大靖一个清明的朝堂。
而此时的雁门关,周时砚正站在城楼上,看着士兵们加固城墙。当他收到林文彦的密信,看到 “二皇子频繁密谈” 的内容时,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他握紧信纸,心中清楚 —— 这场与柳党、二皇子的较量,远未结束。接下来,他不仅要防备北狄再次来犯,还要警惕京城的暗箭,这场硬仗,还得继续打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