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一章 临西根基稳 兵锋指沧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明末人多势众 http://www.220book.com/book/MK5I/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二十一章 临西根基稳 兵锋指沧州

临西县衙后园的老槐树下,赵峰正翻看着新送来的《扩编名册》。册子是用桑皮纸装订的,每页都盖着鲜红的“军印”,墨迹未干的字迹里透着规整——这是苏眉特意让人用新制的雕版印刷术印的,比手写快了三倍,还不易出错。

“将军,第三师的花名册核完了。”苏眉捧着另一摞册子走来,裙角扫过青砖地上的青苔,带起细碎的凉意。她身后跟着两个女兵,各抱着一捆新编的《军规》,封面上用朱砂写着“令行禁止”西个大字。“新募的3000精兵都按您的吩咐分好了班,每班12人,设班长1名;3个班为1排,设排长1名;3排为1连……层层往上,团级以上配了专职文书,负责记录军功和损耗。”

赵峰抬头时,正撞见她发间别着的木簪——那是用去年攻城时缴获的敌军枪杆雕的,上面刻着细密的缠枝纹,还是他亲手磨的刃。“文书人选都查过了?”他指尖划过名册上“识字率90%”的标注,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满意,“别让心术不正的混进来。”

“都查了三遍呢。”苏眉笑着拍拍册子,“都是清河县学堂里挑的先生,家里三代都是农户,最是本分。昨日考了算术和书写,最差的也能默写整篇《论语》。”她忽然压低声音,“对了,柳烟姐姐让人送了新制的伤药来,说掺了长白山的野山参,比之前的药效快一倍。她还说,医馆新来了个懂正骨的郎中,以前在太医院待过,专治跌打损伤。”

赵峰“嗯”了一声,目光转向院墙外——那里新拓了百亩空地,搭着成片的帆布棚,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军械营那边怎么样?新一批的环首刀该出窑了吧?”

“早好了!”卫一的大嗓门从棚子那头炸过来,震得槐树叶簌簌往下掉。他手里拎着两把刚开刃的长刀,刀身映着日头,亮得能照见人影。“您瞧这弧度,铁匠铺的老王说,按您画的图纸改了三次,砍三指粗的木桩跟切豆腐似的!”他说着就耍了个刀花,却没留神身后的柴火堆,绊得一个趔趄,幸好被旁边的士兵扶住才没摔着。

赵峰皱眉:“军营里不许耍花样,忘了军规第七条了?”

卫一立刻收了刀,挠着头嘿嘿笑:“这不是高兴嘛。对了将军,骑兵营的马具也赶出来了,马鞍上加了软垫,据说能减少颠簸——您要不要去试试?新到的那批蒙古马,性子烈得很,刚好给您驯驯。”

“稍后再说。”赵峰翻开《军需报表》,目光落在“粮草”一栏,“昨日从顺德府缴获的粮仓清点完了?”

“清完了!”柳烟提着药箱走来,发间的银链随着脚步轻响,“共得小米3000石,小麦5000石,够全军吃三个月的。我让人分了三成给临西县的百姓,按户头领,登记册就在您桌上呢。另外还查出2000匹棉布,我让纺织坊的女工赶制冬衣,估摸着下月就能给士兵们换上。”她放下药箱,从里面拿出个小册子,“这是新拟的《卫生章程》,规定了营房每日要洒石灰,士兵三日一洗澡,伤口必须用烈酒消毒……您看看可行?”

赵峰接过册子,指尖触到纸页上绣着的小图案——是朵简单的蒲公英,定是柳烟的手笔。“就按这个办。”他翻过几页,忽然停在“军中食堂”那栏,“每日加一顿肉粥?现在粮草虽足,也不能太铺张。”

“不是顿顿都有啦。”柳烟笑着抢过册子,用红笔圈出“每三日一餐”的字样,“医书上说,适量吃肉能补气血,减少生病。您看士兵们最近训练量多大,不多补补哪扛得住?再说,肉都是从顺德府缴获的牛羊,放久了会坏的。”

正说着,周平骑着匹黑马从城外奔来,马蹄踏过青石板路,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将军!沧州那边有动静了!”他翻身下马,将一封插着鸡毛的信递过来,“探子说,沧州知府联合了附近三个县的守军,共集结了15000人,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还架了二十架投石机,看样子是要跟咱们硬耗。”

赵峰展开信纸,上面的墨迹被雨水洇了些,却依旧能看清密密麻麻的防御部署。他指尖在“护城河宽五丈”的字样上顿了顿,忽然抬头问:“临西县的新式投石机造得如何了?就是能抛火罐的那种。”

“早造好了10架!”卫一立刻接话,我在明末人多势众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在明末人多势众最新章节随便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老王说,罐子里装了松脂和硫磺,落地就炸,火能窜三丈高!昨日试了试,半亩地的杂草都烧光了!”

赵峰点头,转身走向沙盘——那是用临西县的黄土堆的,沧州城的轮廓被捏得棱角分明,护城河用蓝布铺着,三道壕沟则嵌着深色的石子。“周平,你带第二师沿运河北上,佯装攻打沧州东门,把他们的主力引到东岸。记住,保持距离,别真让投石机打着。”

“卫一,第一师随我走陆路,绕到沧州西门。那里的城墙是去年洪水冲过的,根基松,我让人备了三十架云梯和五辆撞车,半夜摸过去,趁他们援兵没到先炸开个缺口。”

“苏眉,第三师留5000人守临西和顺德府,你带5000人守运河南岸的粮仓,别让敌军抄了后路。每日派快船往前线送两次粮,记得让船工都穿救生衣——上个月新做的那种,塞了芦花的,浮力大。”

“柳烟,医队跟着第一师走,多带些治疗烧伤的药膏,火罐炸开难免有烫伤。再备些预防瘟疫的汤药,让士兵们出发前都喝一碗。”

众人领命时,赵峰又补了句:“沧州城里有个百年老字号的药铺,叫‘回春堂’,老板是个爱国的老秀才,咱们进城后别惊动他。苏眉,记着让人送两匹棉布过去,就说是……给铺子里的小伙计做冬衣。”

苏眉笑着应了,心里却明镜似的——去年赵峰带伤打顺德府时,就是这老秀才偷偷从城墙递下来的金疮药,还附赠了张画着逃生路线的地图。

三日后,沧州城外的芦苇荡里,第一师的士兵正借着暮色调试投石机。卫一蹲在火罐旁,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塞干柴,嘴里还念叨着:“多塞点多塞点,烧得旺些!”赵峰站在土坡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头的动静——守军正缩在垛口后烤火,偶尔有巡逻的士兵走过,脚步虚浮,看样子是熬了好几夜。

“将军,风速稳定,距离刚好。”军械营的老王举着测风旗喊道。

赵峰放下望远镜,挥了挥手。卫一立刻点燃引信,士兵们合力推动杠杆,十只火罐“嗖嗖”地掠过夜空,拖着长长的火尾砸向城墙。只听“轰隆”几声巨响,城头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守军的惊叫声、投石机倒塌的轰鸣声混在一起,乱成一团。

“上云梯!”赵峰一声令下,早己待命的士兵们扛着云梯冲向城墙,撞车则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朝着那处被炸开的缺口猛撞过去。

与此同时,运河北岸的周平见东门守军果然倾巢而出,立刻下令:“吹号!让小船队顺流而下,把火油桶往敌军粮船上扔!”

沧州城内,回春堂的老秀才正对着药碾子出神,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喊杀声,刚要起身,就见一个女兵捧着两匹蓝棉布闯进来,笑着说:“赵将军让给您的,说天冷了,给小伙计做件新棉袄。”老秀才摸着棉布上细密的针脚,忽然老泪纵横——去年那包金疮药,他本没指望能有回音。

黎明时分,沧州城的城门被撞开,赵峰带着士兵们涌入时,正撞见卫一扛着个吓得发抖的小吏过来:“将军,这是知府的账房,说藏了本密账,记着往京城送银子的事!”

赵峰接过账册翻了翻,眼神沉了沉:“收好,这是将来清算的凭证。”他转头看向街旁,苏眉正带着士兵给百姓分发粮食,柳烟则在临时搭起的医棚里给伤员换药,阳光透过硝烟,在她们身上镀上了层柔和的金边。

【当前控制区:临西县、顺德府、沧州及周边五县(共15,800平方公里)

己占领土地占大明国土比例:0.105%

占世界土地比例:0.0031%

兵力配置:

- 第一师:10,000人,任务完成度100%(攻克沧州城,缴获粮草8000石、军械3000件)

- 第二师:10,000人,任务完成度100%(牵制敌军主力,烧毁敌粮船12艘)

- 第三师:10,000人,任务完成度95%(守卫粮道,输送补给12次,暂无损耗)

- 新增第西师(组建中):预备兵力3,000人(正在沧州城接收降兵整编)】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K5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明末人多势众 http://www.220book.com/book/MK5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