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第 81 天,陈工团队将工作重心放在了通讯设备的修复上。在仓库的设备区,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从废弃通讯站带回的零件 —— 生锈的天线、破损的接收器、老化的电路板,陈工和他的团队正拿着万用表、烙铁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检测、焊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主要问题出在接收器的信号模块上,这里的芯片烧坏了,需要更换一个新的。” 陈工指着电路板上一个黑色的芯片,对身边的助手说,“我们之前在废弃通讯站找到的备用芯片应该能用,你去拿过来,注意别碰坏引脚。”
助手很快取来备用芯片,陈工屏住呼吸,用烙铁将旧芯片取下,再将新芯片精准焊接到电路板上。经过两个小时的调试,接收器终于发出了 “滋滋” 的电流声,屏幕上开始跳动微弱的信号波纹。
“有信号了!” 助手兴奋地大喊,“虽然信号很弱,但能接收到频段了!”
陈工没有放松,继续调整天线的角度:“信号太弱不行,必须增强信号强度,才能接收到清晰的信息。我们去仓库屋顶搭建一个更高的天线架,把天线架在 3 米高的位置,应该能改善信号。”
众人立刻行动,赵刚和孙强带着工具爬上仓库屋顶,用钢管搭建起简易的天线架;陈工则在地面调试接收器参数,随着天线被缓缓升起,屏幕上的信号波纹越来越清晰,甚至开始出现断断续续的语音片段。
“…… 这里是…… 城东幸存者营地…… 有需要…… 物资支援的…… 请回复……”
断断续续的语音从接收器里传出,虽然不完整,但足以让在场的人激动不己 —— 这是末世以来,他们第一次接收到外界幸存者的信号!
“成功了!我们能联系到其他幸存者了!” 顾明华兴奋地跳了起来,小雅也拉着陈雪的手,眼里满是好奇。
顾玉萍紧紧盯着接收器,语气难掩激动:“陈工,能不能想办法增强信号,让我们能清晰地和对方对话?”
陈工点头,继续调试设备:“再给我半小时,我们优化一下信号放大模块,应该能实现双向通话。”
下午 3 点,通讯设备终于调试完成。陈工对着麦克风,按下通话键:“这里是城西仓库幸存者团队,听到请回复!重复,这里是城西仓库幸存者团队,听到请回复!”
几秒钟后,接收器里传来清晰的回应:“这里是城东幸存者营地!终于有人回复了!你们在哪里?有多少人?需要什么帮助吗?”
仓库里瞬间沸腾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 —— 他们终于不再是信息孤岛上的幸存者,而是找到了可以交流、合作的同伴。
通过通讯设备,顾玉萍和城东幸存者营地的负责人 —— 一位名叫赵勇的退伍军人,进行了第一次正式交流。两人互相介绍了各自团队的情况:城东营地有 40 人,主要依靠废弃的商场作为据点,擅长收集和加工金属物资,拥有简易的冶炼设备,但医疗物资和种子严重短缺;而城西仓库团队则在医疗、农业、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正好能弥补城东营地的短板。
“我们营地有不少金属零件和冶炼好的钢材,你们要是需要,可以用医疗物资或种子来换。” 赵勇的声音从接收器里传来,带着真诚,“末世里,单打独斗太难了,我们要是能合作,互相补充资源,生存下去的几率会大很多。”
顾玉萍立刻回应:“我们完全同意合作!我们可以提供抗生素、消毒水等医疗物资,还有蔬菜种子,换取你们的金属零件和钢材。另外,我们团队有机械工程师,能帮你们维修设备,你们要是有需要,我们也可以派技术人员过去支援。”
双方一拍即合,约定第二天上午,由城东营地派 3 人携带金属物资,到仓库附近的废弃加油站进行首次物资交换,同时进一步商讨深度合作的细节。
为了确保首次交换顺利,顾玉萍做了周密安排:周凯和李阳带领 5 人巡逻队,提前去加油站检查环境,排除安全隐患;陈峰和刀疤强负责护送医疗物资和种子,确保物资安全;刘雯则准备了一些应急药品,以防对方有人受伤或生病。
“第一次合作很重要,不仅要交换物资,更要建立信任。” 顾玉萍对众人说,“我们要展现出诚意,同时也要保持警惕,确保交换过程安全,不出现任何意外。”
末世第 82 天上午 10 点,双方在废弃加油站如期会面。城东营地的 3 人穿着统一的工装,携带了满满两箱金属零件和 10 根冶炼好的钢材,为首的正是赵勇本人 —— 他亲自带队,足见对这次合作的重视。
“顾姐,久仰大名!” 赵勇一见到顾玉萍,就热情地伸出手,“早就听说城西有个团结能干的幸存者团队,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顾玉萍笑着回握:“赵队长客气了!你们能主动提出合作,这份诚意我们很感动。来,这是我们准备的物资,100 盒抗生素、50 瓶消毒水,还有 20 包蔬菜种子,都是我们团队精心挑选的优质种子。”
双方当场清点物资,确认无误后,赵勇从背包里拿出一张手绘的地图,递给顾玉萍:“这是我们营地附近的资源分布图,标注了几个未被探索的废弃工厂和种子站。尤其是北边的‘海城种子站’,里面肯定有大量的粮食种子和农业设备,我们营地人手不足,一首没敢去探索。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可以联合组队,一起去探索,找到的资源我们按 4:6 分成,你们 6,我们 4,毕竟你们的战斗力和技术更强。”
顾玉萍接过地图,仔细查看 —— 海城种子站距离仓库约 15 公里,位置相对偏僻,周围没有大型流民势力,风险较低,而且种子站里的粮食种子正是仓库团队需要的 —— 目前仓库的小麦、玉米种子储备不足,若能补充,就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我们完全同意联合探索!” 顾玉萍立刻表态,“我们可以派 8 人参与,包括 2 名技术人员、韩广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3 名战斗人员、2 名医疗人员,还有 1 名农业专家,负责识别和收集种子。你们派 5 人即可,主要负责金属物资的收集和运输。”
赵勇大喜过望:“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可以出发!我回去后立刻安排人手,准备物资,明天上午 10 点,我们还在这里集合,一起去种子站!”
物资交换圆满结束,双方约定好联合探索的细节后,各自返回据点。顾玉萍拿着金属零件和地图,心里满是期待 —— 这次合作不仅能补充团队急需的金属资源,还能通过联合探索获取更多种子,为团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回到仓库后,顾玉萍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和陈工团队,召开联合探索筹备会议,确定参与人员和分工:
战斗组:由陈峰、李阳、刀疤强组成,携带复合弓、消防斧、简易盾牌,负责应对途中的流民和感染者,保护团队安全;
技术组:由陈工和他的助手组成,携带维修工具和检测设备,负责破解种子站的门锁、维修可能遇到的农业设备;
医疗组:由刘雯和林娟组成,携带急救包、抗生素、“抗瘟草” 汤药,负责应对突发伤病,保障团队健康;
农业组:由马叔和王萌组成,携带种子收集袋、土壤检测工具,负责识别优质种子、筛选可利用的农业设备,确保收集的种子能正常种植。
同时,团队还准备了充足的物资:高热量压缩饼干、纯净水、防水手电筒、绳索、滑轮,以及用于标记路线的荧光棒 —— 防止在种子站内部迷路。陈工还特意改造了两台便携式照明设备,亮度是普通手电筒的 3 倍,能照亮种子站内部的黑暗区域。
“种子站内部可能有大量废弃的设备和杂物,容易隐藏感染者或流民,战斗组一定要注意警戒,不能掉以轻心。” 陈峰对战斗组成员说,“我们采用‘三角防御阵型’,我在正面,李阳和刀疤强在两侧,确保没有死角。”
马叔则对王萌叮嘱:“收集种子时,一定要看清楚保质期,优先选择未过期、包装完好的种子;遇到农业设备,先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转,能修的尽量标记下来,让技术组帮忙维修,不能修的就拆解有用的零件带回来。”
晚上,团队还通过通讯设备,与城东营地再次确认细节:双方明天上午 10 点在加油站集合,统一出发;探索过程中,由顾玉萍和赵勇共同指挥,遇到危险时,以保护人员安全为首要原则,必要时可放弃部分物资,优先撤退。
末世第 83 天上午 10 点,双方团队在废弃加油站准时汇合。顾玉萍带领的 8 人团队精神,装备齐全;赵勇的 5 人团队则携带了冶炼好的钢材,准备用于修复种子站可能遇到的设备。
“顾姐,都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 赵勇检查完物资,对顾玉萍说。
顾玉萍点头,对着众人喊道:“出发!目标 —— 海城种子站!注意安全,互相照应!”
两队成员并肩出发,沿着公路朝着种子站的方向前进。路上,双方成员互相交流着末世生存的经验 —— 城东营地的人分享着金属冶炼和设备维修的技巧,仓库团队则传授着农业种植和医疗急救的知识,原本陌生的两队人,很快就熟悉起来,气氛轻松而融洽。
“你们的灌溉系统真的能全自动控制?” 城东营地的一个年轻成员好奇地问王萌,“我们营地的蔬菜都是人工浇水,每天要花很多时间,要是能用上全自动灌溉系统就好了。”
王萌笑着回答:“当然能!等这次探索结束,我们可以派技术人员去你们营地,帮你们搭建灌溉系统,只要你们有足够的水管和零件,很快就能用上。”
上午 11 点半,联合团队终于抵达海城种子站。种子站的大门紧闭,上面锈迹斑斑,门口的牌子上还能看到 “海城种子储备中心” 的字样,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杂草的 “沙沙” 声。
“大家小心!先检查周围环境,确认没有危险再进门!” 陈峰压低声音,带领战斗组成员绕着种子站巡逻,其他成员则在原地待命,准备随时支援。
几分钟后,陈峰回来汇报:“周围没有流民和感染者的踪迹,但种子站的后门有被撬动的痕迹,可能之前有人进去过,我们进去后一定要更加警惕。”
陈工立刻上前,检查种子站的大门锁芯:“是普通的挂锁,我用工具就能打开,大家做好准备,门打开后,战斗组先进去,清理内部环境。”
随着陈工手中的工具转动,“咔嗒” 一声,门锁被打开。陈峰、李阳、刀疤强立刻举着武器,小心翼翼地走进种子站,其他成员紧随其后。
种子站内部一片漆黑,弥漫着灰尘和种子的霉味,货架倒在地上,种子散落一地。陈工打开便携式照明设备,强光瞬间照亮了内部 —— 一排排货架上,还整齐地摆放着未被拿走的种子箱,上面标注着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 等字样,显然这里的大部分种子都还完好!
“太好了!这么多种子!” 马叔兴奋地走过去,拿起一个种子箱,打开检查 —— 种子颗粒,没有发霉,保质期还有一年,完全可以正常种植!
顾玉萍和赵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和希望。这次联合探索的开局,比想象中顺利太多,而这,仅仅是双方合作的开始。
“大家分头行动!战斗组负责警戒,技术组检查设备,医疗组待命,农业组收集种子!” 顾玉萍下达指令,联合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种子站里响起了久违的忙碌声,像是一首充满希望的歌,预示着双方合作的美好未来,也预示着末世里,幸存者们通过团结与合作,终将迎来新的生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MK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