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第 150 天,农业基地保卫战结束后的第二天,联盟开始着手改造投降的流民。顾玉萍将 30 名愿意留下的流民分成三组,每组 10 人,分别分配到农业基地、城东营地和青山牧场,由联盟老成员带领,参与日常劳动 —— 有的跟着马叔学习种植技巧,照料作物;有的跟着赵勇的冶炼团队学习金属加工,制作工具;有的则跟着林青山学习畜牧管理,喂养牛羊。
“我们联盟不歧视任何人,只要你们真心改过自新,愿意靠双手劳动,就能在这里安稳活下去。” 顾玉萍在流民动员会上说,“但如果有人想偷懒耍滑,甚至破坏联盟规则,我们也绝不姑息,会立刻将其驱逐。”
为了帮助流民快速融入,联盟还安排了 “一对一帮扶”—— 每个流民都有一个联盟老成员作为帮扶对象,负责教他们劳动技能、讲解联盟规则、解决生活困难。顾明华帮扶的是一个叫小虎的年轻流民,小虎以前是街头混混,末世后跟着黑虎抢物资,现在却想好好过日子。
“小虎,你看,给蔬菜浇水要浇在根部,这样才能被吸收,叶子上不能浇太多,容易生病。” 顾明华耐心地教小虎浇水,“以后每天早上我们都来菜地浇水、除草,中午跟着马叔学习识别种子,晚上还能去听技术交流会,慢慢就能学会很多本事。”
小虎认真地点头,手里的水壶小心翼翼地对着蔬菜根部浇水,虽然动作还很生疏,但眼神里满是认真。他以前从未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过,现在却觉得这种踏实的生活比抢物资更有安全感。
经过半个月的改造,大部分流民都适应了联盟的生活,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还认同了联盟的规则和理念,有的流民甚至主动提出要加入安保队,为保护联盟贡献力量。“以前我靠抢别人的东西活下去,心里总是慌慌的,现在靠自己劳动吃饭,睡得香、吃得饱,我想保护这份安稳的生活。” 小虎在申请加入安保队时,真诚地说。
随着联盟成员的增加和资源需求的扩大,现有的西个据点己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顾玉萍和联盟核心成员经过讨论,决定开拓新的据点 —— 位于海城西部的废弃 “西城农机厂”。这里不仅有大量的农机设备和零件,还能改造成工业生产基地,为联盟提供更多的工业支持。
末世第 160 天,顾玉萍带领 30 名联盟成员,包括陈工的工业团队、陈峰的安保团队和部分流民,前往西城农机厂开拓新据点。农机厂的规模很大,有几栋厂房和一个大型仓库,里面散落着大量的农机设备,虽然有些己经损坏,但大部分零件还能使用。
“我们首先清理厂区的废弃设备和垃圾,修复厂房的屋顶和墙壁,确保能安全居住;然后整理里面的农机设备,能修复的尽快修复,不能修复的拆解零件,用于制作新的设备。” 陈工制定了详细的开拓计划,“我们还要在厂区周围搭建围墙,设置防御工事,防止流民或野生动物闯入。”
成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 安保队负责清理厂区内的废弃车辆和垃圾,排除安全隐患;工业团队负责检查和修复农机设备,筛选可用零件;其他成员则负责搭建围墙和整理厂房,为后续的生产和居住做准备。
一周后,西城农机厂的开拓工作基本完成 —— 围墙搭建完毕,厂房修复完好,清理出 10 台可修复的农机设备,还整理出大量的金属零件和工具。顾玉萍将这里命名为 “西城工业基地”,任命陈工为负责人,负责管理工业生产,为联盟提供农机设备、工具和武器支持。
“有了西城工业基地,我们就能修复更多的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制作更多的工具和武器,提升联盟的战斗力和生活质量。” 陈工站在修复好的拖拉机旁,兴奋地说,“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能让这些拖拉机重新运转,用于农业基地的耕作和运输。”
随着联盟的发展,成员之间的物资交换需求越来越大 —— 有人擅长种植,收获了大量蔬菜;有人擅长养殖,拥有多余的肉类;有人擅长手工,制作了精美的工具和家具。为了方便成员交换物资,促进资源流通,顾玉萍决定在仓库和城东营地之间的废弃广场上,建立 “海城幸存者交易市场”,每周举办一次交易活动。
末世第 165 天,第一届交易市场正式开业。广场上摆满了摊位,每个摊位上都摆放着成员们带来的物资 —— 新鲜的蔬菜、肉类、鸡蛋,手工制作的家具、工具,甚至还有医疗部制作的草药膏和农业部培育的幼苗。成员们拿着自己多余的物资,在摊位之间穿梭,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有的用蔬菜换肉类,有的用工具换种子,有的则用手工品换草药膏,交易氛围热闹而和谐。
“我用这把自制的木椅,换你两斤羊肉怎么样?” 一个擅长木工的成员对着养殖团队的成员说。
养殖团队的成员笑着点头:“没问题!这把椅子做工精细,正好我需要一把新椅子,我们交换!”
交易市场不仅方便了成员之间的物资交换,还吸引了周边一些小型幸存者团队前来交易。他们带来了联盟缺乏的野生水果、皮毛和矿石,换取联盟的种子、药品和工具,进一步丰富了联盟的物资种类,也加深了与周边幸存者的联系。
顾玉萍看着热闹的交易市场,心里满是欣慰:“交易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促进资源流通,还能增强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信任,让联盟更有凝聚力。未来,我们还要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公平的定价机制,让交易市场成为联盟发展的重要
联盟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资和设备,更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顾玉萍意识到,末世里的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必须让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和技能,才能让联盟长久发展。于是,她决定在仓库的空地上建立 “海城幸存者学校”,为联盟的孩子和愿意学习的成年人提供教育。
学校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 —— 陈雪负责教授语文和数学,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马叔负责教授农业知识,教大家识别种子、种植作物;陈工负责教授工业知识,教大家认识设备、制作工具;刘雯负责教授医疗知识,教大家基础的急救技能和健康常识;林青山则负责教授生存技能,教大家野外求生、识别动植物。
小雅是学校里最认真的学生之一,她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学校,认真听老师讲课,还会主动帮助其他年纪小的孩子学习。“我要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后成为像顾姐、马爷爷、陈工叔叔那样的人,为联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雅在作文里写道,字里行间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成年人也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之前的流民和缺乏技能的成员,他们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努力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希望能为联盟做更多的贡献。“以前我什么都不会,只能靠抢物资活下去,现在我学会了种植和简单的工具制作,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活得更有尊严了。” 一个中年流民感慨地说。
随着联盟的不断发展,顾玉萍和核心成员开始制定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一年的目标:
农业方面:扩大种植面积,新增 10 亩粮食作物和 5 亩水果作物,实现粮食和水果自给自足;完善农业基地的灌溉和施肥系统,引入更多的农机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建立粮食和蔬菜的储存体系,确保冬季有足够的储备食物。
工业方面:修复西城工业基地的更多农机设备,实现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的正常运转;研发新的冶炼和制造技术,提高金属加工质量,制作更多的工具、武器和日用品;建立小型的能源供应系统,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
医疗方面:扩大医疗团队规模,培训更多的医疗志愿者;完善医疗物资的生产和储备,尤其是草药的种植和加工;建立更完善的健康档案和体检制度,确保每个成员的健康都能得到保障。
安全方面:加强安保队的训练和装备升级,提高应对流民和感染者的能力;完善各据点的防御工事,建立快速支援机制;与周边的幸存者团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区域安全。
末世第 170 天,联盟召开了第一次 “年度发展大会”,顾玉萍向所有成员公布了长远发展规划。当她念出这些目标时,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期待。
“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互相支持,就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在末世里创造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顾玉萍看着眼前的众人,语气坚定,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交易市场、学校和各个据点上,照亮了每个人的脸。联盟的成员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在讨论着交易市场的收获,有的在交流着学习到的知识,有的则在规划着未来的劳动计划。
顾玉萍站在广场上,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艰难求生,到现在的联盟壮大;从混乱的末世,到现在的秩序新生,他们用团结和勇气,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并用汗水和努力,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她知道,未来的挑战依旧存在,但只要联盟的成员们继续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这片末世里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希望之火永远燃烧,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韩广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K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