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第 195 天,联盟与河湾渔村的联合运输线路正式打通。陈工团队将 3 艘柴油船改造升级 —— 加固船体、增加储物空间、安装简易导航灯,还在船上配备了通讯设备和防御武器,确保运输安全;周凯则带领安保队,提前清理了河流沿线的废弃船只和障碍物,在关键河段设置了临时停靠点,安排队员值守,防止流民或野生动物偷袭。
首趟运输船队由顾明华带领,船上装载着 50 公斤蔬菜种子、30 件工业工具和 150 盒药品,前往河湾渔村;渔老则安排了两艘渔船,满载新鲜鱼虾和水产幼苗,随船队返回联盟。运输途中,船队遇到了几处浅滩,值守的安保队员立刻跳下船,用绳索将船拉过浅滩;遇到废弃船只堵塞河道时,队员们用斧头和锯子清理障碍,确保船队顺利前进。
“以前从联盟到渔村,步行需要两天,现在坐船只要一天,还能运输更多物资,太方便了!” 顾明华站在船头,看着两岸的风景,兴奋地说。随行的渔村成员也笑着点头:“以后我们的鱼虾能更快送到联盟,保证大家吃到最新鲜的水产;你们的种子和工具也能及时送到渔村,我们的种植和捕鱼效率会更高。”
运输线路打通后,联盟与渔村的物资交换变得更加频繁 —— 每周都有船队往返,联盟送去种子、工具、药品,渔村送来水产、渔获和水产养殖技术;有时,双方还会派技术人员随船交流,联盟的农业专家去渔村指导种植,渔村的捕鱼能手来联盟传授捕鱼技巧,跨域协同的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跨域合作的深化,安全防御也提上了协同日程。顾玉萍和渔老、赵勇、林青山共同商议,建立 “海城跨区域联合预警系统”—— 在联盟、城东营地、青山牧场、西城工业基地、河湾渔村之间,设置 10 个通讯中继站,确保各据点之间能实时传递信息;每个据点安排 24 小时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流民、感染者或自然灾害,立刻通过通讯设备向其他据点发出预警,实现安全信息共享。
“上次流民突袭农业基地,要是早有预警,我们就能提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赵勇在预警系统启动会上说,“现在有了联合预警,不管哪个据点遇到危险,其他据点都能及时支援,再也不用单打独斗了。”
预警系统启动的第三天,青山牧场的值班人员就发现了异常 ——10 名携带武器的流民在牧场附近徘徊,疑似准备偷袭。值班人员立刻发出预警,顾玉萍接到消息后,迅速派陈峰带领 20 名安保队员,乘坐柴油船前往支援;河湾渔村也派了 5 名渔民,驾驶渔船沿河流赶来,从侧面夹击流民。
流民没想到会有跨区域支援,刚靠近牧场就被两面夹击,很快就被制服。“联合预警太有用了!要是没有其他据点的支援,我们单靠牧场的人手,很难这么快解决流民。” 林青山感激地说。
就在跨域协同稳步推进时,河湾渔村传来了坏消息 —— 渔老在通讯里焦急地说:“河里的鱼突然大量死亡,水质也变得浑浊,还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我们的水产养殖场也受到了影响,鱼苗开始翻肚皮,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水产就全完了!”
顾玉萍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河流是联盟和渔村的重要资源,不仅提供水产,还是运输和灌溉的关键,一旦污染扩散,不仅渔村的水产会断绝,联盟的灌溉用水也会受到威胁。她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和农业、工业、医疗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
马叔分析道:“河水突然浑浊发臭,很可能是上游有污染源,比如废弃工厂的化学废料泄漏,或者流民故意倾倒污染物。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污染源头,阻止污染扩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工补充道:“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水质检测工具,检测河水的污染物类型;同时派团队逆流而上,寻找污染源头,制定清理方案。”
顾玉萍当即决定:由周凯和李阳带领 10 名安保队员,携带水质检测工具,逆流而上寻找污染源头;陈工带领 5 名工业部成员,准备清理污染的工具和材料;刘雯和林娟带领医疗队员,前往渔村,检查渔民的健康状况,防止有人因接触污染水生病;马叔则留在联盟,监测灌溉用水的水质,确保农业基地不受影响。
周凯和李阳的团队逆流而上,经过一天的航行,终于在距离渔村 30 公里的废弃化工厂附近,找到了污染源头 —— 化工厂的储料罐破裂,大量黑色的化学废料泄漏到河里,顺着水流向下扩散,导致鱼类死亡、水质恶化。
“必须尽快堵住储料罐的裂缝,阻止更多废料泄漏!” 周凯立刻通过通讯设备汇报情况,“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吸附材料,比如活性炭、石灰,用来吸附河里的污染物。”
陈工团队立刻带着活性炭、石灰和修补材料赶来,与周凯团队汇合。他们先用木板和防水布堵住储料罐的裂缝,阻止更多废料泄漏;然后将活性炭和石灰装入布袋,沉入污染最严重的河段,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还在河流两岸挖掘导流沟,将未被污染的河水引入支流,减少主河道的污染扩散。
河湾渔村的渔民们也没有闲着,他们驾驶渔船,在下游河段撒网,打捞死亡的鱼类,防止腐烂的鱼污染更多水域;同时将水产养殖场的水排出,引入经过过滤的支流河水,拯救幸存的鱼苗。
经过五天的努力,河流污染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 储料罐的裂缝被彻底修补,河里的污染物大部分被吸附,水质逐渐恢复清澈;渔村的水产养殖场里,幸存的鱼苗重新活跃起来,虽然损失了一部分水产,但总算保住了大部分资源。
“太好了!河水终于变清了,鱼苗也活下来了!” 渔老在通讯里激动地说,“这都要感谢联盟的帮助,要是没有你们,我们渔村就真的完了。”
顾玉萍笑着说:“我们是跨域合作的伙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这次污染也给我们提了醒,以后我们要定期检查河流沿线的环境,提前做好污染防控,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河流污染危机解决后,联盟和各据点进一步深化了跨域协同 —— 他们在河流沿线设置了 5 个 “环境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安排专人值守,定期检测水质和周边环境,发现异常及时预警;还联合制定了 “河流保护公约”,禁止向河里倾倒垃圾和污染物,保护水资源安全。
在资源协同方面,联盟与渔村合作,在河流中游搭建了 “水质净化站”,用活性炭和过滤装置,对河水进行净化,确保灌溉和饮用安全;与青山牧场合作,在牧场附近开辟了 “饲料种植区”,为牛羊提供充足的饲料,同时将牧场的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农业基地的有机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城东营地、西城工业基地合作,建立了 “物资调配中心”,统一管理各据点的物资,根据需求合理调配,减少浪费。
末世第 210 天,联盟召开了 “跨域协同总结大会”,顾玉萍在会上说:“从单一据点到跨域协同,我们经历了很多挑战,也收获了很多成长。现在,我们不仅能共享资源、共防风险,还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互通有无,这是我们在末世里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关键。”
渔老、赵勇、林青山也纷纷发言,表达了深化合作的意愿。“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扩大协同范围,寻找更多的幸存者据点,建立更广阔的生存网络,让更多的人能在末世里安稳活下去。” 渔老坚定地说。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河流上,波光粼粼;运输船队满载着物资,在河面上缓缓航行;各据点的成员们忙着劳动,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顾玉萍站在河边,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感慨 —— 在末世的废墟上,他们用团结和智慧,搭建起了跨域协同的生存桥梁,书写着属于幸存者的希望篇章。
她知道,未来的道路依旧漫长,但只要各据点继续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更多的奇迹,让末世里的希望之火永远燃烧,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MKB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