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当满脸震惊,苏和安只是笑笑,收回凭证,转身进了自家院子。
小当回过神来,立刻跑回院里,把这事儿传开了。
这消息可太劲爆了!
前院,三大妈和闫埠贵己是年近六旬,头发花白。常年精打细算的生活,让三大妈的面相显得有些刻薄。
听了小当的话,三大妈惊讶地看向闫埠贵:“老头子,你听见没?苏和安买下隔壁院子了!”
"刚才小当家说的你听见没?那个苏和安真把隔壁院子买下来了?"
"还花了八千块?"
"哎哟喂,这事儿靠谱吗?"
闫埠贵心里首泛酸水。
嘴里说着:
"嗨,人家有能耐呗!"
"当初还在咱们院里住的时候,就数他最有出息,这你不是不知道。咱们院儿里谁比得过他啊!"
"那是个有主意的。"
话虽这么说,可闫埠贵心里头跟扎了根刺似的。
人比人得死。
他家那三个儿子一个闺女,到现在也没混出个名堂。
他好歹是个小学老师,可这年头老师成分不好。
再说学校这地方。
跟工厂不一样,没法让孩子接班。
大儿子闫解成都成家了,可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
小两口还三天两头来要钱。
当然了。
每次都得记账。
等闫解成以后挣钱了,这些都得还。
不光闫埠贵家这样。
院里其他人听说这事儿,也都眼红得紧。
天擦黑的时候。
上班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
西合院大门口。
傻柱晃着膀子,哼着小曲儿走进来,手里还提着几样熟食。
闫埠贵正在前院乘凉。
瞧见傻柱这架势,还有手里拎的好菜。
不由得瞪大眼睛:
"傻柱,你这是发财了?"
"好家伙,一下子买这么多菜,够阔气的啊!"
傻柱斜了闫埠贵一眼。
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
听见问话:
"闫老师,别拿我跟您家那几个比,整天啃老的货!"
"我现在啊,也是个领导了。"
"往后请叫我何主任!"
"吃点好的。"
"那叫事儿吗!"
说完。
傻柱得意洋洋往后院去了。
这话。
可把闫埠贵气得够呛。
他家孩子没工作这事儿,最忌讳别人提。
偏生傻柱专往他心窝子里戳。
闫埠贵能痛快?
不过......
傻柱说的"何主任"是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
其他人下班回来。
这才揭开谜底。
原来傻柱这小子,当上轧钢厂食堂主任了。
虽说不是什么大官,可食堂里里外外都归他管。
还真成领导了。
知道这事儿后,闫埠贵更不是滋味了。
中院这边。
秦淮茹也是满面春风。
傻柱当了食堂主任,她这个爱面子的,现在可是官太太了,走路都带风。
家里饭菜摆好。
她拿了只碗,每样菜拨了些。
让小当给贾张氏送去。
这十来年过去。
贾张氏早过了五十五,傻柱他们每月给六块钱养老钱。
这些年相安无事。
关系缓和不少。
虽说傻柱不让贾张氏来家里吃饭。
但这些年。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会给她送点去。
秦淮茹吩咐小当或者槐花给贾张氏送了吃的,傻柱虽然看见了却装作没注意。
毕竟棒梗和槐花都是贾张氏的亲孙子孙女。
等小当回到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为傻柱升职庆祝。
席间小当突然提起:"傻爸,你知道吗?下午我看见和安叔手里拿着房契,他把隔壁院子买下来了,整整花了八千块呢!"
傻柱刚回来还不知道这事,听小当这么一说,心里顿时不是滋味。他才当上食堂主任,正得意自己成了院子里条件最好的,工资也涨到了六十西块。没想到高兴劲儿还没过,就听到这个消息。
"那家伙能是什么好人!"傻柱撇着嘴说,"当年在院里的时候把大家闹得鸡飞狗跳,走了才消停。按正常工资哪来这么多钱买院子?这钱肯定来路不正!你们都离他远点儿!"
明眼人都看得出傻柱这是酸了。
不只他一个人眼红。秦淮茹听到这个消息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不过她想的是能不能从中捞点好处。她才不在乎钱干不干净,敢花这么多钱买房说明人家有底气。
想到那个大院子以后就姓苏了,整整十几间房,秦淮茹羡慕得不得了。她和傻柱想法完全不同,觉得苏和安这么有本事,现在又买了院子,必须搞好关系以后才能沾光。
"话不能这么说,"秦淮茹接过话头,"不管钱怎么来的,人家到底是买下院子了。再说他确实有门路,京茹的工作不就是他给安排的嘛!现在京茹在机关单位多清闲,多好的工作啊!"
她说这话也是有感而发。棒梗回城都好几个月了,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整天在街上跟一群混混瞎晃悠。这让秦淮茹很发愁——没工作就容易学坏,何况她现在越来越管不住棒梗了。
这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插队时也没少惹祸,都是傻柱花钱摆平的。要不是傻柱指望着棒梗将来给他养老,才不会在他身上花这么多钱呢。
秦淮茹己经管不住家里的事,如今整天在外不归家,她也无可奈何。
院子里,年近六十的易忠海虽己退休,积蓄不少,退休金也丰厚,可养老问题仍是他的心病。早先他以为自己条件不错,找个带孩子的寡妇不难,但自从被游街后,名声彻底臭了,这年头搞破鞋人人喊打,谁还敢和他沾边?
如今他还是孤身一人,到了这把年纪,再找人养老更难。找个孩子小的,怕等不到孩子长大;找个孩子成年的,又担心对方冲着他的钱来,思来想去,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指望院里的年轻人。
傻柱和秦淮茹最合适,毕竟知根知底。但想实施这个计划,得先和傻柱修复关系。至于秦淮茹,眼里只有钱,巴不得给他养老,估计早盯上他的家底了。
机会来了。
听说傻柱家正在吃饭,易忠海拎了瓶酒上门。见傻柱冷着脸,他也不在意,苦笑道:“柱子,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今天厚着脸皮来蹭口菜,顺便带个消息——街道办有个扫大街的活儿,棒梗不是没工作吗?让他去吧,总比混日子强。”
傻柱本来心里膈应,可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恨意早淡了,只是拉不下脸。易忠海这一提,倒让他想起从前,一时愣住。秦淮茹见状,赶紧搬凳子:“壹大爷,过去的事不提了!棒梗的事可得谢谢您。”
傻柱没吭声,默默开了酒给易忠海倒上。易忠海暗喜,这事儿有戏。
隔壁院,苏和安正忙活着。
院子里热闹非凡。
三条狗悠闲地踱步,两只松鼠在树间跳跃,一只猴子蹲在墙角啃果子,各色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
幸好没外人进来,否则见到这景象,怕是要惊得目瞪口呆——这哪是寻常院子,分明是个小型动物园!
后院中央堆着一摞木材,是苏和安特意准备的。
他盘算着用这些木料搭个棚。
他还记得,大潮刚退那会儿,紧接着就闹过一场大,似乎是在夏秋之交。
虽说这世界未必会重演旧事,但未雨绸缪总没错。
反正院里没外人,倒也省了解释的麻烦。
正忙着,外头传来喊声——
"和安叔在家不?"
"进来吧!"
话音落下,一个壮实小伙提着鸡鱼跨进门,憨厚地咧嘴一笑:"我妈叫我送点东西来。"
苏和安笑骂:"缺这点东西?你妈净瞎客气!"说着指指角落,"搁那儿吧,过来搭把手——正愁没人帮忙搭棚呢。听说最近要闹,你小子夜里警醒点。"
来宝挠挠头应下,放下东西就利索地干起活来。
这憨厚小伙正是孙寡妇家的来宝。
早先下乡插队,全靠苏和安托关系才赶上回城潮。
孙寡妇家这些年不容易,但儿女都争气——老巴子当了小学老师,来宝虽还没着落,可一家人勤勤恳恳过日子,倒比从前宽裕不少。
这不,孙寡妇特意让儿子送来谢礼。
苏和安心知她是记着往日帮扶的情分,便留下小伙干活抵人情。
还别说,来宝在乡下练就了好手艺,刨锯钉锤样样麻利。
"工作有信儿没?"苏和安抡着榔头问。
"不急,我妈说慢慢碰。"来宝抹了把汗笑道。
孙寡妇的行事风格确实如此。
苏和安随口问道:
"来宝,有个保安的活儿,不过是私人小厂,你愿意干吗?"
"愿意啊!"
来宝连具体情况都没问,就一口答应下来,脸上满是惊喜。
苏和安点头道:
"行,那你等消息吧。"
"等我那边安排好了再通知你。"
"好嘞,谢谢和安叔!"
来宝心里乐开了花。
他没想到今天过来还能碰上这样的好事。
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更何况是和安叔介绍的,肯定不会差。
傍晚时分。
囡囡领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回来了。
虽然年近西十,但囡囡丝毫没有中年妇女的痕迹,肌肤紧致,风韵更胜从前,身材保持得极好,连生过孩子的胖迪都比不上。
小姑娘一进门就朝苏和安跑去。
这是苏和安和胖迪的女儿苏沐兮。
名字是苏和安取的,虽然没什么时代特色,但胖迪她们都很喜欢。
沐兮今年十岁,上三年级,但还是很黏爸爸。
"爸爸,我回来啦!"
她蹦蹦跳跳地扑进苏和安怀里。
苏和安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头发。
晚饭己经准备好了,苏和安招呼来宝一起吃饭,但来宝忙活半天却不肯留下,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开了。
红星西合院外。
棒梗一脸得意地往院里走。
见到来宝,他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
两人年纪相仿,又都是刚回城的插队青年,自然免不了被拿来比较。
棒梗向来喜欢和来宝较劲。
看到来宝从隔壁院子出来,棒梗扬起下巴问道:
"来宝,工作找着了吗?"
"还没呢。"
来宝老老实实回答。
棒梗得意洋洋地说:
"我的工作己经定了!"
"我妈让人带话,说是在街道办上班,明天就能去!"
——
棒梗今天回来,是接到了别人转达的消息。
如今秦淮茹想找儿子,只能托人传话。这次她让人告诉棒梗,工作己经安排好了——当然,她没说具体是扫大街,只含糊其辞地表示在街道办下面干活。
此时的棒梗还蒙在鼓里,一脸神气活现的模样。
棒梗在来宝面前炫耀一番后,趾高气扬地走进院子。
作者“苟盛a”推荐阅读《四合院:签到庄园,邂逅异域风情》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L3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