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内瓦载誉归来的沈宁悦,尚未完全从国际舞台的硝烟中缓过神,便一头扎进了由陆哲悄然掀起的另一场风暴——一场关于“技术进出口”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顾宸渊的情报准确无误。陆哲利用IAISA施压未果后,果然将主攻方向转向了国内,频繁游走于某些掌握着技术进出口审批权的关键部门之间。他不再公开抨击“灵枢”的技术路线,而是转而强调其“潜在国家安全风险”和“对国内基础软硬件生态的依赖性”,巧妙地利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普遍存在的审慎心态。
很快,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显现。“灵枢”项目组计划进口的一批用于下一代模型训练的高性能计算卡和特定架构的AI加速芯片,在例行报关时被“暂缓处理”,理由是“需要进一步的技术安全评估”。紧接着,几个关键的海外开源AI框架和工具库,在国内的镜像访问速度变得极不稳定,甚至偶尔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
这看似“合规”的行政手段,比首接的舆论攻击更令人窒息。它不声张,不辩解,却像温柔的绞索,慢慢收紧,阻碍着项目研发的生命线。
“他在利用规则,甚至可能扭曲规则,来达到他的目的。”顾宸渊在书房里,对眉头紧锁的沈宁悦分析道,“他试图将‘灵枢’描绘成一个依赖国外核心技术、且可能带来不确定风险的‘异类’,从而在资源上扼杀我们。”
“可我们的研究是透明的,所有算法都是自主开发的!”沈宁悦感到一阵无力,“那些硬件和框架,只是工具而己!”
“在某些人眼里,过度依赖‘外国工具’本身,就是一种原罪。”顾宸渊语气冷静,“尤其当这个工具可能触及他们敏感神经的时候。陆哲很聪明,他精准地踩在了这条线上。”
**\* \* \***
项目组内部,焦虑情绪开始蔓延。硬件瓶颈可能导致研发进度大幅延迟,基础工具的不稳定更是让日常研究工作举步维艰。有年轻研究员私下抱怨:“难道我们以后连写代码都要先通过‘安全审核’吗?”
沈宁悦感受到了团队士气的波动。她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稳定军心,同时寻找破局之道。
她再次召集核心团队开会。这一次,她没有讨论技术细节,而是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词:“依赖”与“自主”。
“同事们,我们正面临一场特殊的考验。”她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有人想让我们相信,离开了某些特定的‘工具’,我们就无法前行。我想问大家,我们‘灵枢’项目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是那几块进口的芯片,还是那几个国外的代码库?”
她环视众人,目光灼灼:“不!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在座每一位的智慧,是我们对情感计算理论的独到理解,是我们写在代码里的、让AI理解人类的初心!硬件会迭代,框架会更新,但思想和创造力,是任何人都无法封锁的!”
她的话,像一剂强心针,唤醒了大家最初的热情。
“可是,沈博士,现有的训练任务怎么办?硬件瓶颈是客观存在的。”有研究员提出现实困难。
“那就优化我们的算法!让同样的算力,发挥出十倍、百倍的效率!”沈宁悦斩钉截铁,“同时,启动‘火种计划’——全力攻关,与国内优秀的芯片设计公司和基础软件团队合作,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更适合情感计算任务的软硬件生态!这可能很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但这是打破枷锁、掌握自主权的唯一途径!”
破釜沉舟的决心,与立足长远的格局,瞬间凝聚了团队。技术挑战,反而激起了这群顶尖大脑的斗志。
**\* \* \***
就在沈宁悦带领团队转向“硬科技”攻坚的同时,顾宸渊的战场也在另一个层面展开。
他没有选择与陆哲在审批部门进行首接的、可能引发更大反弹的对抗,而是采用了更迂回、也更高级的策略。
他通过顾氏集团的商业网络和影响力,联合了国内数十家在AI不同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安全自主联盟”。联盟的宣言强调“开放合作、自主可控、先行”,旨在汇聚国内产业力量,共同应对关键技术挑战,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趋势的AI技术与安全标准。
这个联盟的成立,规格之高、代表性之广,立刻引起了高层关注。顾宸渊巧妙地将其塑造为一个产业界的自发行为,一个响应国家科技自强号召的集体行动。在这个宏大叙事下,“灵枢”项目所面临的进口限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整个中国AI产业在迈向高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的缩影。
联盟的成立大会上,顾宸渊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发表演讲,他并未提及“灵枢”或陆哲,而是高屋建瓴地论述了全球AI竞争格局下,保持战略定力、平衡开放与自主的重要性。他的发言,被业内解读为对当前某些过度保守倾向的温和纠偏。
与此同时,林峰动用了一些非常规的“商业调查”手段,拿到了一些陆哲在与官员接触时,言辞间存在不当诱导和夸大风险的录音片段(虽不足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足以形成威慑)。顾宸渊没有公开这些材料,而是通过隐秘的渠道,传递给了相关部门的重量级人物。
这是一种无声的警告:玩火可以,但别烧到自己。
**\* \* \***
多重压力下,风向开始微妙转变。
那批被“暂缓”的高性能计算卡,在经历了一番“补充材料”和“专家复核”后,终于得以放行。虽然过程曲折,但终究是通了。
消息传来,项目组一片欢腾。这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他们的坚持和顾宸渊的运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晚上,顾宸渊和沈宁悦难得地一起下厨,做了几道小菜,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转机。
“谢谢你,宸渊。”沈宁悦给顾宸渊夹了一筷子菜,由衷地说,“我知道,背后是你和整个顾氏在支撑。”
顾宸渊笑了笑,给她盛了一碗汤:“联盟的事,是顺势而为。至于陆哲……他这次手段下作,己经引起了些反感,暂时会收敛一些。”
他顿了顿,看向沈宁悦,目光深邃:“不过,经过这次,你也看到了,完全依赖全球供应链的风险。‘火种计划’必须加速。这不仅是为了‘灵枢’,也是为了将来不受制于人。”
沈宁悦重重地点了点头。这次危机,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量。
“我明白。我们己经和国内几家顶尖的实验室接洽了,他们对我们提出的‘情感计算专用架构’很感兴趣。”她的眼神重新充满了斗志。
就在这时,顾宸渊的手机响起,是林峰发来的一份加密简报。他快速浏览后,眉头微微挑起,将手机递给沈宁悦。
简报显示,陆哲在得知计算卡放行和产业联盟成立的消息后,在私人会所大发雷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随后订了一张前往美国的机票,目的地——硅谷。
“他去硅谷做什么?”沈宁悦疑惑。
“不知道。”顾宸渊眼神锐利,“但可以肯定,他绝不会轻易认输。这次去,要么是寻找新的盟友,要么是……准备更激进的后手。”
刚刚缓和的气氛,又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陆哲就像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一次打击并未致命,他随时可能从另一个方向发起更致命的攻击。
沈宁悦放下手机,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没有恐惧,只有更加坚定的决心。无论对手来自何方,使出何种手段,她和她所守护的“灵枢”,都将继续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卷 第三十章 完)
叶婉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L4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