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六哥的认可:逻辑清晰,有我当年的风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团宠,六个哥哥把我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MLO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团宠,六个哥哥把我宠上天

周三下午的法学楼格外安静,顾清汐抱着一摞刚打印好的考试试卷分析,站在六哥顾景舟的办公室门口,手指悬在门把手上犹豫了半天。自从成绩公布后,她还没单独和六哥聊过,倒不是怕他批评——毕竟年级第三的成绩不算差——而是知道六哥向来对“逻辑”和“细节”要求苛刻,光是想想他拿着试卷逐题分析的严肃模样,她就忍不住紧张。

深吸一口气,顾清汐轻轻推开门,就看到六哥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厚厚的法律卷宗,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手指正逐行划过纸面,神情专注得连她进来都没察觉。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衬得他本就清冷的气质更添了几分疏离感。

“六哥。”顾清汐小声喊了一句,把试卷放在办公桌一角,“我把这次考试的试卷分析带来了,你有空的时候帮我看看?”

六哥这才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试卷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放在这吧,我看完给你反馈。对了,你先坐,我正好有几道逻辑题想让你试试。”他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上面打印着三道复杂的逻辑推理题,“这是我之前给法学院新生出的练习题,你试着做做,十五分钟后我检查。”

顾清汐接过纸,心里暗暗叫苦。她知道六哥的逻辑题有多“变态”——上次三哥试着做了一道,结果绕了半小时还没理清楚思路,最后被六哥吐槽“娱乐圈的人果然没逻辑”。但她也知道,六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她巩固逻辑思维,毕竟设计和法律一样,都需要严谨的逻辑支撑。

找了个空位坐下,顾清汐拿起笔开始读题。第一道题是关于“设计专利归属”的逻辑推理,涉及多个主体和时间线,光是理清楚人物关系就花了她五分钟。她想起考试时设计史的主观题就是因为逻辑分层不清晰扣了分,于是特意拿出草稿纸,按照六哥教的“时间轴+主体法”一步步梳理,把每个设计阶段的专利归属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十五分钟很快过去,六哥准时走过来,拿起她的答题纸,逐行仔细查看。他的手指在纸面上轻轻滑动,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看得顾清汐心跳都快了几分。

“不错。”半晌,六哥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第一道题用时间轴梳理关系,逻辑很清晰;第二道题的反证法用得很到位,能想到从‘例外情况’切入,比我预期的好;第三道题虽然步骤有点繁琐,但结论正确,细节也没遗漏。”

顾清汐松了口气,刚想开口说“谢谢六哥”,就听到六哥话锋一转:“不过,还是有几个问题。你看这里——”他指着第二道题的解题步骤,“你假设‘设计方案未公开’时,没有考虑‘口头约定’的法律效力,虽然题目里没明确提到,但作为潜在条件,应该在解题时补充说明,这是逻辑严谨性的体现。还有这里——”

六哥的手指移到第三道题的结论部分,“你只得出了‘专利归属A方’的结论,却没分析‘B方可能提出的抗辩理由’,完整的逻辑推理应该包含‘结论+反方观点预判+反驳依据’,就像我平时教你的,法律推理要‘既要站在正方想依据,也要站在反方找漏洞’。”

顾清汐连忙拿出笔记本,把六哥指出的问题一一记下,心里暗暗佩服。她刚才只觉得把题做对就行,却没想到六哥能从“潜在条件”和“反方观点”这些细节上挑出问题,果然是法学院出了名的“细节控”。

“我知道你这次设计史主观题扣了分,主要原因就是逻辑分层不清晰。”六哥放下答题纸,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本,递给顾清汐,“这是我当年备考时用的‘逻辑分层法’笔记,里面记录了怎么把复杂的论述题拆分成‘论点+论据+案例+总结’西个部分,每个部分该怎么组织语言、怎么突出逻辑关系,都有详细说明。你回去好好看看,下次考试试着用用。”

顾清汐接过笔记本,封面是低调的黑色皮质,上面印着六哥的名字缩写,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写笔记,字迹工整有力,每一页都标注了日期和重点。她知道六哥的笔记有多珍贵——当年法学院有很多人想借他的笔记复印,都被他拒绝了,没想到现在居然首接送给了她。

“六哥,这太贵重了……”顾清汐有些不好意思,想把笔记本还回去。

“拿着吧。”六哥打断她,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我当年就是靠这套方法,把论述题从‘扣5分’提到‘扣1分’,对你应该有用。而且,你的逻辑思维底子不错,就是缺乏系统的方法,好好练,以后不会比我差。”

正说着,六哥的手机响了,是法学院的同事打来的,讨论一个关于“设计版权侵权”的案例。他按下免提,顾清汐正好能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景舟,这个案子有点复杂,原告说被告抄袭了他的设计,但被告说自己是独立创作,而且两个设计有几个细节不一样,你觉得该怎么判断?”

六哥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顾清汐,眼神里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清汐,你说说你的看法。从设计和法律两个角度分析。”

顾清汐愣了一下,没想到六哥会突然让她发表看法,但还是迅速整理思路,结合考试时学到的设计史知识和六哥教的法律逻辑,认真回答:“从设计角度看,判断抄袭要看‘核心设计元素’是否一致,比如整体风格、关键细节、功能布局这些,如果这些核心元素高度相似,就算有几个细节不一样,也可能构成抄袭;从法律角度看,需要证明被告有‘接触原告设计的可能性’,比如原告的设计是否己经公开、被告是否有机会接触到,同时还要排除‘独立创作’的合理怀疑,比如被告的设计草稿、创作时间线这些证据。”

电话那头的同事惊讶地说:“这是你妹妹?逻辑很清晰啊,比我们法学院的一些新生还厉害!”

六哥嘴角微微上扬,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还行,就是还需要加强细节分析。比如你刚才提到‘核心设计元素’,应该具体说明‘哪些元素属于核心’,比如对于家具设计来说,结构布局和功能设计属于核心,而颜色搭配可能属于非核心,这样分析才更严谨。”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能在短时间内从两个角度切入,逻辑分层也很清晰,有我当年的风范。”

“六哥!”顾清汐脸颊微微发烫,没想到六哥会这么夸她。她知道六哥向来吝啬表扬,当年三哥拿到影帝时,他也只说了一句“还行,没给顾家丢脸”,现在居然说她“有我当年的风范”,这己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挂了电话,六哥拿起顾清汐的试卷分析,开始逐题点评。他没有像二哥那样温柔地鼓励,也没有像三哥那样夸张地炫耀,而是用最理性的方式,指出每个知识点的漏洞和逻辑上的不足,同时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设计史论述题要按照‘时间顺序+风格演变+影响因素’分层”“素描题的评分标准要拆解成‘构图+明暗+细节’三个维度分析”。

“你这次成绩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六哥把试卷分析还给她,语气依旧严肃,却多了几分温和,“尤其是逻辑思维,设计不仅需要创意,更需要严谨的逻辑支撑,不然再好的创意也落不了地。以后每周五下午来我这,我给你补逻辑课,顺便帮你改设计稿的文案——上次看你设计稿的文案,情感很足,但逻辑链条不够清晰,需要优化。”

顾清汐用力点头,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六哥平时有多忙,不仅要处理法学院的教学任务,还要接手一些复杂的法律案件,却还是特意抽出时间帮她补逻辑课、改文案。这份藏在严谨外表下的关心,比任何温柔的鼓励都更让她觉得踏实。

离开办公室时,六哥叫住她,递给她一个文件袋:“里面是我整理的‘设计相关法律条文’,包括版权法、专利法的重点内容,还有几个经典的设计侵权案例,你回去好好看看,以后做设计要懂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作品。对了,这个案例——”他指着其中一个案例,“原告就是因为没及时注册版权,被被告抄袭后维权困难,你要吸取教训,以后做完设计,第一时间找我帮你做版权登记。”

顾清汐接过文件袋,指尖触到袋口的温度,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六哥的认可从来不是轻飘飘的表扬,而是用最实际的方式,把他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帮她搭建起“设计+法律”的双重保护墙。

回到宿舍,顾清汐迫不及待地翻开六哥的逻辑笔记,里面不仅有详细的方法讲解,还有他当年做错的题目和反思,甚至在一些重点内容旁边,还标注了“适合清汐设计专业参考”的字样。她想起六哥平时对谁都淡淡的,却会特意为她在笔记里标注重点,忍不住笑了——原来再清冷的人,面对妹妹时,也会有这样细腻的心思。

晚上,顾清汐按照六哥教的“逻辑分层法”,重新整理了设计史的复习笔记,把每个知识点都拆分成“论点+论据+案例”,果然比之前清晰了很多。她拍了张笔记的照片发给六哥,很快收到了他的回复:“逻辑分层很清晰,继续保持。明天把你上次没做完的设计稿文案发给我,我帮你改。”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顾清汐心里充满了动力。她知道,有六哥这样严谨又贴心的“逻辑导师”,她下次一定能考得更好,不仅是成绩,更是在设计和逻辑思维上的双重进步。而六哥那句“有我当年的风范”,也成了她心里最温暖的鼓励,让她在追求优秀的路上,更有底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MLO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团宠,六个哥哥把我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MLO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