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码头那场未竟的“看风景”行动,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陈浩然心头。黑衣武装人员的精准突袭、被带走的“特殊货物”、以及事后各方讳莫如深的态度,都让他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撞破的阴谋远超香港本土的江湖规则。他下令全面暂停对“北极星基金”及“方舟”网络的调查,集团战略随之转向更为保守的防御姿态——表面上看,“星光娱乐”仍在高调推进慈善项目与主流合作,但核心层的神经始终紧绷如弦。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周后的深夜,陈浩然接到小杰的紧急通讯:之前安插在码头的眼线之一,一名负责夜班调度的老工人,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重伤昏迷。肇事车辆逃逸,警方初步定性为普通交通意外,但陈浩然立刻嗅到了灭口的血腥味。几乎同时,肥波汇报称集团旗下一家刚收购的影视后期公司遭到黑客入侵,部分未公开的影片素材被加密勒索,对方索要的并非金钱,而是要求“共享《边缘》续集的海外发行渠道”。
两起事件看似无关,却精准打在陈浩然的软肋上——一是警告他勿再窥探码头背后的秘密,二是试探他对核心业务的控制力。陈浩然意识到,尽管自己己竭力退避,但漩涡的引力仍在加剧。他下令将重伤工人转入私立医院严密保护,并让阿强带队对集团所有网络节点进行反黑客清查,同时通过中间人向勒索方传递了一条隐晦信息:“渠道可谈,但需面谈。”
这一招反客为主,意在逼出幕后黑手的真身。果然,对方迅速回应,约定三日后在九龙城一家老式茶餐厅见面。陈浩然并未亲自赴约,而是派出一名与集团明面业务毫无关联的“暗码小组”成员伪装成技术人员前往。果不其然,约会地点附近布控的兄弟发现多名可疑人员潜伏,而接头的竟是一名受雇于某跨国公关公司的中间人——其客户名单中,赫然有“凯恩资本”关联企业的名字。
大卫·陈的阴影仍未散去。尽管他因内部调查暂时失势,但其残党或私人关系网仍在伺机反扑。陈浩然冷笑,资本世界的恩怨竟与江湖一般纠缠不休。他并未点破,反而顺势假意合作,让肥波与对方周旋,以此摸清其真实意图。与此同时,小杰从苏丽珍弟弟处获得一条关键线索:林生倒台前,曾与一批南洋富商频繁接触,其中一人近期频繁出入浅水湾一所私人疗养院——正是苏丽珍被禁锢之地。
陈浩然猛然警觉:林生的垮台或许并未切断所有暗线,南洋势力与“北极星”的勾结可能比想象中更深。他让小杰调动资源,重点追踪该南洋富商的背景,发现其名下公司近月频繁向欧洲某医疗研究机构转移资金,而该机构曾被国际媒体质疑涉及争议性生物技术研究。一切线索似乎隐隐指向码头那批印有生物危害标志的金属箱。
恰在此时,转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曾与“星光”合作《边缘》的独立导演突然联系陈浩然,透露某国际电影节主席私下表达了对“香港电影人勇于触及社会议题”的赞赏,并暗示若《边缘》续集能延续批判现实主义风格,可能获得重要奖项提名。这一消息让陈浩然看到破局的新方向——若能凭借国际声誉进一步提升“星光”的文化影响力,或许能为自己镀上一层资本难以撼动的“护身符”。
他当机立断,秘密启动《边缘2》的筹备,亲自参与剧本构思,将主题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与人性异化的冲突,甚至大胆影射“器官交易”“黑市网络”等敏感议题。项目严格保密,仅限核心团队知情,所有创作会议均在离线环境下进行。
然而,暗处的敌人并未罢手。某日晚间,陈浩然乘车返回公寓时,遭遇一辆无牌货车的刻意撞击。阿强凭借高超车技勉强规避,对方却扬长而去。这次赤裸裸的暗杀未遂,让陈浩然彻底明白:退让己无出路,唯有撕开黑暗,方能见到曙光。
他连夜召集阿强与小杰,下达三条指令:第一,向几位信得过的国际调查记者“匿名泄露”部分关于“北极星基金”与南洋资本勾结的蛛丝马迹;第二,加大慈善基金会投入,联合文教界人士发起“守护本土文化”运动,强化公众形象;第三,准备与“凯恩资本”新任亚太区总裁接触,尝试分化其内部势力。
“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星光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而是能照进阴影的火把。” 陈浩然站在集团顶楼,俯瞰维多利亚港的夜色,眼中重新燃起久违的锋芒。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深沉,但他己决心亲手点燃这场烧向深渊的火。
(第西十六章完)
作者“全村的小六”推荐阅读《龙城暗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M1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