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李秀兰就把早饭端上了桌。
小米粥熬得稠稠的,泛着金黄的油花,白面馒头冒着热气,还摆了一碟咸菜和两个煮鸡蛋。
三丫和西丫也被香味叫醒了,揉着眼睛从西厢房走出来,西丫一看见桌上的馒头,眼睛立刻亮了,拉着三丫的手就跑了过去:哇,是白面馒头!
刘海笑着摸了摸西丫的头:慢点跑,别摔着。
今天让你们吃个够。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李秀兰把鸡蛋剥了壳,递到三丫和西丫手里,又给璇玑盛了一碗小米粥:二丫,快吃,粥还热乎着呢。
刘建业也拿起一个馒头,掰了一半递给刘海:爹,您也吃,这馒头是秀兰昨天特意发的面,软和。
刘海接过馒头,却没着急吃,他看了看璇玑,又看了看三丫西丫,清了清嗓子,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二丫,三丫,西丫,爷爷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
三个孩子停下手里的动作,齐刷刷地看向刘海。
璇玑心里隐隐有了猜测,手里的勺子也放慢了速度。
刘海放下馒头,双手放在桌上,眼神认真地看着璇玑:二丫,昨天晚上,我跟你大伯、大伯娘商量了一晚上。
你们三个孩子,跟吴婆子断了亲,往后就跟我们过了。
可总这么住着,也不是个事儿,你们的户籍还挂在吴婆子名下,往后读书、嫁人,都不方便。
村里要是有人说闲话,也会委屈了你们。
他顿了顿,又看了一眼刘建业和李秀兰,见两人都点了点头,才继续说:所以,我和你大伯、大伯娘想着,让你大伯和大伯娘认你们三个当女儿。
这样一来,你们就是咱们刘家名正言顺的孩子,户籍也能迁到咱们家名下。
二丫,你看行吗?
你们三个孩子,有没有意见?
三丫和西丫还小,不太懂认亲是什么意思,只是看着璇玑,见璇玑点头,她们就跟着点头。
西丫咬着鸡蛋,含糊地说:只要能跟二丫姐姐在一起,跟大伯大伯娘在一起,我都愿意。
三丫也跟着说:我也是,大伯大伯娘都是好人,我愿意。
璇玑放下手里的碗,眼睛有点发热。
她看着刘海,又看着刘建业和李秀兰,声音带着点哽咽,却很坚定:爷爷,大伯,大伯娘,我们同意。
谢谢你们,愿意给我们一个家。”
这话一出口,李秀兰的眼泪立刻就掉了下来,她连忙擦了擦,拉着璇玑的手:傻孩子,说什么谢呢?
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该我们谢谢你们,愿意给我们当女儿。
刘建业也笑了,眼眶红红的:“好,好,同意就好!
一会儿咱们吃完早饭,就去清风镇的官府,把户籍改过来。
改完户籍,我再带你们去布庄,给你们三个做两套新衣服,再给爹和秀兰也添一身。
不行不行,刘海连忙摆手,给孩子们做新衣服就好,我和你们的衣裳还能穿,不用浪费钱。
他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叠沉甸甸的银子,足足有二十两。
这是我攒着准备,买棺材的本钱,你们拿去,给孩子们做衣服。
再买点肉和菜,晚上请村长和几个要好的邻居,来家里吃顿饭,算是认亲宴,让大家都知道,这三个孩子是咱们刘家的人了。
“爹,您这是干什么!
刘建业连忙把布包推了回去,这钱您留着,我们手里有钱。
我和秀兰这些年也攒了几两银子,足够给孩子们做衣服、办认亲宴的了。
您的棺材本,可不能动。
李秀兰也跟着说:是啊爹,您的钱您自己留着,我们有钱。
一会儿去镇上,我再买点肉和菜,晚上好好做几道菜,请村长他们来热闹热闹。
建业还说,等认完亲,他后天就去镇里找活干,再把西厢房修一修,给孩子们添几张新床,让孩子们住着舒服点。
璇玑看着眼前的一家人,你推我让,心里满是感动。
她知道,这二十两银子,对刘海来说有多重要,是他攒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钱。
刘建业和李秀兰的几两银子,也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他们宁愿自己苦点,也不愿意委屈了她和妹妹们。
璇玑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这是昨天张富贵让管家送来的谢礼,足足有一千两银子。
她把钱袋放在桌上,推到刘海面前:爷爷,爹,娘,你们不用争了,我这里有钱,不用花你们的钱。
钱袋刚放在桌上,就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沉甸甸的分量让刘海和刘建业、李秀兰都愣住了。
刘海拿起钱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足足有一小堆,看得他眼睛都首了。
二丫,你……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啊?
这可不是小数目,你可不能干傻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MM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