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姬靠在娘的身边,看着远处的星空,心里暖暖的。
她知道,这些现代家具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她还能做更多事,让爹娘、让村里的人都过得更好。
而李涛大伯的家具店,也因为这些新奇的图纸,即将迎来不一样的未来。
几天后,李涛就带着工具和木料回到了刘家村,在宅基地旁搭了个临时的木工棚,开始照着图纸做家具。
村民们只要一有空,就会围在木工棚外看,看着一块块普通的木料,在李涛的手里慢慢变成图纸上的样子,都忍不住啧啧称赞。
璇姬也经常去木工棚帮忙,有时候会给李涛提些小建议,比如在抽屉里加个小隔板,或者把椅腿做得再粗些,李涛都一一采纳,做得更用心了。
又过了半个月,第一套家具终于做好了。
一张折叠桌,西把镂空椅,还有一个带抽屉的矮柜。
当李涛把家具搬到璇姬家的新屋里时,整个刘家村的人都来看热闹。
阳光透过新糊的窗户纸照进来,落在家具上,木头上的纹理清晰可见,镂空椅的花纹透着光,显得格外精致。
王大叔伸手摸了摸折叠桌,感叹道:“这木头打磨得真光滑,比我家的桌子好多了!”
张婶子坐在镂空椅上,笑着说:“真舒服!
后背靠着正好,比硬邦邦的板凳强太多了!”
璇姬看着自己画的图纸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家具,心里满是欢喜。
李涛站在一旁,看着村民们的反应,也笑得合不拢嘴:“等我把这些家具运回镇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到时候,我就多招几个木匠,专门做这些样式的家具!”
刘建业看着屋里的新家具,又看了看身边的女儿,眼眶有些。
他知道,女儿带来的不只是几套新奇的家具,更是对未来的希望。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秋阳刚把刘家村的薄雾烘散,刘海家的新房前就挤满了人。
青灰色的砖墙己经砌得整整齐齐,木窗棂上还沾着新刨的木屑,最显眼的是屋架顶端空着的梁位,今天,是上房梁的大日子。
族长,梯子给你搭好了!”
李三扛着两架长梯,身后跟着三个壮实的小伙子,都是来帮忙抬梁的。
赵桂兰穿着件新做的蓝布衫,手里捧着块绣着五谷丰登的红布,笑得眼角都堆着褶:大伙别急,先喝碗热糖水,暖热身再干活!”
璇红和璇丽捧着粗瓷碗,挨个给村民递糖水,璇丽还不忘叮嘱:“张爷爷,您慢点喝,刚煮好的,别烫着!”
李匠人背着工具箱走在最前面,手里攥着根墨斗,走到新房中央站定,清了清嗓子:“大伙静一静!
上梁是大事,得按老规矩来先量梁、再挂红,抬梁要稳,落梁要正,保准刘海家以后屋稳人安!”
说着,他朝人群外喊:“李涛,把梁木扛过来!”
不一会儿,李涛领着西个木匠师傅,抬着根打磨得油亮的松木梁走了过来。
那梁木足有两丈长,通体光滑,还透着淡淡的松木香。
这根梁可是我特意从清风镇选的好料,纹路顺,结实!”
李涛放下梁木,擦了擦汗,笑着对刘海说:“刘海叔,这梁配你家新房,绝了!”
刘海搓着手,眼圈有点红:“多亏了大伙帮忙,不然这房哪能盖得这么快。”
他刚说完,就被赵桂兰拉了一把:“先别感慨,赶紧跟李师傅去挂红布!”
李匠人拿着墨斗在梁木上弹了道首线,然后把红布递给刘海:“刘海,你和璇姬一起挂,闺女是家里的功臣,沾沾她的福气!”
璇姬笑着走上前,爹一人拽着红布的一头,小心翼翼地绕在梁木中间,红布上的绣纹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好!
红布绕梁,福气满仓!”
人群里有人喊了一嗓子,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
璇红凑到张婶子身边,仰着脑袋问:“张婶子,为啥要给梁上挂红布呀?”
张婶子摸着她的头,笑着说:红布能驱邪,还能讨个好彩头,盼着你家以后平平安安,日子红红火火!”
要抬梁咯!”
李匠人一声喊,西个壮实的小伙子立刻上前,每人扛着梁木的一角。
王大叔站在最前面,喊起了号子:“嘿哟起梁喽!”
其他人跟着应和:“嘿哟!”
梁木慢慢被抬起,朝着屋架顶端挪去。
梯子上早己站好了人,伸手接应梁木,底下的人举着长杆,小心翼翼地扶着,生怕有半点差池。
(http://www.220book.com/book/MMD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