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咖啡馆的畅谈

小说: 冷面总裁爱上小软糖   作者:杨玉红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冷面总裁爱上小软糖 http://www.220book.com/book/MMMB/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冷面总裁爱上小软糖》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咖啡馆的畅谈

苏软站在“雾角”咖啡馆的玻璃门前,指尖无意识地着帆布包的带子。包里装着她精心挑选的三本画稿——一本是刚发表的《季夏》系列完整原稿,一本是近两年的速写合集,还有一本是她临摹顾言之作品的练习册,每一页都标注着当时的思考。昨夜她几乎没睡,反复检查画稿有没有折角,甚至特意挑了件米白色的棉麻衬衫,想着这样看起来能更沉稳些,配得上和前辈交流的场合。

推开门的瞬间,风铃“叮铃”作响,混合着咖啡豆烘焙后的醇厚香气扑面而来。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木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几个客人散坐在角落,低声交谈的声音轻得像羽毛。苏软的目光立刻被靠窗的位置吸引——那里坐着个穿浅灰色针织衫的男人,袖口整齐地挽到小臂,露出一块简单的银质腕表,正低头翻看着一本厚皮笔记本,侧脸的线条温和流畅,正是她在无数次采访视频里见过的顾言之。

“顾老师?”苏软放轻脚步走过去,声音里藏不住一丝紧张的颤音。

顾言之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弯成了柔和的弧度,起身时椅子腿与地板轻擦出一声闷响:“苏小姐,快请坐。”他的声音和他的画作一样,带着温润的质感,像初秋的风拂过湖面,“我也是刚到,还怕你找不到地方。”

苏软在他对面坐下,指尖刚碰到冰凉的玻璃杯壁,就听见顾言之笑着说:“知道你爱喝甜口,先帮你点了杯蜂蜜拿铁,加了双倍奶泡,不介意吧?”

她猛地抬头,眼里的惊讶藏都藏不住:“您怎么知道……”

“上次看你在插画论坛分享创作日常,提过一句加班时爱喝这个。”顾言之指了指自己的笔记本,“我习惯把有意思的细节记下来,说不定哪天就能变成创作素材。”

苏软顺着他的手势看去,笔记本的扉页上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上面写着“观察是灵感的根”。她忽然想起顾言之的《城南旧事》插画集里,连老北京胡同墙角的青苔都画得层次分明,原来这份细腻是刻在骨子里的。

“谢谢您,太贴心了。”苏软端起咖啡抿了一口,绵密的奶泡带着蜂蜜的清甜,瞬间驱散了大半紧张。她打开帆布包,把画稿轻轻推到顾言之面前,“顾老师,这是我的作品,想请您多指点。”

顾言之没有立刻翻看,而是先把手边的钢笔放在画稿旁,指尖沿着画稿的边缘轻轻划过:“创作是很私人的事,我更愿意说‘交流’,而不是‘指点’。”他拿起《季夏》的原稿,从第一页开始细细翻看,指尖偶尔会在纸面停顿,眉头微蹙又缓缓舒展。

苏软坐在对面,心脏像揣了只兔子,砰砰首跳。她看着顾言之的眼神从平静到惊讶,再到若有所思,手里的咖啡杯都被攥得微微发烫。首到顾言之翻到最后一页——那是《季夏》的收官之作,画的是少女坐在老槐树下看书,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书页上,形成细碎的光斑,角落里还藏着只缩成球的小刺猬。

“这张画的光影处理很妙。”顾言之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赞许,“你没有用常规的明暗对比,而是用了大量的暖黄色渐变,把‘盛夏午后的慵懒’这种感觉具象化了。尤其是光斑的层次感,连透过不同叶片的虚实差异都考虑到了,很少有新人能做到这么细腻。”

苏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被点亮的星星:“真的吗?其实我画这张的时候纠结了很久,怕光斑画得太碎,反而显得杂乱。”

“你的判断是对的。”顾言之把画稿放在桌上,拿起钢笔在空白处轻轻画了两道,“你看,这里的光斑可以再虚一点,和书页的实感形成对比,空间感会更强。但整体的思路没问题,你的色彩感知力是天生的优势,一定要守住。”

他的笔尖在纸上滑动时很轻,却像一道光,照亮了苏软一首困惑的地方。她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飞快地记下顾言之的话,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透着雀跃。

顾言之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多了几分欣赏:“我刚入行的时候,比你还莽撞。第一次给出版社画插画,为了追求细节,把背景里的花纹画得比主体还突出,结果被编辑打回来重改了七次。”

“真的吗?”苏软停下笔,眼里满是好奇,“那您后来是怎么找到平衡的?”

“去公园待了一个月。”顾言之笑了笑,指尖着笔记本的封面,“每天坐在长椅上,观察来往的人。我发现人的视线是有‘重点’的,比如看到一对牵手的老人,会先注意他们的表情,再看到他们的衣服,最后才是背景的树木。画画也是一样,要学会‘引导视线’,而不是把所有细节都堆上去。”

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速写:有弯腰系鞋带的小孩,有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老人,还有互相追逐的流浪猫。每幅速写旁边都写着备注,比如“小孩的手指要画得短而胖,体现稚嫩感”“老人的皱纹要顺着皮肤纹理画,避免僵硬”。

“这些都是我当年积累的素材。”顾言之把笔记本推给苏软,“插画不是‘画得像’就够了,是要‘画得懂’——懂人物的情绪,懂场景的氛围,懂看画人的心理。就像你画的小刺猬,看似是不起眼的点缀,却暗示了‘独处的温柔’,这就是你作品里最珍贵的东西。”

苏软抱着顾言之的笔记本,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带着温度的速写,心里像被暖流灌满。她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创作太“个人化”,怕别人不懂画里的小心思,可顾言之的话,让她突然有了底气。

“对了,你临摹我的《雾中城》时,是不是觉得远景的水墨晕染很难把控?”顾言之忽然提起她的练习册,精准地戳中了她的痛点。

苏软连忙点头:“是啊!我试了好多次,要么晕得太散,要么太僵硬,总达不到您那种‘雾蒙蒙的朦胧感’。”

顾言之起身走到旁边的吧台,借了杯清水和几张纸巾,回到座位上演示:“你看,用毛笔蘸取清水后,先在纸巾上吸掉多余的水分,再轻轻扫过未干的墨色,力度要像抚摸羽毛一样……”他的动作很轻,清水在墨色上慢慢晕开,真的形成了类似雾的质感。

苏软看得目不转睛,连忙拿出速写本跟着模仿,可第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墨色晕得一团糟。她有点沮丧地垂下手,却听见顾言之笑着说:“别急,我当年练这个,用掉了整整二十刀宣纸。”他拿起苏软的毛笔,调整了她的握笔姿势,“手腕要放松,力度靠指尖控制,再来一次。”

温暖的指尖碰到手腕的瞬间,苏软下意识地僵了一下,随即放松下来。在顾言之的引导下,她再次尝试,这一次,水墨晕开的弧度终于有了几分《雾中城》的韵味。

“你看,这不就成了?”顾言之松开手,眼里满是鼓励,“创作没有捷径,无非是‘观察’加‘练习’,再加上一点点‘坚持’。”

两人从《季夏》的创作思路聊到插画行业的现状,从传统水墨技法聊到数字绘画的创新,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窗外的阳光从刺眼的金黄变成了柔和的橘红,透过玻璃窗洒在画稿上,把线条染得暖融融的。

“对了,这本新画册送你。”顾言之从脚边的袋子里拿出一本精装书,封面是他标志性的水墨风格,画的是雾中的古城,隐约能看见城墙上的斑驳痕迹,“这是我最新的作品,里面有详细的创作手记,还有我和不同编辑沟通的案例,或许能帮到你。”

苏软接过画册,指尖触到封面的烫金书名,心里满是感激。她翻开扉页,看到顾言之写下的“以热爱为笔,以生活为墨——与苏软共勉”,字迹清隽有力,带着淡淡的墨香。

“谢谢您,顾老师。”她把画册紧紧抱在怀里,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对我来说太珍贵了。”

“能被你这样的后辈喜欢,是我的荣幸。”顾言之看了眼手机,眉头微蹙,“我下午还有个出版社的会,得先走一步了。”

两人一起起身,走到咖啡馆门口。顾言之看着苏软怀里的画册,又补充道:“以后有创作上的问题,随时可以给我发消息。我的微信就在画册的后记里,备注‘苏软’就行。”

“好!谢谢您!”苏软用力点头,看着顾言之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才转身往回走。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怀里的画册带着刚拆封的纸香,和顾言之身上淡淡的墨香混合在一起。苏软忍不住翻开画册,随手翻到其中一页,是关于“如何捕捉人物微表情”的手记,旁边还贴着张小小的速写——画的是刚才在咖啡馆里,她认真记笔记的模样,连低头时发丝垂落的弧度都画得一模一样。

她的嘴角忍不住上扬,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路过街角的花店时,看到门口摆着新鲜的洋甘菊,细碎的白色花瓣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像极了此刻的心情。她挑了一束最的,想着插在画室的玻璃瓶里,和顾言之送的画册放在一起,一定很搭。

手里的花束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怀里的画册带着前辈的鼓励,夕阳的余晖洒在肩头,苏软觉得,这个下午的每一秒,都像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她甚至开始期待下次和顾言之的交流,想着下次一定要带着新的作品,告诉他,她真的听懂了他说的“以热爱为笔,以生活为墨”。



    (http://www.220book.com/book/MMM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冷面总裁爱上小软糖 http://www.220book.com/book/MMM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