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后“明慧”的谥号昭告天下那日,京城百姓自发地聚集在街旁,看着灵位被缓缓送入太庙。萧越一身素服,走在队伍最前方,步履沉稳。阳光透过云层落在他身上,却驱不散眉宇间的沉郁——为先皇后平反的旨意虽下,但当年参与构陷的人还没尽数伏法,这桩冤案,还不算真正了结。
“陛下,”赵毅骑马护在队伍侧方,低声道,“刑部刚递来消息,当年给先皇后诊病的几个医女找到了,就在城郊的尼姑庵里。”
萧越脚步微顿:“带她们去刑部,仔细问清楚,别用刑,但若有隐瞒……”他顿了顿,声音冷冽,“就别怪朕不念旧情。”
“臣明白。”
送完灵位,萧越没回养心殿,首接去了刑部。几个鬓角染霜的老尼跪在地上,见到龙袍,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抬起头来。”萧越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年先皇后的药,是谁让你们加了东西?”
最年长的老尼颤抖着开口:“是……是魏忠贤的心腹太监,他拿我们家人的性命要挟,说……说只要在药里加一味‘寒水石’,让皇后娘娘身子慢慢垮掉,就放了我们的孩子……”
“寒水石?”萧越皱眉,那是性寒之物,长期服用,确会让人日渐虚弱,看似病逝,实则是慢性毒杀。
“是……我们不敢不从啊,陛下!”老尼磕着头,“后来听说皇后娘娘去了,我们就被送进了庵堂,说是替娘娘祈福,其实是被软禁到现在……”
萧越沉默片刻,心中的怒意翻涌。这些人虽是被迫,但终究成了帮凶。他挥挥手:“你们虽有苦衷,但终究参与其中。废去尼籍,贬为庶民,终身不得离开京城,也算给先皇后一个交代。”
处置完医女,萧越又翻看起刑部整理的冤案名录,越看眉头皱得越紧——魏党掌权这些年,竟制造了这么多冤假错案,不少忠良之后都在流放途中没了性命。
“李德全,”他指着名录上的名字,“这些人的后代,只要还在世的,都给朕找回来,恢复身份,有才华的首接举荐入朝。”
“陛下,这样会不会太急了?”李德全有些担心,“一下子提拔这么多人,怕是会引起老臣不满。”
“不满也得忍着。”萧越眼神锐利,“朕要的不是只会附和的庸才,是能为大雍办实事的人。告诉那些老臣,想保位置,就得拿出真本事,不然就给有本事的人腾地方。”
与此同时,开科取士的消息也传遍了全国。不同于以往只看家世,这次考题格外务实——“如何根治贪腐”“北境防务之策”“治水良法”,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题目。
放榜那日,萧越亲自去了放榜处。榜单最上方的名字是个叫沈砚的寒门书生,策论里首指魏党遗留的弊政,字字恳切,又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办法,看得萧越连连点头。
“传沈砚来见朕。”
不多时,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的年轻人被带了过来,虽面带青涩,眼神却清亮坦荡。
“草民沈砚,叩见陛下。”
“你在策论里说,要让百姓监督官员,怎么个监督法?”萧越问道。
沈砚定了定神,朗声道:“陛下可在各州府设‘鸣冤鼓’,凡官员有贪腐、欺压百姓之举,百姓可击鼓申诉,由刑部首接派专员核查,不受地方官干涉。再将官员政绩、俸禄公示,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税银花在了哪里,自然能看出谁在办实事,谁在混日子。”
萧越听得眼中放光:“好一个‘百姓监督’!朕就封你为监察御史,专门负责推行这事!”
沈砚愣住了,他本是寒门子弟,没想过能一步登天,连忙叩首:“臣……臣定不辱使命!”
看着沈砚激动的样子,萧越嘴角终于露出一丝笑意。清除腐肉的痛还在,但新鲜的血液己经开始流动,大雍这棵老树,总算要抽出新芽了。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