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百七十七章 立夏来,共绣香囊驱暑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立夏的热风卷着槐花扑进共绣坊,绣架上的彩线己缠成了彩虹。各族绣娘围着绷架忙碌,中原的巧妇拈着苏绣针,草原的女子穿起盘金绣线,西域的姑娘往香囊上缀着宝石,丝线混着香料的清芬在风里飞,落在半成的香囊上,漾出细碎的光。

萧越摇着折扇走进坊内,沈书砚正跟着中原老绣娘学“配色诀”。少年的指尖缠着丝线,将石绿与藤黄捻在一起,调出的嫩色像刚抽条的柳叶。“先生说,立夏绣囊要‘色趋凉’,”他举着丝线对光看,色泽清得像浸了井水,“红紫太燥,黑白太沉,得像西域的葡萄藤,绿中带青才解暑气。你看这香囊里的药料,是草原的薄荷混着中原的藿香,闻着就浑身轻快。”

坊中央的“三族绣绷”己绷满了花样——绷架是中原的竹制圆绷,绷面铺着草原的细麻布,绷边镶着西域的银扣,上面的纹样各有妙处:中原的缠枝莲绕成凉云,草原的卷草纹舒成风,西域的葡萄藤垂成雨,最巧的是“合欢囊”,三族纹样交缠在一起,莲瓣托着葡萄,卷草缠着藤蔓,针脚密得看不见线痕。“这绷比去年的稳,”中原绣娘穿针引线,银针在布上翻飞如蝶,“中原的竹绷弹性好,草原的麻布透气,西域的银扣防滑,绣出的纹样比单一族的绣绷多三分活气,挂在衣襟上,风一吹,宝石坠子晃出凉影,比摇扇还解暑。”

不远处的配线区,中原的绣婆正教西域青年辨“线粗细”。丝线在竹盘里排开如彩虹,青年总怕粗线显笨,绣婆却拈起根粗绒线:“要像你们西域织地毯,粗线定骨架,细线填花纹,得按纹样选。你看这云纹的轮廓,得用草原的盘金绣线,挺括如带风;那花瓣的脉络,要用中原的绒线,柔得像沾了露——绣囊跟治世似的,刚柔相济才舒服。”

草原的汉子则在做“香囊底托”,用中原的竹篾编小框,裹着西域的软皮革,再用草原的皮绳收口,框子轻得能浮在水上,却挺括不变形。“这底托去年撑了百个香囊,”汉子往框里塞香料包,“中原的竹篾透气,草原的皮绳结实,西域的皮革防潮,装着药料挂在腰间,三个月香味不散,比单一族的布底囊多两成耐用,连武将都爱挂着它披甲。”

共学堂的孩子们捧着小绣针,帮着缀珠子。巴特把玛瑙珠串成串:“阿娘说,珠子凉,贴着肉能解热,像草原的晨露挂在草叶上,摸着就舒坦。”阿古拉则往香囊上绣银线:“先生说,西域的银线反光,看着就凉快,像中原的井水映着月,晃得眼不花。”

萧越走到成囊区,见各族绣娘正在给香囊缝“三族穗”。穗子用三种线拧成:中原的丝线柔如瀑,草原的毛线段如星,西域的金线闪如露,坠在囊底,风一吹簌簌响,像在说清凉话。一个卖花的老妪捏着香囊笑:“去年挂着这囊赶市集,日头再毒也没中暑,今年这‘合欢囊’绣得更巧,我要给孙儿挂个,保准夏天不生痱。”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最新章节随便看!

“立夏不绣囊,伏天热得慌,老话诚不欺我!”一个挎着绣篮的货郎,正往篮里装新绣的香囊。他的篮子是三族匠人合编的,中原的藤条、草原的细枝、西域的竹篾缠成六角形,装着的香囊里,有中原的“驱蚊囊”、草原的“醒脑囊”、西域的“清神囊”,路过的人都要驻足闻闻。“前几年立夏,谁家不是自家绣自家戴?今年倒好,莲的雅、草的野、葡萄的甜绣在一囊上,这香囊看着就沁心——不止能驱暑,更能让人想着日子的精巧!”旁边的西域商人捏着颗宝石坠子,赞道:“这工艺比我们的花丝银器还细,我要带二十个回去,给商队的骆驼挂在鞍上!”

晌午的日头晒得廊下发烫,各族人聚在坊内的凉棚下吃“绣囊饭”。中原的绿豆汤、草原的奶皮子、西域的酸梅汤,就着新蒸的薄荷糕,吃得鼻尖沁出薄汗,却浑身清爽。有个瞎眼的老绣娘,摸着香囊的针脚叹道:“我看不见颜色,可摸着这针脚匀、线质滑、香料清,就知道是好物件——这囊里的巧,是三族人一起绣的,比啥都让人安心。”

萧越拿起个合欢囊,囊身软得像云朵,里面的药料凉得透指尖,凑到鼻尖一嗅,薄荷的辛、藿香的醇、玫瑰的甜缠在一起,热意消了大半。他望着坊内的景象——飞针走线如织网,配色选线似调琴,孩子们的笑闹惊起了檐下的燕,忽然想起十年前的立夏,还在为各族手工艺隔绝发愁,如今却能在同一座绣坊共绣香囊,连汤里都泡着“共巧”的凉。

“李德全,”他望着远处往孤儿院送香囊的姑娘们,“让织染署把这‘三族绣囊法’编进《女红辑要》,再在各州府设‘巧绣节’,让百姓带着自家的绣品来比美,评出的佳作分与孤寡,让人人都能沾点清凉气。告诉他们,立夏的绣囊不止是驱暑,是各族人共迎盛夏的巧思;绣的也不止是纹样,是‘共荣’路上的雅,囊囊装着心,日子才能过得精巧。”

午后的风带着槐香掠过坊门,刺绣的“沙沙”声、穿线的“簌簌”声、说笑的欢语混在一起,像一首献给立夏的歌。孩子们在绣架旁玩“描花”游戏,用彩笔当针、绢纸当布,喊着:“囊儿巧,暑气跑!”

离开共绣坊时,萧越的折扇上系了个小香囊,走动时穗子轻扫着手背,凉丝丝的带着香。风卷着药香掠过鼻尖,燥热里裹着股踏实的爽——因为他知道,这立夏的香囊,绣的从来不止是纹样,是各族人一起织就的清凉;驱的也不止是暑气,是“共巧”结出的安宁。当不同的技艺能在同一件绣品里相融,当彼此的巧思能缀成同一份雅致,当连孩童的游戏里都藏着“暑气跑”的期盼,这大雍的夏天,就永远有香囊可佩,有清凉可依,在你帮我递根线、我为你描朵花的默契里,把“精巧”两个字,绣得更细,守得更久。

远处的共绣坊还飘着丝线的光,像一片流动的虹,正静静等待着盛夏,把清凉送进千家万户的衣襟。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