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短短半年光景,京城己是腥风血雨,七位皇子或死于非命,或被废为庶人圈禁,或背上谋逆大罪悬梁自尽,竟无一幸免!
最终,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久病缠身的老皇帝在接连听到数个儿子惨死的消息后,急怒攻心,呕血不止,驾崩于寝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
然而,当朝臣们战战兢兢地清理完血流成河的宫廷,准备拥立新君时,却绝望地发现,先帝成年的皇子竟己死伤殆尽!
唯一剩下的,只有己故端妃所出的、年仅十岁的八皇子沈珏!
一个十岁的孩童,如何能执掌这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内耗、百废待兴的庞大帝国?
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淡。
几位侥幸未受太大牵连的老臣聚在一起,愁眉不展。
“八皇子年幼,亟需贤德之人辅佐监国啊!”
“可如今……宗室凋零,诸位王爷要么远在封地,要么……唉,先帝在时,对宗室多有防备,如今竟寻不出一个能服众的监国人选!”
“难道天要亡我大晟不成?”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傅,浑浊的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微光,他颤巍巍地开口道:
“诸位……可还记得,五公主?”
五公主?沈念?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面色各异。
那位在宫中几乎毫无存在感、最后被陛下“打发”去北境的五公主?
“老太傅,您是说……让五公主回来监国?这……这于礼不合啊!自古哪有女子监国的道理?”立刻有人出声反对。
老太傅却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礼法?如今京畿兵力空虚,国库因诸位皇子的‘折腾’几乎告罄,北有蛮夷虎视,南有水患未平……还死守着礼法,我等皆成亡国之臣矣!”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缓缓道:“诸位莫非忘了?五公主虽久居深宫,但其嫁入镇北王府后,北境近一年来,粮草丰足,军备革新,屡挫蛮夷。
老夫听闻,那高产的麦种、那锐利的新式兵器,皆与五公主有关!
此等见识与能力,岂是寻常闺阁女子可比?
更何况,她乃先帝嫡亲血脉,八皇子一母同胞的亲姐姐!由她回京,以长姐之名,辅佐幼帝,名正言顺!更关键的是——”
老太傅压低了声音,眼中精光一闪:“她有镇北王府的支持!”
最后这句话,如同重锤,敲在了所有人心上。。
是啊,镇北王府!那个虽然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根基未损、如今更因新式军备而实力不明的庞然大物!若能得到镇北王府的支持,这摇摇欲坠的王朝,或许真能稳住!
争论持续了数日,最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所谓的“礼法”不得不做出了让步。
一道加急的、带着血泪与恳求的几位重臣联名的恳请书,被快马加鞭送往北境。
镇北王府。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快穿之被疯批大佬强制攻略了萧策将那份来自京城的紧急文书递给沈念,眉头微蹙:“京城局势竟己糜烂至此……念儿,你的意思呢?”
沈念仔细看完文书,上面详细叙述了京城惨状、先帝驾崩以及朝臣们恳请她回京辅佐幼弟的请求。
她沉默了片刻,抬头看向萧策,眼中没有惊慌,只有冷静的权衡。
“阿策,于公,大晟不能乱,百姓需要安稳。于私,珏儿是我唯一的胞弟,我不能眼睁睁看他被架在火上烤,或被权臣操控。”
她握住萧策的手,语气坚定,“我想回去。”
萧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没有丝毫犹豫:“我陪你一起去。”
他深知京城如今是龙潭虎穴,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他绝不会让她独自面对。
数日后,一支精悍的队伍从朔风城出发。萧策并未调动大军,只带了五百最精锐的玄甲亲卫,以及沈念、小桃及若干仆从。
队伍护送着几辆看似普通、实则装载着部分新麦样本和新式兵器图样的马车,一路南下。
当他们抵达京城时,这座古老的帝都依旧弥漫着一股未曾散尽的肃杀与悲凉之气。
残破的府邸、空旷的街道、面带惊惶的百姓,无不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浩劫。
沈念的出现,在死水般的京城投下了一颗巨石。
她不再是那个记忆中苍白怯懦、躲在角落的五公主。她穿着素雅的宫装,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一种经历过风霜与磨砺的沉静与从容,眼神清澈却自有威仪。
而她身边那位身形挺拔、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的镇北王世子萧策,更是让所有心怀鬼胎之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在几位老臣的主持下,十岁的八皇子沈珏在灵前即位,是为新帝。
而沈念,则以长公主的身份,临朝摄政,辅佐幼帝。
朝堂之上,面对下方神色各异、或怀疑、或观望、或不屑的文武百官,沈念没有多余的话,只是平静地宣布了她摄政后的第一道政令:
稳定人心,抚恤伤亡,整顿京畿防务,由镇北王世子萧策暂领京畿兵马指挥使一职。
有萧策和他那五百如狼似虎的亲卫坐镇,京城的混乱秩序很快被强行压制下来。
但这仅仅是开始。
沈念深知,要真正稳住这个王朝,必须革除积弊,让国家焕发新的生机。
在萧策的全力支持和几位识时务的老臣协助下,她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将在北境验证成功的高产麦种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推广,派遣精通新法的农官下去指导,并设立常平仓,平抑粮价,保障民生。
她将改良后的炼铁法列为国家机密,在几个关键矿区设立皇家工坊,大量锻造优质农具与兵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军队装备水平。
她力排众议,动用国库和部分抄没的逆产,在全国范围内兴修水利,拓宽、夯实的官道,称之为“马路”,以利交通与商贸。
她还改革税制,清查隐田,打击豪强,将负担更多地向地主阶层倾斜,减轻普通农户的压力……
每一项改革措施推出,都伴随着巨大的阻力与非议。
(http://www.220book.com/book/MNC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