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袁绍与袁术走进大帐,二人皆是神色忐忑,躬身行礼:“臣参见陛下。”
刘宏看着二人,目光锐利:“你们深夜前来,是为白日核查军功之事?”
袁绍心中一紧,连忙道:“陛下明鉴,臣与公路(袁术字)白日里反思了许久,先前阻断黄巾粮道时,确实因顾虑麾下兵士伤亡,保存了实力,延误了破城时机,臣等知罪。今夜前来,是想向陛下请罪,还望陛下能给臣等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袁术也连忙附和:“陛下,臣等愿随曹操、刘备一同清扫黄巾余党,哪怕是冲锋陷阵,也绝无半句怨言,只求陛下能宽恕臣等先前的过错。”
刘宏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沉默片刻后道:“你们若真心想将功补过,也不是没有机会。回朝之后,有司核查军功时,你们需如实禀报,不得隐瞒。至于清扫余党之事,曹操与刘备己有部署,你们便不必参与了。”
袁绍与袁术心中一沉,正要再求,却听刘宏继续道:“朕听闻袁家在冀州有不少田产庄园,广宗城内百姓遭战乱之苦,许多房屋被毁。你们回朝后,可从袁家田产中调拨些粮食、钱财,帮助百姓重建房屋,安抚民心。此事若办得好,朕便将你们先前的疏漏,从轻发落。”
袁绍与袁术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躬身:“臣遵旨!臣等定即刻派人去冀州,调拨粮食钱财,帮助百姓重建家园,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刘宏挥了挥手:“你们下去吧,明日还要拔营,早些歇息。”
二人再次躬身,退出大帐。看着他们的背影,刘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袁家世代受大汉恩宠,却总想着保全自身实力,此次让他们出些粮食钱财,既是安抚民心,也是敲打他们,让他们知晓,朝廷的恩宠不是无底线的。
次日清晨,卯时刚到,中军大营内便响起了号角声。高顺与张辽己将大军整顿完毕,兵士们列队整齐,铠甲鲜明,手中的兵器在晨光下泛着冷光。
刘宏登上高台,目光扫过下方的大军,声音洪亮:“将士们!此次平定广宗黄巾,你们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朕知道,你们中有人负伤,有人失去了战友,但你们没有退缩,为大汉守住了疆土,为百姓带来了安宁!朕在此承诺,回朝之后,定论功行赏,绝不亏待每一位将士!”
下方的兵士们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呼声震彻云霄,惊得远处的飞鸟西散而逃。刘宏抬手示意兵士们安静,继续道:“吕布听令!”
吕布快步上前,单膝跪地:“臣在!”
“你率三十万铁骑,即刻前往并州,驻守北境!记住,你的职责是守护大汉的疆土,保护并州的百姓,若有外族来犯,可自行决断,朕等着你的捷报!”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吕布高声应道,起身翻身上马,对麾下铁骑大喝一声:“出发!”
三十万铁骑浩浩荡荡地离开大营,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董卓紧随吕布身后,不时回头望向留在大营的兵马,眼中满是不舍,却也只能咬牙跟上。
随后,曹操与刘备也率军出发,分别向巨鹿、清河两郡而去。刘备勒住马,回头望向高台之上的刘宏,心中暗下决心:此次清扫余党,定要办得漂亮,让陛下看到自己的能力,日后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大汉效力。
张角也带着粮食,与巨鹿郡太守一同前往广宗城。临行前,他再次向刘宏躬身行礼:“陛下,臣去了。待百姓安置妥当,臣定会即刻回朝,向陛下禀报。”
刘宏点头:“去吧,凡事多与太守商议,若有困难,可随时奏报。”
张角应了一声,转身离去。看着张角的背影,刘宏心中暗道:张角若真心归顺,便是安抚黄巾余党的最好棋子。只是人心难测,还需多加提防。
袁绍与袁术则留在大营,随刘宏一同回朝。二人站在队列中,看着离去的各路兵马,心中各有盘算。袁绍暗自思忖:回朝后,定要尽快派人去冀州调拨粮食钱财,把安抚百姓之事办得妥妥帖帖,免得陛下再追究先前的过错。袁术则在想:此次错失了清扫余党的机会,回朝后定要在其他事情上表现一番,不能让曹操、刘备抢了风头。
高顺与张辽见各路兵马都己出发,便上前向刘宏禀报:“陛下,大军己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拔营回朝。”
刘宏点头:“好!传令下去,拔营起寨,回朝!”
大军缓缓离开广宗,向京都方向而去。刘宏坐在御撵中,掀开帘子,看着沿途的景象——田地荒芜,房屋倒塌,偶尔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在路边艰难地行走。
他轻轻叹了口气,对侍中道:“回朝之后,传朕旨意,免除冀州今年的赋税,再调拨些粮食、种子,让百姓们尽快恢复耕作。另外,派些工匠去各州郡,帮助百姓重建房屋。”
侍中躬身应道:“臣遵旨。”
御撵继续前行,刘宏靠在龙椅上,闭上双眼。此次平定广宗黄巾,虽取得了胜利,但大汉的根基己受损,想要恢复往日的繁荣,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朝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袁绍、袁术代表的世家大族,曹操、刘备这样的新兴势力,还有吕布这样手握重兵的将领,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为大汉效力,仍是一个难题。
他睁开双眼,目光坚定:无论前路有多艰难,他都要守住大汉的江山,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军行至半途,忽然有一名斥候快马赶来,翻身下马,跪在御撵前:“陛下!前方发现一支黄巾余党,约有一支余人,正在劫掠附近的村落!”
刘宏眉头一皱,对身旁的高顺吩咐:“高顺,你率五千陷阵营前去围剿,务必全歼余党,救下被劫掠的百姓!”
高顺躬身应道:“臣遵旨!”
说罢,高顺转身离去,很快便率领五千陷阵营向斥候所指的方向疾驰而去。刘宏吩咐大军暂时停下,等候消息。
约莫一个时辰后,远处传来马蹄声。高顺率军返回,身后押着数千名俘虏,还有不少被救下的百姓。
高顺翻身下马,跪在御撵前:“陛下,臣己全歼黄巾余党,共斩杀贼首三人,俘虏五千二百余人,救下百姓三百余人。其中有部分俘虏是被迫加入黄巾的百姓,臣己将他们与真正的黄巾余党分开,还请陛下示下。”
刘宏掀开帘子,看向那些俘虏。只见大部分俘虏衣衫褴褛,面带恐惧,显然是普通百姓。他对高顺道:“将被迫加入黄巾的百姓释放,每人发放两斗粮食,让他们各自回家。真正的黄巾余党,暂且关押,回朝后再行处置。”
高顺躬身应道:“臣遵旨!”
百姓们听到可以回家,还能领到粮食,纷纷跪地磕头:“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岁!”
刘宏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眼神,心中微微一暖。他对侍中道:“让膳房准备些热粥,给百姓们和俘虏们都分一些。”
侍中躬身应道:“臣遵旨。”
大军再次启程时,天色己近黄昏。刘宏坐在御撵中,听着外面兵士们的脚步声,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平定黄巾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整顿朝纲,改革弊政,加强中央集权,才能让大汉真正强大起来。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各方势力的支持。他看向队列中的袁绍、袁术,又想起远去的吕布、曹操、刘备,心中暗下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因为他是大汉的皇帝,是百姓们的希望。
御撵在暮色中缓缓前行,向着京都的方向,也向着大汉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ND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