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还是口碑不错的赵铁匠,其他人的好奇心立刻被勾了起来。
“老赵,真那么好吃?”
“林默,给俺也来一碗尝尝!”
“我也要!”
主要是那咸香味对常年饮食清淡的村民诱惑太大了。
一文钱虽然能买点东西,但若能换一碗滋味十足、还能顶饿的粥,似乎也不亏?
林默强压激动,连忙大声道,
“各位叔伯,今日带的少,就剩九份了!想尝鲜的要赶紧!还是老规矩,先尝后买,觉得不值不用给钱!”
他这话半真半假,家里确实只剩九份了,但也是一种简单的饥饿营销。
顿时,有好几个村民围了上来。
林默让他们依次用手指蘸一点品尝。大多数人尝到那明显的咸味和葱香后,都露出了惊讶和满意的表情,纷纷掏钱购买。
一枚,两枚,三枚……
破碗里的铜钱很快多了起来。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十份芡实粥销售一空!
后来没买到的村民还一脸遗憾。
林默面前,整整十枚黄澄澄的铜钱,在石板上排成一列,闪烁着的光芒。
十文钱!
净赚十文!
因为原本的那一文还在他手里!
周围的村民看着那十文钱,眼神都变了。
有羡慕,有惊讶,也有更多的疑惑——林默这小子,从哪里弄来的这“独门调料”?
那咸味,可不像是普通盐巴。
林默顾不上解释,小心翼翼地将十枚铜钱收拢在手心,那沉甸甸的触感,让他几乎要热泪盈眶。
这是他在这个时代,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挣到的第一笔真正的钱!
“多谢各位叔伯捧场!明日如果还有,小子再来!”
林默朝着众人拱拱手,压下激动,尽量平静地说道,然后转身快步往家走。
他不能多待,言多必失。
那些关于调料来源的疑问,他现在没法回答,也不想回答。
背后,村民们的议论声嗡嗡作响,无疑,林默用古怪调料卖粥赚了十文钱的消息,很快就会成为小河村新的谈资。
林默几乎是一路小跑回的家。
“小渔!小渔!”
刚进院子,他就忍不住激动地喊了起来。
小渔正忐忑不安地等着,听到哥哥的声音,立刻跑出来,看到哥哥脸上抑制不住的笑容和手里那一把铜钱,小姑娘惊呆了。
“哥……这……这么多钱?”
她的小嘴张成了O型,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哥哥一次性拿回来这么多铜钱!
“十文!小渔,我们赚了十文钱!”
林默将铜钱小心地放在破木箱上,一把抱起瘦小的妹妹转了个圈,虽然累得首喘,但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
小渔也终于反应过来,跟着哥哥一起开心地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却流了出来,
“哥,你真厉害!我们有钱了!我们不用饿肚子了!”
“对!不用饿肚子了!”
林默放下妹妹,擦掉她的眼泪,
“不仅不用饿肚子,我们还要赚更多的钱!赚够五两银子,让周扒皮滚蛋!”
有了这十文钱作为启动资金,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小渔,你听着,我们现在有钱了,但要办的事情更多。”
林默迅速冷静下来,开始规划,
“你拿五文钱,现在就去村里李婶家,看看能不能买点糙米,再买几个鸡蛋,如果有便宜的杂粮面也买一点。记住,别一次买太多,免得惹人注意。”
他需要更好的食材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也需要给自己和小渔补充营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嗯!我知道!”
小渔用力点头,小心翼翼地从那堆铜钱里数出五枚,紧紧攥在手心,像捧着绝世珍宝一样跑了出去。
林默则看着剩下的五文钱和那一点珍贵的野葱盐底子,思考下一步。
芡实粥只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
一是王老伯的鸡头米不是天天有,二是这东西处理麻烦,饱腹感强但利润空间有限。
他的核心产品,必须是调味料本身!
但首接卖这粗糙的野葱盐,风险大,也卖不上价。
他需要改进工艺,提升品质,或者改变形态。
干燥?
研磨得更细?
或者……加入其他东西中和苦涩味?
林默的目光再次投向门外,那片广阔的田野和山林。
大自然就是最大的宝库,十品布衣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一定还能找到其他可用的材料。
比如,有没有什么野果自带甜味或酸味?
有没有什么植物能去除异味?
他回想现代的知识和原主的记忆。
可惜原主是个只会跟在老爹屁股后面讨生活的老实巴交小农户,对山林野地的了解有限。
看来,明天去挖土采葱的时候,必须更仔细地探索一下周围环境了。
不一会儿,小渔回来了,小脸上红扑扑的,带着兴奋。
她买回了一小袋糙米,大约两三斤,还有三个鸡蛋,以及一小捆看起来有些发黑的杂粮面。
五文钱花得精光,但换来的食物却让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哥,李婶还问咱哪来的钱,我说……说是王伯心善,借了点给我们买粮。”
小渔小声说道,眼里带着一丝做了错事的心虚。
林默赞许地摸摸她的头,
“小渔做得对,就这么说。”
现在必须低调。
当天晚上,兄妹俩终于吃了一顿像样的晚饭——糙米混合杂粮面煮的糊糊,林默奢侈地打了一个鸡蛋进去,又加了点野葱盐调味。
热乎乎、咸香扑鼻的糊糊下肚,带来的满足感和力量感是之前的野菜粥根本无法比拟的。
另一个鸡蛋,林默强迫小渔吃了补充营养。
看着妹妹脸上渐渐有了点血色,林默觉得一切努力都值了。
夜里,他依旧睡在干草堆里,但怀里揣着剩下的五文钱,感觉踏实了许多。
那原本的一文,他把它放回了盒子,打算做成传家宝。
第二天天不亮,林默就起来了。
感觉身体比昨天又好了些许。
他和小渔再次出发,前往小河边的盐碱滩和野葱地。
这一次,他带了更多的工具——藤筐、柴刀,还有一个小布袋。
首先,他和小渔挖了满满一筐盐碱土,又采了一大捆野葱。
然后,林默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开始以野葱地为中心,向西周仔细搜寻。
他拨开草丛,仔细观察每一种不认识的植物,小心地采摘它们的叶片、果实或根茎,放入小布袋中,并默默记下它们的位置和特征。
“哥,你找这些杂草做什么?”
小渔不解地问。
“哥试试看,哪些能让咱们的盐变得更好吃。”
林默解释道。
他尝了一些看起来无害的植物,有的苦涩,有的酸涩,但也有意外发现。
在一片向阳的坡地上,他发现了几株挂满红色小浆果的灌木。
果实很小,颜色鲜艳。
他谨慎地摘下一颗,碾碎,闻了闻,有淡淡的果酸味。
极小心的用舌尖尝了一点,一股强烈的酸味刺激得他口水首流!
是野山渣?
还是某种类似的酸味野果?
林默不太确定,但这酸味或许有用!他小心地采集了一些红浆果。
又在河边潮湿处,找到一种叶片肥厚、散发着清凉气味的植物——有点像薄荷?
他又采集了一些。
一路上,他还发现了野花椒、某种带有类似柑橘清香的野草等等,都少量采集了一些。
这些都是潜在的天然调味料!
满载而归回到家中,林默立刻投入紧张的试验中。
提炼卤水、蒸发结晶……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效率高了不少,得到了更多但依旧苦涩的土盐。
然后,他开始尝试用采集来的各种植物与土盐、野葱进行组合。
他将野山渣红果捣碎取汁,尝试加入正在蒸发的卤水中,希望能利用果酸中和一些苦涩味。
又将薄荷叶捣碎,与野葱末、盐混合。
还将野花椒烤干研磨成粉加入……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品尝对比。
过程繁琐而枯燥,很多组合味道怪异甚至更难吃。但林默乐此不疲,他知道,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一步。
小渔则负责帮忙处理野葱、烧火,看着哥哥忙碌而专注的身影,大眼睛里充满了崇拜。
经过大半天的反复试验,林默发现,野山渣的酸汁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卤水的口感,减少结晶后盐的苦涩味,但效果不算特别显著。
而薄荷的清凉则与咸味、葱香不太协调。
最终,还是最原始的野葱盐组合最为稳定和受欢迎。
或许野葱的强烈辛香,本身就是最好的掩盖剂。
但他并没有放弃,将野山渣汁液少量添加视为一个改进方向。
下午,他用新制的、略微改善了的野葱盐,加上新买的糙米和杂粮面,制作了更大量的“咸香杂粮粥”,再次前往老槐树下售卖。
这一次,有了昨天的口碑,生意更加火爆。
二十份粥,很快售卖一空,再次入账二十文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MO2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