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是暮春时节,紫禁城的红墙黄瓦被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洗刷得格外明净,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花香混合的清新气息。储秀宫配殿的一处僻静厢房内,窗棂半开,几株晚开的玉兰探进头来,花瓣上还滚着晶莹的水珠。
锦鸾正临窗而坐,面前是一张紫檀木雕花琴桌,上置一把仲尼式古琴,琴身栗壳色漆,断纹如冰裂,名曰“秋籁”。她并未着意打扮,只穿了一身月白色绣淡紫色缠枝玉兰的锦缎旗袍,头上梳着简单的小两把头,簪一支素银点翠梅花簪并两朵绒花,耳上坠着小小的珍珠坠子,通身上下再无多余饰物,却更衬得她气质清冷,眉目如画。
只见她纤纤玉指轻抚琴弦,并未立刻弹奏,而是先闭目凝神,感受着指尖下琴弦的微颤,仿佛在与这位无声的老友进行着心灵的交流。窗外雨声渐歇,偶有鸟鸣清脆。良久,她才徐徐拨动琴弦,一曲《梅花三弄》的引子悠然响起。琴音初起时,若有若无,如深谷幽兰,悄然绽放;继而清越激荡,似梅花迎风傲雪,瓣瓣生香。她的指法娴熟而内敛,不急不躁,每一个音符都圆润,充满了韵味。琴声并不高亢,却极具穿透力,在这宁静的午后,丝丝缕缕地飘散出去,仿佛能涤荡人心头的尘埃。
锦鸾弹琴时,神情专注而平和,唇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恬淡笑意。她并非刻意要弹给谁听,这只是她每日修身养性的功课,是她在深宫寂寥中寻得的一片自在天地。她新的贴身宫女云岫静静地侍立在门边,眼中满是钦佩。自家小主入宫己有半年,封为贵人,却始终保持着这般低调谦和的性子,从不与人争锋,每日里不是读书写字,便是弹琴作画,偶尔在御花园僻静处散步,也是悄无声息,若非贵妃娘娘时常照拂,只怕早己被这偌大的皇宫淹没。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绕梁不绝。锦鸾轻轻按住琴弦,室内复归寂静。她缓缓睁开眼,目光清澈如水,望向窗外那株经雨后的玉兰,轻声吟道:“素心何必染尘埃,玉质天然傍砌台。一夜春雨洗净后,清姿更向月明开。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椒凤仪春华》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声音不高,却字正腔圆,带着一种书卷气的温婉。
“小主的琴技越发精进了,这诗也作得应景。”云岫笑着上前,递上一杯温热的六安瓜片,“方才懿贵妃娘娘跟前的瑞珠姑姑来了,见小主正在抚琴,没让打扰,只说明日娘娘请小主过去一趟,说是有几本新得的诗稿,请小主一同鉴赏。”
锦鸾接过茶盏,浅浅啜了一口,微笑道:“有劳姑姑跑一趟。姑母总是记挂着我。”她心下明了,姑母召见,鉴赏诗稿是其一,更重要的,怕是又要询问近日宫中动向,并为自己创造些机会。姑母懿贵妃在宫中经营多年,圣眷不衰,深知后宫生存之道,她常教导锦鸾:“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是庸人之见,真正的智慧,是以才养德,以德立身。锋芒不可露,亦不可全然无光。尤其是在这步步惊心的后宫,一味懦弱只会任人欺凌,而过于张扬则易成众矢之的。需得如锦鸾的名字一般,似锦缎华美,却要如鸾鸟般知时鸣止,姿态优雅。
锦鸾深知姑母的苦心,也恪守着这份教诲。她从不主动结交权贵,也不与任何妃嫔结怨,即便是对位份低下的宫女太监,也多以礼相待。她的才华,只在适当的时机,以不经意的方式流露。比如那次御花园的曲水流觞诗会,皇后兴致所至,命众妃嫔即景赋诗,多数人绞尽脑汁堆砌辞藻,唯有锦鸾,沉静片刻,一首咏白海棠的七律信手拈来,格调高远,意境清雅,既显才情又不失身份,连一向严肃的皇后都微微颔首,皇上虽未当场夸赞,却在她请安时,多看了她两眼,问了一句“近日读何书?”
这些细微的迹象,锦鸾都谨记于心,不骄不躁。她知道,路要一步一步走,根基要打得牢靠。如今她虽只是贵人,但有了姑母的扶持,加上自己的谨慎和才情,在这深宫之中,未必不能寻得一方安身立命之所。至于恩宠、位份,她相信,只要品行端方,时机到了,该来的自然会来。强求,反而落了下乘。
窗外,夕阳的余晖穿透云层,给宫殿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锦鸾放下茶盏,对云岫说:“把琴收好吧。再将我前几日抄录的《女论语》拿来,我再看看。”她深知,在这后宫,才艺是锦上添花,而德行,才是立身之本。
(http://www.220book.com/book/MO4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